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悬殊超预期!印度准备一脚油门踩到底,放狠话将赢得最后胜利

中印边境的对峙已经持续了数月之久,双方已经进入到了冬季对峙状态。俗话说打仗打得是后勤,不过最近印军的后勤保障状况却持续遭遇大麻烦,然而随着大雪即将封山,我们更关心的当然是解放军后勤准备的怎么样了?最近一组关于中印边境士兵强烈对比的图引发热议,求印军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两军饮食方面的比较
两军饮食方面的比较

据印媒报道,印度野战部队的早餐只是一些辣椒、土豆以及大饼。咖喱搭配鸡蛋已经算是很好的“奢侈品”了。午餐也是一样的大饼,菜品也都是一些蔬菜,包括南瓜、花菜、土豆和胡萝卜,根本不带有一点肉类,这些食品对于驻扎在寒冷高海拔地区的军队而言,营养是远远不够的。
前段时间更是发生了印度前线士兵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图片,抱怨前线的伙食太差,他们只能靠啃食坚硬的大饼充饥,而收到的物资冻得结结实实,果汁直接冻成冰块,拿刀都砍不动。
与印军寒酸的伙食相比,我军官兵的伙食就高出了数个档次。

据环球时报12月3日报道,我军近期已经在喜马拉雅山地区进行了部署,与此同时,西藏军区也为部队官兵配备了方便且温暖的自热小火锅以及自热米饭,让边防官兵即使在外巡逻,也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并且为了能够让高原前线的官兵吃得好,我军特意研发出一系列的野战炊事车,该车能够做到一直伴随,任意地形展开,能够保证战士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够吃上一口热饭。
得益于我军如此先进的装备,数百名士兵的“4菜1汤2主食1水果”的豪华套餐在短时间内就可准备完毕。当然,在边境地区,必然会出现某些地区车辆无法通行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的无人机运输小分队就能迅速行动,让物资继续运输。

两军衣着方面的比较
两军衣着方面的比较

从印媒自己的口中我们可以得知,印军向美国购买了大量的防寒服装备。美军从战备仓库中调拨出了上万套防寒服,这批防寒服在抵达印度后,在第一时间就被派送到了印度军方部署的严寒前线地区。据悉,在美国提供的防寒服中,有不少是美军曾经使用过的旧装备。一单印度士兵用上这些二手防寒服,遇到掉色、破洞都还算较好的,万一分到了带有汗馊味的防寒服,那是用还是不用呢?
不仅是购买美军使用过的二手防寒套装,印度也开始回收自己前几年服役过的冬季装备了。就在这种情况下,11月4日,印度西部的一工业园防寒服仓库燃起大火,这无疑是给本来就寒酸的印度后勤雪上加霜。

然而我军的边防官兵也在今年收到了新一批的新被装。从防寒头套,新型单兵睡袋,新型防寒靴,新型羽绒大衣,羽绒棉衣裤以及新型多用途雪地伪装服,到多功能水壶,油气两用炉等,满足了前线官兵从日常站岗、巡逻等多种任务途中的需求。不仅增强了保暖效果,还减少了重量。更轻便的同时,在巡逻时遇到下雪天也不用太担心!
两军住宿方面的比较
两军住宿方面的比较

在边境对峙的印军,目前主要都还是使用帐篷以及睡袋来解决居住问题,并且在帐篷内会装备上煤油炉和太阳能发电板。在这种高原地区使用帐篷和睡袋来解决居住问题,是巨大的风险。首先,高原地区不光气温会低至零下数十度,气压也处于较低的状态,两个条件同时并存,将会对人的生命构成较大的威胁。
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中,印军死亡人数高达数十人的原因了。部分印军跌落湖中冻死,也存在因脑部受伤而在高原低压环境下死亡的案例。相较于印度,我军则不存在这些问题,我军不仅在一线部队中配备了便携式高压氧气舱,同时也在后方驻地设置了专业的高压氧气舱治疗室。

再说到我军的居住环境,央视之前就展示过在海拔5000上的我军新型营房,只需要很少的人力和工具就可以进行组装,并且在能防风保暖的同时自行发电,甚至已经做到了24小时提供热水。能在海拔5000米以上,室外温度为-40℃的情况下,保证室内温度高于15℃。
央视就公开展示了5000海拔上我军新型营房,而且只需要很少的人力和工具就能轻松徒手组装好。而且还能防风保暖并且自行发电,还有24小时供应热水,在室外温度-40℃,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也能保障室内温度高于15℃。
边境印军最新消息
边境印军最新消息
可即便这样,印度却还要继续作妖,一脚油门踩到底。据印媒《今日新闻时报》近日报道称,为了应对中印边境紧张对峙,印军准备调整130万名印军部署,更适合中印和印巴两线作战的可能。同时印度海军陆战队特种部队也已部署在所谓的拉达克东部的班公湖地区...最近印度还发布了一段印军冬训视频,并放狠话,“亲爱的柔弱的中国人,看看我们印度士兵是坐什么的吧,我们将在整个冬天和你们较量,我们准备好了应对一切挑衅并最终赢得胜利。”
分析称,一方面证明印军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另一方面既然明知后勤拼不过,印军很可能打算在大雪彻底封山前拼一把。目前印度国内30万“农民大军”涌进新德里,对外冲突可能是莫迪最可能选的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