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泰坦尼克号:终末之旅(1)

2023-03-16 13:01 作者:叶丽萨维塔official  | 我要投稿

        一百多年前的1912年4月10日,国际海运公司(International Mercantile Marine)旗下的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RMS Titanic)开启了自英国南安普顿起航,途径法国瑟堡、爱尔兰昆斯顿,终到美国纽约的首次商业航行,也是她短暂生涯中唯一一次。

        1985年,北大西洋深处。

        潜水器阿尔文号上的人们屏气凝神,他们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发现沉船对于他们而言总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可眼前的景象却令他们不忍卒视。

        4万吨级的巨轮泰坦尼克号长眠于此,她的整个船体已经断裂开来,船头被海底的泥覆盖,船尾因沉船时的翻转而受损严重,和船弓沉入了相反方向,相距足有600米之遥,她根本就看不出作为一艘船的完整形状,朽坏的钢铁散落在北大西洋4000米深度的海床上。

        对有些人来说,泰坦尼克号的魅力核心在于她华丽而悲壮的夭逝,代表着20世纪初人类最高造船水平和艺术审美的巨轮,却仍然不敌造物主降下的灾祸,还不足5天的时间就从初生的辉煌走向了幽暗的毁灭,实在令人惋惜。

        对另一些人来说,泰坦尼克号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悲剧,2208人身份各异,目的不同,有的是从旧大陆漫游归来,希望回到金碧辉煌的都市,有的是怀揣着过好日子的朴素愿望,希望在大洋另一侧的新大陆有新生活。

       灾难打断了他们的幻想,只有705人逃出生天,余下全部殒命大海,他们的遗体有些被打捞起来葬入公墓,但大多数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消失了,只有皮鞋证明他们的位置。

       仿佛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里的景象一样,泰坦尼克号严重受损的船尾落在这片深海平原上,它的舵将海底的沙子劈开,黑暗中螺旋桨的两扇桨叶依稀可见,当年巨大的螺旋桨叶片长达4米,令哈兰德•沃尔夫厂的工人们显得如此渺小。

       两个四层楼高的发动机暴露在外,巨大的残骸挂满了橙色的“石钟乳”—这是噬铁细菌造成的,它能驱动4万吨级的巨轮达到23节的最大航速,在1912年4月15日那个灾难的晚上,它带着巨轮走向了终末。

       左舷的船锚重达15吨,这艘船中途停靠在法国的瑟堡和爱尔兰的昆斯敦时,抛的都是右舷的锚,而左舷这只锚还未使用过,也永远不会被抛在大洋彼岸那两边高楼林立的哈德逊河里了,而是挂在大西洋深处锈迹斑斑的残骸之上,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朽烂消逝,正如电影里那段见证了主人公爱情的栏杆一样,躺在船骸附近的海底沉积物中。

       当拖船牵引着泰坦尼克号驶离南安普敦的海洋码头时,摄影师从旁边一艘船拍下了这一刻的场景,阳光是如此温暖而光明,如同那个金碧辉煌、歌舞升平的时代一样辉煌。

       然而短短五天后的那个伸手难见五指的夜晚,这艘巨轮终究难逃宿命,虽然经历了两个多小时的抢救,还是带着1517名船员和乘客以及大量精美绝伦的宝物沉入了北大西洋海底。

       泰坦尼克号是如何沉没的?1517名遇难者又究竟如何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可能真相早已泯灭了吧…



泰坦尼克号:终末之旅(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