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梦》连载:136【长安聚首】下

致新读者:
您现在看到的是原创系列小说《青玉梦》第一部《破碎山河》的连载。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在架空世界中发生的传奇故事。如果您也喜欢天马行空的脑洞想象和家国天下的侠义情怀,请一定不要错过!
第一次看到这部作品的读者可以点击我的主页专栏、文集,查询往期的所有连载。同名公众号“青玉梦中人”和豆瓣阅读《青玉梦》也在同步更新。
祝您在故事的星辰大海中自在遨游~

上期说到,李仁、莫须名等人救得凌桥枫之后,来到长安,与林子诚聚首。众人分析长安形势,已是四面楚歌。关键时刻,李仁秉持大义不计前嫌,与林子诚统一阵线。


“不瞒前辈,连月以来,朱再青在西边节节进犯,现已攻破萧关。长安以西再无有力屏障……而赵王、代王那两个家伙,竟然也攻下了三四座城池,他们现在离长安更近,就驻扎在东北方八十里外。这两拨人已经互派使者见过一面了,好像是要商量将我合围。先前派去汉中与剑阁军议和的使者,也杳无音讯。最近探哨来报,秦岭一带出现不明零散兵力,恐怕是剑阁军也想趁火打劫,由汉中秘密向北进攻了。我只能派兵把守要道,竭力不让这几方势力围死长安。”林子诚说着说着,头就直犯痛。
“至少我们过来的路上,官营要道,都还在你手中。”李彧道。
“守不了多久了。群狼环伺,四面楚歌。我要想赢,长安城内的士卒,恐怕得以一敌百才行。”林子诚垂着头,愁眉苦脸。
李仁道:“我可袭扰赵王、代王的后方,断其粮草。但我手上兵力亦不足,能参战的将士,仅有不到八万人。”
林子诚疑惑道:“大将军,您不是有近三十万大军吗?!”
“哎,与白孝元一战,损失惨重……”李仁想起不久前的风陵渡,就一肚子窝囊与悲凉。
“我听闻战况,有一事不解。当日大将军为何不死守潼关,而是派主力出击,要渡过黄河与白孝元在平原上决战?”林子诚问。
李仁道:“我也一直纳闷,不知自己是怎样想的。当时我以为我儿被你挟持,气在心头,想要彻底解决白孝元,然后再发兵长安……”
“不,我猜并非如此。”莫须名打断了李仁的话。
“前辈何意?”林子诚问。
“李大将军征战沙场一世,绝不会轻易作出如此冲动的决策,放弃城防优势与敌厮杀。他之所以这么做了,我想应该是受了别人的蛊惑。”莫须名道。
“不可能,当时临场决断,都是我一人独断,没有旁人提议。”李仁道。
莫须名道:“我说的旁人,就是金通天。应该是他唯恐天下不乱,悄悄蛊惑了你。不管是下毒也好,用玄门幻术也罢,总之,应该是他让你一时冲动,想去和白孝元下场拼杀的。他好坐收渔翁之利,让自己的荒界狂鸦吃了两方残兵的尸体。”
李彧道:“爹的几个部将曾多次提及,他们试图劝阻爹出关渡河,都被爹喝止了。他们说您那个时候,的确很是反常。”
李仁陷入沉思……
“对了,那个金通天,我听你们在信中说到此人,也很纳闷。他到底什么来头?”林子诚问。
凌桥枫身体十分虚弱,一直靠在旁边的长椅上。他此时一听“金通天”的名头,心中又有些奇痒难耐,想起自己非要夺得北辰刀不可的那种感觉,不能自已。
“那厮可把我们给害惨了!”凌桥枫默道。
莫须名、上官云、李彧、凌桥枫这四位近距离见过金通天的人,把那家伙的所作所为大致讲了,讨论了半天此人的心性、意图,还把所谓“源心”之事,告诉了林子诚。
林子诚听了这么多,只觉得内容过多,一时不好消化。“你们说,这这……金通天,是我的师兄?”
“反正,他自称大罗金仙。”上官云道。
林子诚当然知道这大罗金仙就是师父的弟子通天教主。如果他的目的真同莫须名等人的猜测,那对林子诚来说,像什么李撷扇、朱再青这样的对头,都将变得不再重要。他忙问:“这金通天所说的‘源心’,难道真的完全无法抗拒吗?”
凌桥枫道:“他告诉我北辰刀的所在之后,我体内源心已经发作,近日越来越觉得想要找到北辰,据为己有。依我的情况看,似乎真的是无法消除源心对人的影响。而且他还说过,你身边的人,有源心。”
“我身边的人……”林子诚思索片刻道:“你们说,撷音就有源心?他最后孤军深入,犯兵家之大忌而不自知,我一直觉得纳闷。难道他的源心是,一心求胜?!”
李彧接话道:“常将军也曾纵身跳下城门击杀谭延庆,毫不顾忌伤痛。由此看来,似乎是这样。”
林子诚顿时一股热血涌上心头。若真如此,那害死撷音的就不止有朱再青,更有他的这个什么源心。那这源心又是从哪来的?是金通天弄来的吗?
凌桥枫立刻打断他们道:“金通天这厮……狡猾非常,他说的话,绝不能尽信。他还跟我和少将军说了很多话,这几日我们要仔细判别琢磨一番,想想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嗯。依各位所言,这金通天可怕至极。不过好在莫前辈和云兄将他重伤打跑了。”林子诚道。
“侥幸赢了而已。但不知他伤得怎样,何时又会卷土重来。我们时刻都得做好准备。”莫须名道。
“对付东西两侧的敌人同样重要。如果齐国公允许的话,我可以检阅长安的守军,帮你找出城防部署的弱点。在此之后,我返回潼关,率军袭扰赵王、代王大军身后,但愿能围魏救赵。”李仁道。
林子诚笑道:“太好了。有大将军相助,我们胜算大上一倍。”
众人又商议了许久,而后李仁父子回了大将军府,莫须名和上官云回到凌桥枫府上休养,只剩下凌桥枫自己多留一步,要跟林子诚说些什么。他二人来到一间屋舍,屏退了旁人。
“凌大哥,你刚才好像止住了李彧的话。”林子诚道。
“嗯,刚才人多耳杂,我不方便说。有一件事,你务必要知道。”凌桥枫道。
“什么?”
凌桥枫再次确认了四下无人,而后道:“据金通天所说,玄门第四代弟子,音、湲、扇、愕,都有源心——常撷音的是一将功成之心,杨撷湲的是唯情难舍之心,李撷扇的是汲汲名贵之心。当时我尚不知撷音的事,十分担忧你身边的人会出什么差错。没想到我被困这些日子里,撷音的源心已经将他害了……你身边还有两人,千万千万要小心!”
林子诚小声嘀咕道:“唯情难舍,汲汲名贵……”
“对。你要仔细想想,人在这两种心的诱导之下,最坏的可能,会做出什么事来。我知道你与杨姑娘情深,但关键时刻,切莫受累于儿女情长!”凌桥枫道。
“你这话什么意思?”
林子诚还没问完,远处的杨撷湲就隔空喊话道:“饭上桌了!”
“我先走了。你多琢磨琢磨吧。”凌桥枫道。
林子诚道:“凌大哥好生休养。我是万万不信源心的影响无法消除。等这阵子过去了,我们多帮你想些办法。”
“嗯,保重。”
次日,长安城墙上,林子诚丝毫不加隐瞒,带着李仁李彧父子巡视了全部的城防力量。李仁也仔细指导了每一处疏漏,务求天衣无缝。
他们三人最后来到了最为坚固的南城正门明德门,在城楼上交谈。
“齐国公,你此前可有领兵打仗的经验?”李仁问道。
“没多少,只有与令郎并肩作战过两次。所以这城防部署才被大将军看出许多疏漏。”林子诚道。
李仁道:“你的部署,其实很有章法,只是忽视了一些实战与兵书的差异。”
“在大将军面前,我还是班门弄斧。”林子诚笑着,面南而眺。
“那位常撷音将军,他也和你是一般年纪。真的如同传闻所说,能百战百胜?”李仁好奇道。
“当然。撷音与我同出一门,对于兵法的见解,却比我高出不知多少。只可惜……”林子诚说着说着,面色又沉了下来。
李仁点点头道:“自古天妒英才。未能与常将军深交,实乃我今生一大憾事!”
“征伐之事,实在太过凶险。一招出错,千万条性命就会化为乌有。大将军,敢问多年来,你是怎么承受得了这些的?”林子诚系天下于一身,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不知道一个为将者在肩负数万数十万条人命的生死时,如何还能放开手脚,杀伐决断。
李仁道:“万千性命系于一身,是为将者无法逃避的责任。我能做的,只有咬紧牙关,相信自己的决定是对的。但总归有错的时候——我奉先帝之命,袭击北氓黄河大堤,又在风陵渡与白孝元决战,这两次罪过已经害了上百万人。这些东西,你只能扛在肩上,一辈子都扛着,时常鞭策自己,好让自己更加坚强明智。”
林子诚皱着眉头远眺,问道:“若是扛不住,一想就头疼,寝食难安呢?”他这么问,其实是自己早就深受其扰。
“那就只能再咬咬牙,再扛一扛。”这是李仁唯一的建议。
“长安的形势凶险万分,我的胜算却小之又小。即使你能牵制赵王、代王,朱再青那边依然咄咄逼人,再加上南边……”林子诚话说到一半,突然看见远处尘土漫天,显然是有大股部队在向此行进。
“怎么回事?是敌人吗?快去探!”林子诚吓坏了,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里。
探哨尚未出发,城南便冲过来一支二十多人的骑兵队伍。为首两人停在距城下一里之外,高呼道:“师父放心,益州军全力来援,力保长安!”
林子诚定睛一看,大声惊道:“杨撼、严茶?!”
“正是。请师父莫要惊慌。家父随后就到。”说话的正是杨撼的声音。
久旱逢甘霖,原来早先探哨在秦岭一带查到的不明身份的零散兵力,正是益州军!一日之间,大将军李仁和益州统领杨昭惠全部站在了自己一边。这一刻他突然觉得,天下可定了!
【未完待续……】

新作推广不易,万望元老读者帮忙扩散宣传~感谢大家的支持!
点赞当捧场,投币促生产,
收藏存回味,转发助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