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蛇饲养询证指南(二)——基本物种信息及其用途
基本物种信息(蓝色字体为这些信息的用处)
一、名称:
1. 俗名:
Corn snake 玉米蛇/玉米锦蛇
Red rat snake 红鼠蛇(玉米蛇属于鼠蛇,野生型棕红色)
Kornnatter(德语)
2. 学名:检索文献时非常有用,注意许多较早的文献还得用旧名Elaphe guttata才能查到
Pantherophis guttatus (2002年修改)
P. guttatus (缩写)
Elaphe guttata(1917-2002年使用的命名。旧属锦蛇属,因为偏系问题于2002年划分至豹斑蛇属)。
二、分类:
单独查玉米蛇有时资料太少,必须参考其他蛇类的资料。分类越近可参考性越高。
爬行纲 Reptilia
有鳞目 Squamata
蛇亚目 Serpentes
游蛇科 Colubridae
游蛇亚科 Colubrinae
New World rat snakes
豹斑蛇属 Pantherophis
三、天然分布:用于参考原产地气候和环境
美国东南部 IV
四、活动习性:
1. 空间:
玉米蛇属于地栖和半树栖(semi-arboreal)蛇 V,亦有挖掘行为。所以玉米蛇需要纵向空间、攀爬物和可挖掘垫材
有人坚称玉米蛇就是地栖、不需要攀爬物,这完全没有道理:
第一,圈养条件下,只要提供攀爬物、许多蛇就会爬高,圈养监控里一条养在60cm高的栖地里的玉米蛇一晚上活动五六个小时从天上到地下爬遍了所有的攀爬物和凌空悬索,相反不给攀爬物就会有攀爬刻板行为;
第二,在野外时,玉米蛇野外食物构成里有百分之十几的鸟类IV,攀爬是必需技能。
2. 时间:
玉米蛇属于晨昏 + 夜行动物(crepuscular and nocturnal)V。
在野外常见于太阳刚落,地面尚暖的时间段 III。
在圈养环境下可见长时间夜间活动 III。
这些信息用于了解:
1. 什么时候去玩蛇最不会因为被打扰了休息突然惊醒而抗拒;
2. 如果你觉得蛇白天一动不动,可以装个摄像头看看关灯以后的状态;
3. 用于参考原产地光、热条件,比如晨昏动物阳照参数就不要参考正午时候的,也不要没病时一整天都按日最高温度来加热。
五、形态与外观:
1. 体型与发育:
成体体长1.2 ~ 1.8 m。成体体重 300~900g。IV 玉米蛇终生生长,但前三岁为主要生长期。
用于判断该用多大缸
前期长得很快,有的个体大约三四个月就能达到50厘米,一岁可以达到一米 II (所以最好不要指望“幼年可以用个小缸,后面慢慢换大的”,这会像给小孩买衣服一样浪费)。
当然也有的个体长得显著更慢,与喂食情况、栖地中可活动的情况和个体差异均有关系。I
玉米蛇两岁性成熟(在蛇满一周岁之后的春天可能发情,大多数在满两周岁之后的春天)
2. 花纹:
野生型的颜色是铜头蛇(Copperhead)的拟态 III。
玉米蛇的体色变异和基因相当复杂,因为个人对对体色变异和基因不太关心,只记录可能有问题的变异。
无鳞变异:
无鳞变异玉米蛇的背部鳞片部分或完全缺失(腹鳞仍然存在),呈现出奇异的质感。无鳞蛇可以正常生活,但很容易受伤,在栖地布置上需要仔细考虑,有不少限制III;另外对湿度控制的要求高I。
白化:
近几年动物福利发达的国家开始讨论白化是否算作对动物福利有影响。大部分白化种可以“正常”生活,但在提供UVB上要多加考虑,白化种的眼球(眼球为红色,而不是棕黑色)对紫外光敏感,相比于野生型并不倾向于寻找紫外线照射,因此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要注意补充且不过量,不如因UVB产生维生素D的自限制作用来的省心 IV。
六、寿命:
野外6~15年,圈养可超20年,圈养长寿记录32年(Ref 2019医书)。IV
入手前须想好,你能养这么长时间吗?中间外地上学、住校、租房、跨城搬家、出国是不是能带着它?如果不能,有人能替你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