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经典】政府就干好3件事

《国富论》第五篇:论政府职责与公共事务
我们先回顾一下,古典自由主义认为的政府职能只包括3件事:
第一,保护社会免受侵犯与入侵,翻译过来就是要组建军队,建设国防。
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每个成员免受到社会其他成员的不公正待遇或压迫,就是说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要公正司法。
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这个公共事业就很多了,比如医疗、社会福利、教育等等,我这里用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教育来举例。
一、国防
花在国防上的费用会随着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增高。为什么呢?
有一部电影不知道大家看过没,叫做吸血鬼日记,讲的呢就是有一个吸血鬼,经历时代变迁,从古代一直生活到现代,经历着各种趣事。
那我们看,假设小明是一个从远古时期一直生活到现代的吸血鬼,当然他很低调,没人知道他是吸血鬼。最早呢,在远古时期,他靠打猎为生,天天都在练习各种杀戮技术,体能也非常好,因为天天都在锻炼,当然了身材也保持的很好,这些对于小明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技术不好或者大肚腆腆,他就捕不到猎物,就得饿死。所以和他一样部落的其他男人也都是厉害的猎人。
这天,旁边部落的人来抢夺他们部落的地盘,小明的部落集合起来反抗侵略,这时候,吃饭用的捕猎技术全部派上了用场,他们也从猎人全部转变成了优秀的战士。
我们看,小明和他的部落能够快速的投入到战斗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时候的人都兼具两种身份,包括女人,一个是部落的公民平时就打猎供养整个部落,第二呢,就是战士,随时都在训练,随时也能上。
这时候国家不需要常备军队,因为人人都是战士,也不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来养军队,因为人人都是生产者,自己养自己。
好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进入封建时期,人们定居下来,种地得到的食物更稳定,能养活更多人,大多数人不再天天打猎,转而到土地里耕种起来。小明也有幸分到一块田,变成职业农民。
一年一年过去了,这天旁边国家又要来抢他们的地盘,小明被征召入伍,变成了一名军人,由于长期没有训练,都在种地,所以啊,这些组建起来的军队就要每天投入训练,同时国家需要另外制作武器配备给士兵。由于这些人离开土地不再从事生产,所以需要其他人生产的粮食来养活,国家需要花一大笔钱用于军队的建设。
这样军费就产生了,而且成为国家的一项巨大的开支。
其实呢,就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战士这一职业慢慢从生活中分离出来,变成职业士兵,同时战争技巧不断细化,过去,狩猎民族、游牧民族几乎人人都是战士,而农业社会人民定居,战争技巧逐渐丧失。
如果说农业社会的大部分人民长期从事的农业劳动,也具有一定的体能和战斗基础。
那么到了工业社会,情况则发生了根本变化。
我们看,小明这时候变成了一名工程师,天天坐在办公桌前,眼睛也近视了,戴了眼镜,身体发胖,跑也跑不动,这时候国家就需要一群年轻力壮的人来作为职业军人,建立常备军队,以备战时之需。
所以现代军队,战士的生活是靠其他人的生产提供的。
军队的掌握权必须时刻把握在国家手中,一是维护安全,二是维护战斗力。
供养军队,对于任何私人而言显然是不划算的,私人军队也是不可靠的。近期俄罗斯瓦格纳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
更重要的是,决定近代战争中军队战斗命运的,是纪律、秩序和迅速服从命令,其次才是使用武器的技巧与熟练度。
在热兵器时代,当进入战火纷飞的战场,面对火药、硝烟与死神,战斗纪律更加难维持。只有经过常备军长期的训练,才有可能在嘈杂而残酷的战场上保持军队纪律。
只有拥有了强大的国防与军事实力,一个文明国才能抵御外侮,才有可能进行发展。
军队也是国家秩序的最后保障,国家法治的最后底牌。
一支常备军能够用其不可抵挡的力量在国家最遥远的地方维护国家的法律与秩序。
二、司法
在斯密看来,司法体系的首要任务是保护财产所有权。大家可能会问,难道生命权不重要吗?其实保护财产的所有权就是在保护生命权。
试想一下,如果小明是一个穷光蛋,是一个乞丐,那么他很难成为劫匪的目标,但如果小明是一个身缠万贯的富豪,那他就危险了,他一定会雇佣很多保镖。
这是因为,人们对于财产权的侵犯所获得的好处,远远大于对其它权利的侵犯。就是说侵犯他人财产权的诱惑最大。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这个道理。
少数人的富裕意味着多数人的贫穷,而贫穷必定会激起穷人的反抗和对富人财产的渴望。
而这个世界上绝对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一但一个国家拥有了大量的财富,政府就必须维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就需要建立公正的司法体系,而这些的基本前提是要建立一定的统治关系。
斯密认为,一个领导者想要被人民所接受,需要具备四点。
还是以小明为例,如果小明在智力、品德、谨慎、公正、刚毅和忍耐等品质上超越常人,别人就更容易接受他的领导。
(第一, 个人品质上具备优势)
单纯体力上的优势,在现代社会显然是不如品质优势占优的,也不可能使一个人获得权威。
一个强壮的人,最多可以强迫两个瘦弱者听命于他,而脑力优势,却可以赢得非常大的权威。
但是,这些品质优势都是看不见的,因此仅仅由此产生的领导者也经常成为争论的对象。
这时候,小明再加上有丰富的经验、资历,年龄也比较大,那么他就更具备当领导者的优势了。
(第二, 年龄、经验、资历的优势)
一个老年人,只要他的年龄还不足以让人怀疑他年老昏聩,那么在绝大多数场合,他就会比和相同条件的年轻人更受尊敬。
如果,小明还很有钱。
(第三, 财产的优越)
财富带来的权威在社会各个阶段都非常大,越是原始野蛮的社会,往往越大。
在法制、民主等现代思想未健全的原始社会,只要不爆发革命,可以容忍任何程度的不平等。
一个游牧名族首领所拥有的牛羊足以维持几千人的生活,而中国帝王的财富更是难以评估。
虽然财富的权威性,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整体上是处于下降趋势的。
但在一个富裕文明的社会里,财富的权威还是很大的,很多时候甚至大于年龄、品质的权威。看看美国就可见一斑。
但总的来说,那种独裁式的财富占优权威,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应该是不会再出现了。
小明是某个皇帝的后代!
(第四, 门第的优越性)
出生的优势意味着祖先在财产上、权力上的优势。所以你看啊,现在但凡是个稍有成就的人,都想翻箱倒柜找线索,证明自己出生于某个历史上的名门。
人的劣根性说明,人人都宁愿服从曾经的领导者的后代,而不愿意看着与自己同一等级的人成为其支配者,因为嫉妒,或者自己愚蠢的傲慢。因此,人们总是见不得朋友比自己过得好。
在斯密看来,门第和财产是人们建立起权威和从属关系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种看法在现代看来,是极其狭隘的。但斯密的分析,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从社会、财产稳定来看,其实越是富有的人,对政府的需求就越大。
而由于富人具有更多权力与资源,人数较少也更好联合行动,因此他们一定会试图干涉政府。
而政府如果想要抵抗这种干涉,那么一定要有意识的维护自己的公正与法治意识。
滥用司法的权利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对于司法人员来说,诱惑是相当大的。同时,司法权利的滥用,是很难矫正的,因为它是法治社会最有权势的部分。全世界的黑社会或者黑恶势力,就是司法权利的扭曲开出的邪恶的花。
因此司法权和行政权应当有一定的分离,否则为了政治目的,司法公正就一定会受到侵蚀。
斯密说:
“司法权如果不脱离行政权而独立,要想公道的不为世俗所谓政治势力所牺牲,那就千难万难。被委以国家重任的人有时候并没有什么腐败的念头,觉得为了国家的利益一定要放弃私人的一点权利,然而司法行政的公正却依赖于每个人的自由,依赖于对自身安全的意识,那不仅需要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分离,而且应该尽可能的让他独立于行政之外,法官应该没法由行政当局随意罢免,报酬也不应当随着行政当局的意向或经济政策而变更。”
三、教育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国家整体教育的问题。
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与社会专业化的发展,大多数劳动者所进行的劳动逐渐单一化。
当这种单一化成为了纯粹的重复时,他们就容易丧失用脑的习惯,就可能变得愚昧和无知。
在原始社会,每个人都是多面手,具有创新能力,但每一个人都只能从事相对简单的活动。
相反,在文明社会,每个人的技能逐渐专业化,但整个社会能进行的工作却千差万别且复杂。
但这种专业化很有可能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力与创新力。就今天的中国来看,我们在哲学、诗词歌赋等等文化领域的水平,远远不及我们的祖先们。
当然,依旧会存在少数人,他们拥有博学的知识和闲暇时间,从而对多种对象进行思考。
但除非这些人可以被置于某些特殊的位置,
否则他们的伟大才能尽管对他们自己非常光荣,却对整个社会的管理与发展没什么贡献。
在文明的商业社会里,普通人民的教育,恐怕比有身份有财产者的教育更值得国家注意。
富有阶层大多数重视教育,因此会想方设法为其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准备。
而普通人民则相反,他们往往没有空余时间学习,甚至在童年还不得不劳动以养活自己。
而童年的他们没有接受过教育,因此从事的劳动一定是简单的、机械的、无技术的劳动。
这种劳动又进一步狭隘了其眼界、压制了其思考能力、削弱了他的学习能力。
不过,在文明社会,国家即使不能给所有人提供像富有阶级那样好的教育,但对于基础性质的教育,进行大体的提供还是可行的,且越富有的国家,所能提供的越多。
而如果教育经历成为了求职的硬性要求,那么所有人民便获得了主动接受教育的巨大激励。
教育有利于增进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与理性的思考能力,从而有效抵抗外部恶性文化侵染。
从这种意义上说,普及基础教育,对于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具有极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