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同的天气
大同作为我自小学五年级搬来的第二个城市,可以说早就让我视为自己故乡,别人问起我是哪里人,我一定会自矜谨慎地告诉对方,我是大同人,可以说,大同,除了有云冈石窟、华严寺、明堂公园这种具有浓厚的北魏文化底蕴,还有大同刀削面、小米凉糕、凉粉这类地道的特色小吃,撇开吃与游,大同还有一个特点不得不提,那就是大同的天气。俗语说:“大同的风,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这可不是空穴来风,您呐,听我慢慢说。
大同的天气,贵在诡异多端,早上还冷似冬天,伴随着割脸的疼痛,当你很是后悔自己又穿得少了,腿间穿过的凉风更是让自己后悔不迭,发现全身上下没有一个保暖的地方,被冻得经了心,誓死不受这冷风吹,准备多穿上一件羽绒服时。到了中午,却又暖似仲春,热意洋洋,很有一种海南三亚之感,早上的薄棉裤在这时又被热得潮湿不透气,没想到,穿得又多了,跑回办公室把棉裤一脱,再出来散散步时,大同的风,又在嘲笑自己的决策失误,凉飕飕地,就差打一个喷嚏,向大风委屈地诉说自己的弱不禁风。
想要感受大同的冷风八级,那必然是正月十五来大同古都城墙之上看花灯,一盏盏五颜六色的巨型花灯将自己吸引过去,正准备享受这视觉盛宴时,脚上的棉靴一上了城墙就是纸做的一样,皮薄底薄,直教人蹬蹬地在城墙之上走着。塞北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又因为城墙之高与四周的空旷,使得大同的风在这时一展身手,观灯的游人无处闪躲,只想着赶紧下来,找家正宗的大同面馆,就上多汁的油豆腐,热乎乎地喝碗面汤,可能刀削面的流行是与大同的天气分不开的。
大同的气候让人没法在室外长久地待着,除非是卖菜的小摊贩与追赶的城管,一个为了生计,一个为了工作不得不如此。但凡有一点可以腾挪,那铁定会在室内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泡壶热茶,慢慢慢地噙一口,悠悠地翻着闲书,在别人的恩怨情仇里品咂着人生的滋味,这样的风雅必须得有大同的天气才能得以实现,这恐怕也是我割舍不下的故乡情结之所在。
古人的绿蚁新焙酒实在让我神往,身在大同之地,感受着朔北的寒风凛冽,我想对所有来大同旅游的朋友们说一句:欲饮一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