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
国家颁布了《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用全面普查的方式来防止小概率事件。某地为落实行动计划,避免出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专门出台应急预案,分配工作任务。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江苏省考面试真题) 破题 社会现象类题目,可以从态度、背景、评价、内涵、意义、影响、原因、问题、对策、自己等入手,提炼不同的观点。当然,实际答题中,最常用的是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所以,我常常直接说原因,再提出对策。 模拟 安全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产品,也是中国在世界上的国家名片,安全感直接关乎幸福感、获得感,再重视也不为过。题目让我想起一个航空领域的定律:海恩法则。这一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1000起事故隐患。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解决这些隐患,安全事故其实是可以预防的。国家出台三年行动计划用意,与这个定律不谋而合。具体来讲,我有以下三点看法:(开头没有也行,包装成一个观点也行,只是兴之所至,写个小开头,以前我是从来不写的,这里专门说清楚) 第一,这体现了极强的底线意识和忧患意识。(评价或者说是原因)古人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就是告诫我们要注重细节,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也就是题目中所说的小概率事件。近几年来,天津滨海大爆炸、江苏响水大爆炸、长沙自建房倒塌等事件,平常一切都正常,但是灾难却在突然之间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充分说明,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小概率事件也可能演变成危害极大的黑天鹅事件,一旦发生谁也承受不起。俗话说,隐患险于明火,想要解决安全生产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出台了三年行动计划,体现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意识,必将进一步筑牢安全生产的堤坝。 第二,安全生产要预防为主、久久为功。(针对计划提出的对策)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说到底还是日常预防和监督缺位脱节引起的。三年计划把全面普查,作为最重要的方法措施,正是深刻认识安全问题出现规律的体现。我认为,落实好计划要求,重点要把握两个关键。一方面,要在提前预防、消除隐患,经常性开展监督检查,补齐短板、堵塞漏洞,为安全生产架设“防火墙”。另一方面,要保持定力、久久为功。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而无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只是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迈出的又一步,但绝不是最后一步。可以说,安全生产整治任重道远、困难诸多,不可能一劳永逸,要保持定力、保持韧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把安全生产抓下去、抓到底,这才是为安全负责、为人民负责。 第三,安全生产一分在部署,九分在落实。(针对预案提出的对策)我们看到,在国家颁布整治计划后,某地出台了应急预案,分配工作任务,这体现了当地政府强有力的执行能力。实事求是地说,以往在安全生产方面,我们已经出台了不少法律法规,但是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到位,制度被棚架形成破窗效应,制度沦为稻草人,成为一纸空文。所以,三年行动计划这种新的理念方法,想要发挥作用,就一定要盯紧落实环节。某地立即行动,正是在狠抓落实。我想,这其中除了制定预案、分配任务之外,最关键的是要以问责压实责任。动员千次不如问责一次,安全风险从来没有假想敌,只有拿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谨慎态度,严肃追责问责,向社会传递严查安全生产问题的强烈信号,才能督促相关部门、企业切实负起责任。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安全事故,让平安成为每个人幸福生活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