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三姐妹——大西洋-印度洋联邦的勤务舰队们
在2020年代——2040年代的舰队大更新时期,退役的除了各种核动力或常规动力大型舰外,还有数量庞大的殖民地级护卫舰被快速退役。
但是联邦庞大的领海和遍布全球的经济利益仍然需要大量舰艇维护,2029——2031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更是暴露了退役潮下皇家海军的孱弱。为此,新的造舰计划被提上日程。大西洋-印度洋联邦对于下一批战舰们进行了泾渭分明的舰艇规划:主力舰种进行全核化,而常规动力舰艇则作为一种能执行各类低烈度任务以及战时负责如反潜、扫雷、对地打击等任务的廉价多用途舰艇大量生产。
2023财年时廉价常规动力舰艇方案开始被提上日程,经过6年时间的论证后最终于2030财年开始拨款投产,2032年首舰下水。如此漫长的论证过程也只在以往的主力舰设计中才能看见。
性能数据
I级护卫舰
长153米
宽20.4米
吃水9米
标准排水量:6624吨
满载排水量:7700吨
动力:2×WR-21 IRC燃气涡轮与Alstom发电机组,功率43MW
2×Wartsila V12 VASA32柴油交流发电机组,功率4MW
2×Converteam推进用电动机,功率40MW
最大航速:30节
续航力:21节时续航4500海里
乘员:215人(纯船员)、400人(登陆作战配置)
武备:一座L143炮塔,可根据任务需求换成155毫米L56炮或者L30A3炮(改进自动装弹机型号)
2座单联装35毫米电磁转膛炮,单座射速每分钟2000发
64单元通用垂直发射系统,主要搭载反潜导弹。但也可以一坑四弹搭载海受体防空导弹
2座3联装324毫米鱼雷管(内置舰体但有至少120°射角)或者4座单联装650毫米鱼雷管(内置于舰体且固定射角)
电子系统:1部AN/SPY-7L相控阵雷达(4个固定式阵列天线)
一部AN/SLQ-35电子对抗系统
一部AN/SQS-9舰艏声呐
可拖曳最多2台AN/SQS-30拖曳声呐
载机:无
海军上将级直升机巡洋舰
长193米
宽23米
吃水:13米
标准排水量15200吨
满载排水量19400吨
动力:4台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功率80MW
最大航速:29节
续航力:18节续航6000海里
武备:48单元通用垂发系统,可搭载短程反舰弹道导弹或反潜导弹、短程舰对地弹道导弹
一座单联装155毫米62倍径先进舰炮系统
2座五联装533毫米鱼雷管或者2具固定在舰艏的650毫米鱼雷管
电子系统:1部AN/SPY-7相控阵雷达(4个固定式阵列天线)
一部AN/SPS-55综合对海搜索雷达
一部AN/SLQ-35电子对抗系统
综合光电侦测/射控系统
AN/SQS-63舰艏声纳
可拖曳最多3台AN/SQS-30拖曳声呐
载机:最多14架A7主从追随式机甲系统或者6架A12主从追随式机甲系统,或者12架倾转翼无人反潜机
O级两栖攻击舰
长204米
宽35米
吃水深6.5米
标准排水量:20500吨
满载排水量:27000吨
动力:2台Crossley-Pielstick PC2 Mk-6柴油机,47808hp
2×Converteam推进用电动机,功率40MW
最大航速:21节
续航力:15节续航8000海里
武备:3座单联装35毫米电磁转膛炮,单座射速每分钟2000发
2座21联装短程防空导弹发射架,发射ASRAAM-N
运载能力:可搭载4艘大型气垫登陆艇,可运载500名全装陆战队员/陆军士兵或者4辆主战坦克/4门L143自行火炮/8辆步战车
舰载机可搭载14架无人倾转翼反潜机(反潜模式)或者12架EH101运输直升机(纯运输),12架AH56G或者12架AH64F(对地压制-出口方案)或者10架AV-2倾转翼攻击机(对地压制-本国方案),4架倾转翼运输机+5架倾转翼攻击机(登陆战突击)
技术特点
这类舰艇虽然设计之初一直在试图降低成本,但是实际建造时依然是超支状态。护卫舰虽然放弃航空运用能力但是因为多达64单元的垂发和AN/SPY-7L的原因该舰成本依然不低(虽然实际造价只有52型的60%)。
两栖攻击舰和直升机巡洋舰均有航空运用能力,但是受制于吨位问题载机量较为有限。此外海军上将级直升机巡洋舰从2号舰开始采用2具固定射角的650毫米鱼雷管以取代停产的533毫米鱼雷及其鱼雷管。
服役情况
2031年I级顽固号护卫舰开工,次年下水。后续负责生产I级护卫舰的3家造船厂以各自每年1艘的进度下水。2053年计划的98艘订单完成。2055年又追加生产2艘改进型用作试验舰。
海军上将级首舰胡德号于2031年开工,2035年首舰服役。后续的纳尔逊号、罗德尼号、理查德.豪号、、詹姆斯·惠特利·迪恩·邓达斯号、杰利科号、庞德号、坎宁安号、沃德伍德号均在2050年之前下水,2055年最后一艘海军上将级直升机巡洋舰德雷克号服役
O级两栖攻击舰首舰于2033年开工。原计划建造8艘、后续为了给主力两栖攻击舰让路不得不削减至5艘,所有订单于2040年完成
特殊亚种
I级无尽号、不朽号
2055下水的追加亚种,采用了半穿浪体结构以及无桅杆的倾斜上层建筑设计。主炮也使用轻量化的先进舰炮系统取代L143上舰,由于半穿浪体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舰内空间所以垂发缩减至48单元。该舰虽然隐身能力较强但是适航性并不足以在北大西洋使用。
O级后续3艘
虽然O级因为其他舰体占用预算而缩减至5艘,但是后续在海外市场找到了用户所以原计划的2号舰被中途改造用于出口。2号舰猎户座号取消了船坞登陆能力,把原先放气垫登陆艇的地方也改造成机库。在完全航空话改造后该舰最多可搭载20架AH56G/AH64F或者14架AH56G/AH64F+4架EH101运输直升机。但由于该级舰在国际市场上反应并不热所以实际出口量仅有一艘
海军上将级德雷克号
该舰理论上已经不属于直升机巡洋舰:该舰将庞大的飞行甲板+机库改造为垂发系统并拆除了布置在甲板的鱼雷管,最终的垂发数达到了惊人的288单元(前方64单元后方144单元,剩余80单元以周边垂发系统的方式布置)。为了提高垂发容纳量同样将主炮改成轻量化的先进舰炮系统。雷达系统则从AN/SPY-7换为更先进的AN/SPY-8多用途相控阵雷达
德雷克号建造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对抗远东共和国的山级模块化船坞登陆舰,原计划作为下一代主力防空舰使用。但是随着2060年新的以可控核聚变为动力的新一代主力防空舰服役,该舰只有一艘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