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离谱:我得到了一些关于跑步的启发,从一个公元15-16世纪的大明“猛男”那里
事先声明:本文是站在一个大众跑者的立场上来说的,而且是一些很个人的感受,绝对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只为博诸君一乐。

对于大明的传奇人物、文武双全、“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王阳明,世人更为熟悉的往往是其“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学问,不太熟悉的可能是这位大明“猛男”曾写下的《观德亭记》。这是一篇讲述君子六艺之“射”的文章,在喜欢和热爱传统射箭这项小众运动的弓友圈里广泛流传。

在昨晚的15km夜跑中,我的大脑中突然闪现出了这篇短文的只言片语。随即,我得到了一些关于跑步的启发,现在简单整理出来,可能会有些离谱,请大家见笑了。

《观德亭记》全文不长,阳明圣人在前面论述了五种不可取的习射心态:“……是故躁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心者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历数自己这9年来跑步的心路历程,反复的坚持与放弃,在躁、荡、歉、忽、傲五种心态顽疾的手术室里,我都躺过,而且不止一次……

从体育运动的角度来说,射箭和跑步之间其实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都需要调动全身的肌肉、很强调合适的姿态、需要很强的意志力……传统射学的五种心态顽疾放在跑步上,一样也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的:
狂躁的心态会使我们的跑姿变形;
摇摆不定的游荡心态会让我们的脚步虚浮;
扛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去跑步容易使我们有气无力;
经常粗枝大叶的心态不仅会表现在一个跑者的脸上,更会表现在他的行动上,比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如果说上述四种心态顽疾就像是日常的感冒、发烧,我们吃吃药就能好的话,那么我觉得“傲慢”的心态就像癌症,是相当致命的,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更关注健康和快乐的大众跑者来说。

对于很多的大众跑者来说,“傲慢”的心态往往会在我们跑出一定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悄然爬上心尖儿。看着身后被自己拉爆的人群,快乐、虚荣、胜负……种种情绪交织,甚至还会映在脸上。
如果我们任由这种名为“傲慢”的癌细胞在心灵中扩散,我们只会变本加厉地追求更高的配速,眼光更加聚集在“更快”上,我们就会在每一次奔跑中过分关注一些自身之外的因素,比如:今天的跑鞋、衣着、上一顿饮食等等诸多乱七八糟的因素。
这时候,我们被“傲慢”所占据的心灵就会变得敏感且脆弱,更容易被外界的微小变化而扰动,进而打乱自身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节奏,呼吸、步频、步幅、心率等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果这时我们恰巧被更快、更强的人拉爆了,那这对我们跑步的热情和坚持不啻于一次核弹般的打击……如果我们的虚荣心和胜负心被彻底激起,为此而进行着更加超出自己身体承受强度的训练、购置一批新的各式各样的跑步辅助装备……那就是灾难中灾难了。
《孟子》在谈论六艺之“射”时说:“……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同样的,我们大众跑者如果没跑过别人,或感觉自己跑得不如别人,我们应该好好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把自己调整到一个更好、更强的状态,莫(过多地)向外求。

对于习射的正确心态,阳明圣人列出了以下七种:“……是故心端则体正,心敬则容肃,心平则气舒,心专则视审,心通故时而理,心纯故让而恪,心宏故胜而不张、负而不弛……。”
继续借鉴习射的心态来跑步的话,我觉得我们大众跑者如果能做到“心宏故胜而不张、负而不弛”,那么他当之无愧能获得一个跑者最高的荣誉——“强”。
当我们在一个人奔跑的路途中,并不在意自己拉爆了别人,亦或是被别人拉爆,我们就会更加“专注”知晓自身的体感,从而稳住自身的节奏,从而游刃有余、快慢随心,拥抱属于我们大众跑者更纯粹的快乐。

在第一篇专栏文章里,我有说到自己兜兜转转、最后还是选择跑步的事儿。在那些兜兜转转的年月里,我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填进了“射艺”——这项富有独特魅力的运动中去了。万法皆通,在习射中领悟到的东西让我跑得更加专注,在跑步中学习到的也能让我渐渐发而皆中。
最后祝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跑步真谛,变得更强。
身心合一处,跑步自然神。

附《观德亭记》原文: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故君子之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躁于其心者其动妄,荡于其心者其视浮,歉于其心者其气馁,忽于其心者其貌惰,傲于其心者其色矜,五者,心之不存也。不存也者,不学也。
君子之学于射,以存其心也,是故心端则体正,心敬则容肃,心平则气舒,心专则视审,心通故时而理,心纯故让而恪,心宏故胜而不张、负而不弛,七者备而君子之德成。
君子无所不用其学也,于射见之矣。故曰:为人君者以为君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为人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射也者,射己之鹄也,鹄也者,心也,各射己之心也,各得其心而已。故曰:可以观德矣。作《观德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