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技巧
花积分在百词斩上换的,之后题目写多了我可能会自己分享一些阅读理解的技巧。
1.先通读,后细读
阅读一篇文章,最好采用先通读、再细读的策略。首先要快速浏览全文,这一点非常
重要。因为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是围绕一个中心思想组织的。如果我们了解了文章
大体讲的是什么,有了整个篇章的结构模式,就有利于我们理顺句子或段落间的关
系,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在解题过程中有重点地细读部分内
容。
一篇文章无论长短,要做到一口气读下来。对于生词,只要不妨碍我们理解主要内
容,可暂时放下不管。如果我们读读停停,左顾右盼,往往会把文章完整的体系读破
了,有碍于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在掌握了文章的大体内容后,我们再根据需要解答的
问题逐句细读,认真分析词义及句子结构,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具体内容。
2.略读
略读(skimming)是利用较短的时间粗略地阅读全文的阅读策略,其主要目的是迅速抓 住 文章的主旨大意或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是一种高效的、有选择性的、有针对性的阅 读技巧。 掌握略读这一技巧的关键就在于学会在阅读过程中区别文章的重要部分和非重要部 分,全局部分和枝节部分。一些次要信息要大胆略去不读,迅速找出 topic sentence, 即找出概括全段大意的句子。 在运用这一方法阅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 ① 文章的标题 ② 文章的首句或引导性段落 ③ 文章尾部的结论性词语 ④ 反映段落中心思想的主题句 如果我们找到了每段的主题句,再将这些主题句集中在一起,就差不多能够把握住全 文的中心内容了。
3.查读
查读(scanning),也称为扫᧿式阅读,是指用较短的时间快速扫视文章,查找具体信 息或相关事实与细节的阅读技巧。查读有一定的目的性,是带着问题寻找答案的阅读 方法,在考试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运用查读方法时,我们首先要了解需要回答何种问题。我们可先在问题中找出二至三 个关键词语,用作答案的指示牌。然后到文章中迅速扫᧿,以确定答案可能所在的区 域,最后将文章中与之匹配的部分标出,确定正确答案。 在查读过程中,我们可以一目十行地快速扫᧿整篇文章,也可用手指或钢笔从左至右 或逐行快速移动,同时眼睛要紧随其移动,查看所要寻找的具体内容,对那些与想要 查找的信息无关的内容可一带而过甚至不必阅读。
4.默读
专家认为,做阅读理解不应该是读,而应该是看。默读有利于发展阅读者的内部语 言,有利于强化理解,有利于ᨀ高阅读速度。测试表明,我们朗读时,一分钟能念 125 个字就已很不错了,而默读时,每分钟可读 150 个字以上,有人阅读小说时甚至 可达每分钟 600 字。 默读时一定要做到如下三点: ①全神贯注。这是有效阅读最需要的心理素质。 ②积极思维。默读有利于思维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深层理解。 ③减少回视。回视率高不仅限制了速度,也会对内容的理解产生支离破碎的影响。 培养默读习惯最好的方法是扩大视幅快读,让你的嘴跟不上你的阅读速度;我们也可 用手指压在嘴上或按住喉部,这样就会逐渐改掉嘴唇抖动的坏习惯。
5.注意阅读速度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能否快速高效地吸收有用信息。合理的快速阅读可 以使阅读者思想高度集中,在阅读中积极思维,不时作出归纳、演绎、对比、推测, 正确理解篇章大意。没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就不能顺利地输入信息,阅读理解的成效 也会大大地降低。 高考要求每分钟读 60 个字,但我们在平常练习时应达到并超过这个基本标准,以便 在高考中能给自己挤出更多时间去思考。我们要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就必须克服指 读、 回读、重读等不良习惯,不要把注意力过度集中在孤立的单词上,以致于对整 句、整段的意思把握不清。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意运用多种阅读技巧,如略读、扫 读、跳读等来搜寻关键词、主题句,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语篇实质。
6.扩大视幅
扩大视幅是高效阅读的一种技巧,它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扩大眼睛在阅读材料 上每停留一次所能感知的文字的广度。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迅速将 文字符号转换为词义的过程。一般说来,我们的视幅总长度可达到 4-5 厘米。所以我 们在阅读过程中,要尽可能扩大视线在文章每一行的覆盖范围,将尽可能多的单词收 入视线范围之内。眼睛所注视的范围越大,输入大脑的文字内容也就越多,我们的阅 读速度自然也就越快。 我们平时在阅读时,不能逐词阅读,要不断训练自己从“点读”过渡到“句读”、 “段读”,让我们的识别幅度覆盖一个完整的思维单位,学会整体认读、整体理解句 子意思,并要熟悉句子的结构和词语的搭配习惯,切忌读破句。
7.抓主干,理枝叶
长难句增加,是近年高考阅读理解试题不可忽视的现象之一。英语的长句可分为两 类:一类是有较多定语或状语的简单句,另一类是有较多各种从句的并列句或复合 句。阅读长句的基本方法是抓主干,理枝叶。抓主干就是抓句子的主体部分,也就是 主语和谓语,它们是传达信息的主要载体;理枝叶就是分析句子的附加部分,不论它 们有多长,有多复杂,它们都是辅助成分,我们只要明确它们与主体的关系就可以 了。如: The moon is so far from the earth that even if huge trees were growing on the mountains, and 3 elephants were walking about; we could not see them through the most powerful telescopes which have ever been invented. 这个长句的主干就是 The moon is far from the earth,其他部分,如状语从句、定语从 句等,都是为突出主题服务的。
8.整体理解
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句子都能看懂,但读完文章印象却不深。这就牵涉到对文章 的整体理解。首先,我们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首句。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主题,文章 的内容就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而首句是文章的导入,点明作者写作意图或写作背 景。文章的每个段落的首句和尾句也是整体理解的关键,首句是开篇明义,而尾句常 常是画龙点睛。 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见了文章的题目,要先停下来想一想这篇 文章大概写的什么。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每段的第一句与最后一句,并用心记住。读 完全文后要将全文的主要内容快速回忆一下,这样既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 构,又学会了作者的逻辑推理的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
9.推理
推理是在理解文章表面文字信息的基础上,作出一定的判断和推论,从而得到文章的 隐含意义的方法。有时作者并未把意图说出来,我们可根据字面意思,通过研究语篇 的逻辑关系和细节的暗示,来推敲作者的态度,进行深层理解。推理是一种创造性的 思维活动。 由于推理是在已知的基础上来推断未知的,因此我们必须忠实于原文,要以文章ᨀ供 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来进行推理和判断,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揣测,把自己的臆断强 加给作者。 正确推理包括这几个方面: ①弄清作者的意图,以及写作的缘由。 ②分析材料所ᨀ供的信息。 ③注意字、词的原意及引申含意。 ④根据句子的含意推断作者的言外之意。 总之,只有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推理才有前ᨀ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