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唐代 路见野人多褴褛
2023-08-22 18:41 作者:Godeye258369 | 我要投稿
百姓生活在唐朝,而且是贞观之治时代,但是有一件事儿,说什么也想不明白,都说这个年代生活好,可怎么就连饭都快吃不上了呢?贞观四年,李世民外出打猎,就正好看见百姓和他媳妇儿在田里种地。这件事儿还被写进了史书,“路见野人多褴褛″,说的是百姓和他媳妇儿连衣服都穿不起。贞观五年,李世民要在洛阳修宫殿,百姓就被征了劳役,需要自己带口粮,自己带工具去给朝廷盖房子。可是这一走家里的地谁种啊?今年不种地,明年就没有饭吃,老婆孩子怎么活?百姓家有没有饭吃,不在李世民的考虑范畴之内。贞观六年,李世民,又准备去泰山封禅,魏征就上书说,皇上,您还是别去了。为什么别去呢?因为这一路,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贞观年间居然就是这种景象。《中国赋税史》给贞观年间的农民算了一笔账,按照《敦煌残卷》的记载,百姓家有30亩地,全家一年辛勤劳作,收获粮食30石,除去给朝廷的赋税,家里还剩22石多一点,这22石粮食就是全家五口一年的口粮。但是根据《唐六典》的记载,一家五口的农民,一年的口粮需要25石九斗,很明显,你家剩下的粮食不够,这一年算下来还缺了三石六斗。再说农民一家一年的花销,也不能只算吃饭,最起码还得买点农具,农民也得穿衣服。所以学者王士立说,哪怕就是贞观之治,农民也只能是糠菜半年粮。你这一家能有半年的口粮,这就算不错了。 引用来源: 谌旭彬《秦制两千年》 王士立《对贞观年间百姓生活的初步探讨》 孙翊刚《中国赋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