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读书思考2023.03.25

2023-03-25 20:22 作者:白黎喵  | 我要投稿
  • 同样地,我们考虑从商品的内容(即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往往把握不住要点,因此,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为什么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通过商品这个形式表现出来?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这固然是个秘密,但并没有改变:商品的价值就是由这个模式决定。古典经济学家在很早就发现了这个“秘密”,但是即发现了“内容”(劳动量决定了价值),但是形式本身才是最大的秘密。所以我们应该分析商品形式如何产生?

  • “劳动产品一旦采取了商品这种形式就具有了谜一般的品性,这样的品性源于何处?显然源于这种形式本身。”《资本论》

  • 对商品的形式分析促进了对抽象的概念思维模式的解释、对随着抽象的概念思维模式的产生而出现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的解释。(索恩-雷特尔语)

  • 商品形式事先说明了康德的先天统觉图式(超验主体的骨架,即构成了“客观”的科学知识的先验框架的超验范畴网络,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先天认识能力),即商品形式是先验之先,这个先验之先却是唯物主义式的,即为康德的先天认识论奠定了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 商品被化约为抽象的实存物,不论其特性如何、使用价值如何,一旦呈现于交换过程中,他就与将要被交换的商品具有同等的价值。这些价值可以用抽象劳动产生的价值量来说明。

  • 自然科学是以定量方式出现的。这种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出现之前,在纯粹的商品交换过程中已经体现出来了,即所有商品都包含一个“同质”的“量”,“同质”源于人类抽象劳动的同质性。将这种量外化出来的形式就是货币,所有商品皆可以货币表示。在物理学能够说明在几何空间中的抽象运动这种观念之前,纯粹的抽象已经在社会性的商品交换中实现了。比如,物理实验经常设定于理想环境下,用公式表达各种物理量之间的概念关系,这其实是在我们思维中的抽象,但是现实商品交换中已经体现了这种抽象。发生在有效的商品交换过程中的抽象行为即现实抽象。现实抽象就是超验主体的无意识,是客观的—科学的知识的支撑物。

  • 商品的本性就是由有效的交换行为暗示出来的公设。解释:关于货币的物质性。商品和其他物质客体一样,在交换过程中必然遭受损坏,但就市场有效性来看,货币取决于某种不变材质,时间对于它是没有作用的,不能因为货币破旧了,它不代表那个量了。货币不是由某种经验的、物质的材料构成的,而是由崇高材质构成的,这种崇高材质依赖于某个符号性权威(如银行)来保证。钱币的物质材质显然只是货币的物质载体,货币就是一个抽象的量。

  • 如果现实抽象与现实无关,与有效属性的层面无关,与客体的层面无关,那么基于这个原因,把现实抽象视为发生在主体思维中的抽象就是错误的。这个抽象是外在于人的思维内部,实现社会现实中发生的抽象,交换的抽象不是思想,但是却具有思想的形式。


【政治经济学】读书思考2023.03.2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