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格推理与烧脑科幻的天合之作——《克莱因壶》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完全是虚拟出来的游戏。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你很难把他和推理、科幻等名词联系在一起,而是会联想到拓扑空间。克莱因壶,也叫克莱因瓶,一个存在于四维空间的瓶子,一个永远也装不满的瓶子,一个没有内外之分的瓶子。
很明显小说的内容与克莱因壶的特性有关。故事一开始便是男主上杉彰彦的独白:男主与伊普西隆游戏公司签订的著作权使用契约书,而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迫使男主开始了逃亡之旅。这份契约书是关于伊普西隆公司开发上杉彰彦小说《脑部症候群》并将其制作成一款沉浸式游戏,通俗的来说就类似于现在的VR游戏,而上杉彰彦也成为了了游戏的测试人员,并与另一名测试人员高田梨莎相遇。 到这里故事的大幕才缓缓拉开,正篇刚刚开始。 测试过程中高田梨莎意外失踪、上杉彰彦偷听到的谈话、突然出现的真壁七美、姬田恒太和丰浦利也、记忆的错乱、真相与谎言、离奇的火灾,以及不断出现在上杉耳边的“快逃的呼喊”。所有的事件都指向一个东西——名为克莱因壶的游戏装置。 上杉能否找回失踪的高田梨莎,解开所有的谜团呢?

这本小说名为“克莱因壶”的游戏装置很像现今的VR,给玩家带来逼真的体验。只不过克莱因壶更进一步,不仅有逼真的视觉体验,还有生动的嗅觉、味觉和触觉模拟,完全是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然而过于现实的虚拟造成了上杉的认知失调,他渐渐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也就是“壶外”和“壶内”。克莱因壶本身就是不分内外的,这也很好体现了这个游戏装置的特点:模拟出近乎完美的现实。但是游戏和现实的几处出入使得上杉发觉了自己的认知错误,然而其他人对现实和虚拟的认知再次打乱了上杉的思维,真相扑朔迷离,绝望的上杉为了逃离这无尽的轮回,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割腕。
放在今天,退出VR 只需要摘下头盔便可,无需割腕。看似简单只因现在的VR的模拟还不够真实,我们还没有混淆现实和虚拟,还没有沉浸在虚拟的快感之中。试想一下当你拥有一台全真模拟的VR,其模拟的虚拟世界与现实别无二致,你玩了一天后会赞叹科技的神奇与发达;玩了一个星期后你会开始怀疑自己身处何处;一个月之后你会渐渐分不清现实与游戏;逐渐你的认知开始失调,你会把现实当做虚拟游戏,而把游戏当做现实,你真的可能需要割腕才能退出游戏,回到现实。
很像是《电幻国度》的设定,这便是《克莱因壶》强大的科幻一面。现在我们来谈谈《克莱因壶》推理的一面。

从高田梨莎失踪开始,《克莱因壶》进入了推理阶段。表面上是推理高田梨莎失踪的原因以及伊普西隆公司的真是企图,实际上是对世界真实性的推理。上杉根据耳环、车窗和电话录音推理出了高田梨莎的失踪是因为伊普西隆公司的绑架以及所有没有真壁七美的世界就是虚拟世界,而所有出现真壁七美的世界才是现实世界。 但最后上杉还是出现了回忆和动摇,对世界真实性的认知再一次崩塌。这很像另一部作品《九重凶间》的设定,同样是陷入了虚拟世界,将虚拟当做了现实,亦或将现实当做了虚拟。 所以这不仅仅是对失踪绑架的推理,更是对现实与虚拟的推理。 我们都很清楚现实的真实性,不需要推理便可得出结论。这便是这部小说推理的精彩之处。当你开始怀疑现实的真实性时,你要么偏离了正确航向,要么无法承受真相的打击。很有《十三层空间》的味道。
上杉的所有推理都是主观的,都是从他的个人判断出发,所有的证据的成立都是给予我们读者的主观判断之上的。我们在相信主角的同时忽略了另一个可能性,一个与主角判断完全相反的可能性。 真壁七美是假的、姬田恒太也是假的,他们都是“克莱因壶”模拟出来的形象,都是一串二进制代码。没有他们的世界才是真实的。高田梨莎失踪,没有被绑架,一切都是游戏剧情,甚至就没有高田梨莎这个人,主角完全是一个人在测试游戏。 这种推理未尝不可,因为没有人能够确定现实与虚拟,只是我们更愿意相信主角的说法。换句话说他坚信的现实是虚拟,而虚拟才是现实。因为到最后,我们也分不清楚现实与虚拟,壶内与壶外。 因为克莱因壶不分内外。 甚至上杉彰彦也有可能是虚拟的形象,整个克莱因壶都是一个虚拟程序。

说到这里让我们来看看书中最有趣的部分。 书的最后有一段以上杉彰彦为叙述视角的故事,其中包含了整个谜题的谜底。我,也就是上杉彰彦,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井上泉,而井上泉将这段经历作为了下一部作品的素材。我还交代了高田梨莎结局——她因精神失常被关进疗养院,我获救后将她带到中国调养并定居,然后结婚生子,各自有了自己的工作。 最后他还提到了一个人——百濑,就是他一直提醒着我逃离克莱因壶,他就是那个声音的主人。
书中是这样写的:“伪装成读者大人的百濑先生。” 这就是全部的内容,谜底就在其中。而解密的关键就是井上泉。
井上泉,就是作者冈嶋二人。冈嶋二人是德山谆一和井上泉的共用笔名,两人也是推理界大名鼎鼎的复数作家。
这完全可以是井上泉自己安排的桥段,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但既然标榜了谜底二字,真相必然在其中。
首先我们假定这是真的,真的有一个叫上杉彰彦的人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了作者井上泉,而井上泉稍作修改写出了《克莱因壶》。那么所有的人物也是真的,百濑这个人也是真的。联系到全文就是百濑的声音提醒我要逃离克莱因壶,我们便可得出这么个结论: 克莱因壶是一个阴谋,是一个为了某不可告人的目的而设计的机器,伊普西隆也只是打着游戏公司幌子的秘密机构。百濑发现了这个秘密,他修改了编码提醒上杉逃离并离开伊普西隆隐姓埋名。因为克莱因壶是真实存在的,伊普西隆公司研发出了超越时代认知的克莱因壶,用于进行各类实验,凡是发现其秘密的人必须被消灭。
这就是谜底,也是一切的真相。无数现实和虚拟,真实与虚假的交换都是为了掩盖这个真相,仿佛一场噩梦挥之不去。 至于上杉的结局,一种可能就像书中那样逃离了克莱因壶,还有一种可能,他永远困在克莱因壶里,逃离克莱因壶又是一个虚拟出来的场景。这是一个悲剧的设想,也是一个有趣的设想。
没有内外之分的克莱因壶,因为内外本是同一个面。在庆幸我们没有被困在克莱因壶里的同时,我们也该好好思考一下,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如我们认知般真实,亦或整个宇宙都是一个虚拟程序?

我是团长,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