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杂谈|编剧的抉择
又来写心海相关文章了。
心海传说任务第一章,不管玩家们评价如何,我个人感觉她是会影响原神IP策划和编剧的一个重点转折点,可写的地方太多了。

昨天看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视频。
在明知道up主本身是不支持心海剧情的情况下,发起投票之后,还是有30%的人觉得心海剧情写得好,不介意出这样的剧情。
这个数据公布出来之后,他很惊讶,这么高。
我也觉得有意思。
在他3万播放量里面,我们还要考虑到另外一种情况。像我这种只是路过的、根本就不想去点那个按投票按钮的,也是支持心海剧情的,或者对心海剧情不感冒但是也不反对。
这个明面上的30%支持率,还是有一些偏差。
评论区的现象也很有意思,我大概翻了100多条留言,支持心海的虽然不多,但是却出现在热评第三名。
这也挺符合现在提出某种争议观点的视频下的评论区现状,有反对意见的人并不会跳出来直接反对up。
所以,并不像一部分立场鲜明的反对者所想的那样,玩家内部没有出现一边倒的反对心海剧情,只不过有些沉默的人不愿意说而已。
这让我联想到米哈游的内部问卷调查,估计有很多人还是喜欢心海的剧情的,只不过他们不乐意上网去表达诉求。
要了解读者或者玩家真实的喜好,对于一个编剧或者IP策划来说,真的太难了。
威廉·戈德曼指出,所有故事结局的关键就是给予观众他们想要的东西,但不是通过他们所期望的方式。
在讨论编剧想展现什么给我们看之前,我再提供另外一个有意思的观察方向:心海这个被这么多人诟病的剧情,在日本却普遍受到欢迎,甚至在日本的流水是最高的。
出现这样的反差,不得不对比一下,我国的主播树叶和日本主播福山Master对各种邀约任务的评价。
树叶评价五郎的邀约任务就是突出二次元的各种欢乐槽点,而北斗的任务才是写过中国人看的。
福山喜欢各种女孩子邀约任务,却不太喜欢凝光的任务,觉得说教味道有点重。
从他们的评价和喜好,能看出到现实主义和otaku分别对两国人民潜意识的影响。
这种差别也在影响着两国玩家对心海任务剧情的第一感官。
这里先来说说我对原神成女与少女的设定差别的概括。
除去萝莉都是当女儿养,成女与少女就是姐系和妹系的差别。
当你理解什么是姐系和妹系的时候,你就会理解她们性格设定上的特点为什么要这样描写。
姐系角色是独立、自主、强大,妹系角色则突出是萌、怜爱、依赖。
我回去翻看了一下角色传说任务。
走姐系角色的任务,最后都能归结为:姐姐大人好厉害、姐姐大人好强大、富婆养我。即使是琴团长也没表现出特别需要依赖旅行者的地方。
而妹系角色,强如香菱也要依赖旅行者才能赢得比赛。甘雨这样的工作狂则是走了让人怜爱的路线。
到了稻妻的时候,就更加明显。绫华、宵宫、心海,把“依赖”的属性拉到史上最高。(这里是我夸张了夸张了)
绫华任务争议最大的就是:无缘无故的就对第一次见面的陌生的旅行者表现出接近爱意的好感。虽然一见钟情也能够说得过去,但这真的不是因为编剧要把妹系角色的“萌、怜爱、依赖”的这三个特点写到极致吗?
不管心海任务过程如何直白和看起来不合逻辑,给人留下最强烈的印象是什么?
海祇岛很穷,人民对鸣神岛意见很大,士兵内部管理混乱,愚人众在四周搞事,只有五郎一个人比较靠谱。
最后,心海很累,她能力不足,她需要旅行者。
你看,所有的意图都在最后一句。
在战后重建的背景下,心海的各种表现突出了“妹系”特点,对现实主义的中国玩家来说很不合理,但对于二次元萌系玩家来说还不够可爱。
我只能猜测,是不是编剧连续写了三个妹系角色之后,飚得过快,弯道加速冲出人物生活背景的轨道,然后又被现实主义的理性灵魂硬生生地拉回来,变成了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样子。
其实这一切放在二次元里,都不算多大事。更离谱的妹系角色二次元老新番里也见过,但是编剧恐怕是不敢写出来。
希望编剧收收味…
↑这句是调侃而已,【请】不要当真。
二次元没二次元味,那算什么二游啦,又不是在搞什么讨论社会意义和价值的现实主义游戏。
最后插一句:男性角色是犬系与猫系,你们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