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前80回伏笔推测王夫人何时死去

2023-08-04 11:46 作者:乱红成阵  | 我要投稿

开始推测之前,我想先与众位读者达成一个共识。

那便是“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以及“藕官、菂官、蕊官的续弦论”,可得知——

宝玉是在“妻子”黛玉死后,续娶的宝钗。

1、黛玉的《葬花吟》中写道:“三月香巢已垒成”,证明她与宝玉的爱巢已经垒成,他们已经定亲并且开始准备婚礼了。可惜“梁间燕子太无情”,婚礼被人破坏了。

2、“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证明“明年”,婚礼被破坏只刚过去了一年,“人就去了,巢就倾了”,黛玉死了,贾府彻底没了。

为何是“一年”?《蒲东寺怀古》中“一别西风又一年”也是一个例证。

3、而“他年葬侬知是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语,证明黛玉死的时候,是无人知晓的。即便有个丫鬟在身边,都不至于不知道谁会收葬自己。说明黛玉死的时候,贾府已经没有人了。

4、“人参养荣丸”,黛玉是“养着荣府”直到最后结束的。

5、“晴为黛影”,晴雯死的时候,空担着虚名,没有任何实际好处;映射的是黛玉死前,空担着宝二奶奶的虚名,却没有享受到任何宝二奶奶的好处,只有付出。

6、“质本洁来还洁去”,证明婚礼被破坏后宝黛二人再也没见过面,不然就有“实”了,就不是虚名了。

而且第三回的蒙批写——

【蒙:补不完的是离恨天,所余之石岂非离恨石乎。而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恨而落,为惜其石而落。可见惜其石必惜其人,其人不自惜,而知己能不千方百计为之惜乎?所以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苦不怨。所谓“求仁得仁又何怨”,悲夫!】

7、宝玉不自惜,或者有了困难和需要,黛玉是会拼尽全力帮他的。泪就是血,呕心沥血地帮他,即为“报恩”。黛玉担着宝二奶奶这个虚名,受着这份苦楚,是“求仁得仁无所怨”的。

因此,可以总结如下:

宝玉与黛玉定亲、成婚,婚礼被破坏,宝玉失踪,黛玉以宝二奶奶身份自处。直到一年后家亡人散,黛玉死,贾家亡(是同时的,黛玉不死,贾家不亡)。宝玉回来收葬黛玉白骨,次日与宝钗“卧鸳鸯”,续弦成亲。

林黛玉

以上是三个主角的主线,王夫人这个配角的人生是为主线服务的。所以,如果以上主线的推测无法认同,那么王夫人这个推测也是无法认同的。

在前80回中,王夫人的一切行动都是以“保护宝玉不受外人勾引”为基础的,宝玉是她人生的核心。

几次大事件,“赶走金钏儿导致她投水自尽”、“赶走晴雯导致她一病而亡”,“赶走芳官、四儿未交代结局”,这两三次的大举动,都是基于“她们是勾引宝玉的妖精”的前提

我们是上帝视角知道晴雯是被冤枉的,但身为被蒙蔽的书中人,王夫人并不知道勾引宝玉的不是晴雯,是袭人。

由此可见,王夫人“不允许任何人得到宝玉”。即便王夫人受到蒙蔽,明着把袭人提成了姨娘待遇,但并没有直接“开脸收作房里人”,并没有允许他们之间发生关系

直到七十二回,贾政也还在说“他们年纪都太小,再读一二年书,再娶妻纳妾。”

贾政已经“看好了两个丫头了,一个给宝玉,一个给贾环”。

“袭为钗副”,所以袭人、宝钗,是在王夫人、贾政看不到的地方,偷偷暗度陈仓,与宝玉结为连理的。王夫人、贾政这两位主子,并没有开口允许。

至于这个“准姨娘”的名头,也是暗示的宝钗与宝玉是“有名有实”,但“名是没经过同意的”、“实是不允许的”,只有“准姨娘/准妻子待遇”是真的

袭人之后嫁到紫檀堡,嫁给蒋玉函,才是名正言顺的,可以说是二嫁,因为前已经有实;也可是说是初嫁,因为之前的“名”不够实。同理,宝钗亦是如此。

前80回中,下人层里“金玉良缘”之说很泛滥,甚至薛姨妈亲口对王夫人说过“宝钗有金,要捡个有玉的嫁”,你家宝玉就有玉,要不要结婚?

王夫人没有回应,没有表态,没说同意还是不同意。

王夫人

根据其他伏笔确定“宝玉黛玉先结了婚”这一个前提,王夫人——

假如坚决反对宝黛,那么注定失败,她在那之前不是退步,就是提前身死;

假如态度模棱两可,随便谁都行,那么就是不支持黛玉也不支持宝钗;

假如坚决反对宝钗,那么宝钗会动手害死王夫人,以除去障碍。

……

最后一点可能会有人觉得可笑,我明白,这里就要看对宝钗的理解了。

宝钗手里握着王夫人最大的心病,就是“金钏之死”,如果她有心设计,王夫人逃不过去。

谁都不知道金钏为何而死,谁都不知道王夫人对金钏心怀愧疚,只有宝钗知道。

却说宝钗来至王夫人处,只见鸦雀无闻,独有王夫人在里间房内坐着垂泪。

宝钗便不好提这事,只得一旁坐了。

王夫人便问:“你从那里来?”

宝钗道:“从园里来。”

王夫人道:“你从园里来,可见你宝兄弟?”

【蒙侧批:世人多是凡事欲瞒人,偏不意中将要着开露,理之所无,事则多有,何也?】

宝钗道:“才倒看见了。他穿了衣服出去了,不知那里去。”

王夫人点头哭道:“你可知道一桩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

王夫人已经把所有人都赶走了,自己一个人哭一会儿,不是像凤姐那样在众人面前哭,故意表现自己。

然后宝钗撞了过来。她刚开始还强装无事,然后还是绷不住哭了。

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

王夫人正才说他,因宝钗来了,却掩了口不说了。

【蒙侧批:云龙现影法,可爱煞人。】

宝钗见此光景,察言观色,早知觉了八分,于是将衣服交割明白。

王夫人将他母亲叫来拿了去。再看下回便知。

宝钗送衣服过来,看见王夫人在教训宝玉,一见他来,就不说了,可见还是避着人教训的,不想让别人知道。宝钗还是知道了。

这是王夫人的心病,这之后她没有再因为愧疚哭过了,而这心病恰恰被宝钗拿捏了。

王夫人哭

后来宝玉挨打,贾母、王夫人都说过:“如果想打死宝玉,先打死我”,证明两个人都是把宝玉视为自己生命之重的,“失去宝玉”,对她们而言,是“失去生命”

贾母是死在宝黛结婚之前,所以她即便十分支持宝黛结婚,但前80回没有任何直接表露,因为她“无法主婚”。

王夫人也是,无论是她想支持黛玉还是支持宝钗,都无济于事,因为她前80回没有“表态”,就是80回后在婚事上没有任何发言权。她是母亲,为什么没有发言权?只能是死了

王熙凤

前80回,明确提到婚事的,只有王熙凤(55)和贾政(72),预示着80回后也是他们两个安排婚事。

王熙凤是明确支持黛玉的,而王熙凤的靠山是贾母和王夫人,宝钗想得到宝玉,王熙凤要先倒,王熙凤要倒台,贾母和王夫人必须不在

宝玉和凤姐“魇魔法”的时候,悬挂了玉,只有王夫人亲身守候。王夫人是宝玉和凤姐的“守护神”,王夫人不死,他们两个不会出事

王夫人的命根子是宝玉,她拼死也不会允许宝玉出事。宝玉离了黛玉就要发疯,她拼死也不会让宝玉和黛玉生离。

但凤姐被休、宝玉失踪,这些事情发生了,只能说明,这些事情发生之前,王夫人就不在了。


综上所述:

事件发生顺序应该是:

王夫人死亡→→凤姐、贾政主婚→→凤姐被休→→宝黛婚礼被破坏→→宝玉失踪→→黛玉死贾家亡→→宝玉与宝钗成婚。






从前80回伏笔推测王夫人何时死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