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斗机历史上点歪了的科技线,发展了近半个世纪的寄生战斗机

2021-04-27 13:16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寄生战斗机是战斗机发展史上一个独特的分支,我们今天除了在博物馆中,已经见不到还在使用的寄生战斗机了,尽管如此,寄生战斗机并不是一个很冷门的武器系列,它曾陆续发展了约半个世纪,拥有多种型号。

F-84E寄生战斗机

寄生战斗机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早期受制于航空技术,战机难以兼顾作战能力和大航程。早在一战期间,英国就已经将寄生战斗机用于实战,不过是用一架体型更大的水上飞机背负一架小型快速侦察飞机,通过这种“送它一程”的方法扩展侦察范围。

其实一战期间各交战国就已经意识到护航的重要性,所谓护航就是利用战斗机保护动作迟缓的轰炸机或飞行,顺利完成轰炸任务,可问题是轰炸机和飞艇往往具备更大的航程,普通战斗机无法全程护航。

一战时期的寄生战斗机

上世纪2、30年代,寄生战斗机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各国先后拿出了一些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装备,这一时期的寄生战斗机根据其寄生的载具,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飞艇寄生战斗机和轰炸机寄生战斗机。

飞艇寄生战斗机同样起源于一战时期,只是当时均处于探索阶段,此类装备简单的说就是在飞艇的腹部安装挂钩结构,战斗机就这样吊在那里,随着飞艇的飞行被带到高空某一区域,需要战斗机作战的时候就放飞它,可以发挥出护航或攻击的功能,不过释放飞机也需要飞艇保持稳定的飞行速度,否则从低速甚至停止的飞艇上贸然脱离,战斗机只会坠落。

梅肯号飞艇搭载的寄生战斗机

当时23型飞艇、梅肯号飞艇等都曾搭载过寄生战斗机,不过它们主要是后期改装,真正的空中飞艇航母应该是阿克伦号硬壳氦气飞艇,它在30年代初服役,是专门设计的空中航母,可以挂载5架子飞机,曾参与了较多的训练等任务,遗憾的是它在1933年4月受到风暴的摧残坠向海面。

收入阿克伦号飞艇机库的寄生战斗机

相比之下轰炸机挂载的寄生战斗机就发展得更久,早期比较成功的应该是TB-3轰炸机改装的空中航母,这种大型轰炸机可以在机翼上下各搭载最多5架I-16战斗机,这些寄生的I-16战斗机不仅可以在空中释放作战,还能返回母机重新对接挂载,甚至能通过管道从母机上补充燃油进行二次作战准备,当然了,这种操作充满了危险性,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飞行员很难完成对接工作。有意思的是该系列寄生战斗机参与了实战,在苏德战争初期曾执行过轰炸任务。

搭载5架寄生战斗机的TB-3

到了二战时期,飞艇已经基本告别了军事领域(后来还曾出现少量的军用飞艇),常规飞机的作战航程也大大增加了,不过寄生战斗机并没有消失。

二战时曾出现了火箭战斗机,这类战机拥有极佳的爆发力,可是他们的发动机持续运转时间太短,滞空时间以分钟来计算,为了让这类战斗机发挥出它的作战价值,将其设计为寄生战斗机的想法诞生了,如此它在母机的携带下就能去往更远的空域作战,在必要的时候释放战斗机也能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燃料消耗,这类寄生战斗机的代表之一就有Me 328。

二战寄生战斗机

二战后寄生战斗机也没有消失,只不过很多国家已经放弃了。XF-85是一种尺寸迷你的喷气式寄生战斗机,计划用B-36轰炸机搭载,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二战末期,军队希望它能为大型战略轰炸机提供空中保护,相关研发工作在1949年秋季结束。

XF-85寄生战斗机

在那之后还曾出现过改装的F-84寄生战斗机,以及一些由母机携带的无人侦察机等装备,这类侦察机不是有人驾驶战斗机,也可以划分到寄生飞机一个类别。

寄生战斗机虽然有着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其本质不过是人类在追求更高航空技术道路上无奈的妥协,那时候人们无法有效延长战斗机的作战航程,于是用寄生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方法弊端也很明显,寄生战斗机受制于母机的承载能力需要控制尺寸重量,等于削弱了它的战斗力,母机在携带寄生战斗机后增加了负担,反过来就会削弱自己的其他性能(例如弹药携带量)。

F-84E寄生战斗机

淘汰寄生战斗机的正是不断发展的航空科技,不仅作战飞机的航程不断增加,轰炸机自身也着重强调突防能力,即依靠自身性能突破敌方的防御线,随后更是点亮了隐身飞机的科技线,在这种多方面的压力之下,寄生战斗机自然就失去了使用价值。


战斗机历史上点歪了的科技线,发展了近半个世纪的寄生战斗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