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汉芯?英特尔贴牌芯片?回应来了:英特尔定制,未申请补贴
5月初,宝德发布了基于x86架构的宝德Powerstar(暴芯)芯片,声称是国产自主研发的CPU产品,引起了业界和媒体的关注。
宝德集团董事长李瑞杰在微博上表示,这是中国芯片的一支新生力量,从X86到ARM,到RISC-V,国产化的第三条道路。
资料显示,宝德暴芯处理器采用14nm工艺制造,拥有4个核心8个线程,主频为3.7GHz,最大睿频为4.4GHz,三级缓存为6MB,TDP为65W。暴芯处理器还集成了英特尔UHD630核显,支持HDMI 2.0a和DP 1.4输出。暴芯处理器支持双通道DDR4-2666内存、PCIe 3.0 x16总线、SATA 3.0接口、USB 3.2 Gen1接口等。

然而,宝德暴芯处理器的发布却引发了网友的质疑和争议。
有人发现,它的外观和英特尔LGA1200封装的10代酷睿完全一致,而且GK5测试显示它其实是i3-10105的复刻版:14nm工艺,4核心8线程,主频3.7-4.4GHz,三级缓存6MB,核显UHD 630,TDP 65W12 。有人甚至怀疑宝德是在复制x86架构,骗取国家补贴。

面对这些质疑,宝德计算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31日发布了关于暴芯首款CPU的声明文件,文件中称“暴芯首款CPU系在英特尔公司支持下推出的一款定制CPU产品;暴芯CPU未向相关政府部门申报任何项目及补贴”。


李瑞杰也在微博上回应称,“站在英特尔巨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我们会有自己的方式,解决原代码问题,不仅仅是搭桥”。
根据官网信息,宝德成立于2003年,是以服务器和PC整机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的综合解决方案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公司官网称,宝德计算勇夺信创市场NO.1,稳居X86服务器国内品牌TOP5和全球TOP9、中国AI服务器NO.3。
根据业内人士分析 ,宝德实际上等同于英特尔在中国的一个芯片代理商,英特尔也与其他中国企业有类似合作。宝德除了在英特尔芯片上印了自己品牌之外,并没有对其进行任何技术改造或创新。
虽然这种做法并不违法或违规,但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造芯”。它更像是一种市场营销策略,借助国产化的风口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宝德暴芯处理器的发布,不免让人联想起2003年曾轰动一时的“汉芯一号”事件。
“汉芯一号”是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一款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被宣传为“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集成电路”,是“我国芯片技术研究获得的重大突破”。
陈进凭借“汉芯一号”骗取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数千万元的科研经费和各种荣誉称号。 但后来被揭发,“汉芯一号”不过是从美国一家公司买回的摩托罗拉56800芯片,雇人将芯片表面的原有标志用砂纸磨掉,然后加上“汉芯”标志“研制”而成。 这是一起严重的学术欺诈和诈骗案件,对我国芯片产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尽管宝德暴芯没有申请国家补贴且英特尔没有反对,但是不能将贴牌芯片误传为自主研发。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不应该混淆视听。
此次事件只是一个小插曲,不会影响整个芯片行业的发展。还有更多的芯片企业在踏实研发,并取得了突破。
中国芯片要崛起,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致力于打造自主芯片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