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何时启动合适?艾德权程一文带你读懂!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应尽早规划,提升到战略高度层面,如此才能达到股东和员工等多方共赢。而具体到在哪个时点实施,则是战术层面的问题了,可以说有很强的技术性,如果处理不好,非但可能失去激励效果,也容易造成“负激励”。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何时启动合适?艾德权程ESOP主要从股权激励计划的启动和披露(授予)角度,谈谈如何有效把握激励的时机。

先看“启动时机”
如开篇所述,股权激励都应尽早规划,是有前提条件的,也就是客观上的条件,如符合法定要求、财务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是否符合监管要求。
所以,说到股权激励的具体的启动时点,是指向员工传递出明确信号的时机。唯有在客观条件具备后,才能够正式地给员工“画饼”,否则雷声大雨点小,一个计划拖了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恐怕才影响激励效果。
此外,启动时机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
每年的离职潮来临前,公司经营发生重大变化转折期间,并购新业务等时,都应该及时考虑是否配合实施或调整原有的股权激励计划,重新框定激励对象范围。国有上市公司可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职业经理人契约化改革等设计配套的激励方案。上述情形都是启动股权激励的天赐良机。
关于股权激励与其它重大事项并行的问题,证监会也曾表示:
“为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服务实体经济,上市公司启动及实施增发新股、资产注入、发行可转债与股权激励计划不相互排斥。”
因此,在监管层面也扫除了上市公司的主要顾虑后,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筹划股权激励。
地利
所谓“地利”,说的就是公司所上市的地点,是否有独特的配套的制度。比如注册制开闸,科创板、创业板可以采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这样的创新工具,这些板块的上市公司激励方案可以充分利用上市板块优势,摆脱束缚,更加灵活。
人和
由于股权激励是个综合性、跨领域的项目,需要人力、财务、法务、证券部、中介机构、集团公司、国资监管部门等多部门配合,需要顾及到人资部的招聘计划的完成情况、财务部门的审计情况、证券部是否处于定期报告或重大事项的窗口期,他们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配合激励方案的设计。
由于股权激励项目细节多,一定要留出足够用的时间。这里指足够用不代表足够长,因为时间太长反而不利于内幕信息的控制,也容易造成项目成员的倦怠。
再看“披露时机”
激励方案定稿后,也不急于披露。之所以披露需要“择时”,主要受以下因素:
避开“窗口”
根据荣正统计,从近三年的历史情况来看, 3、4月往往是股权激励公告的一个小高峰,之后从8月起逐步上升,至年底11、12月再次达到高峰。从主流的选择来看,股权激励的披露时点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图:近三年股权激励方案披露统计(按月)

一方面,董办似乎也都希望避开自己“忙季”,主要是定期报告披露期、业绩说明会、年度股东大会等;另一方面,在3月、4月忙完完自家公司年报披露工作后启动激励计划,可以赶在5、6月份的业绩真空期安排授予事项,高效地利用了时间。
根据证券法及交易所的规定,上市公司在定期报告披露前、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不能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
每年1-4月、7-8月、10月都是定期报告披露密集期,限制性股票可能无法立即办理授予登记,延迟登记导致实际的锁定期拉长,方案推进效率和激励力度都打了折扣。因此避开窗口期,在“上一个业绩报告完成”至“真空期”之间披露方案,是个较为明知的选择。
图:各上市板块定期报告披露截止时间

锁在“低价”
由于行权价格往往参照激励计划披露时的公平市场价格决定,选好披露时点决定了激励对象获得权益的成本,自然也就影响预期收益,这本质是激励力度的体现。
一些实证研究发现,管理层会选择在一系列坏消息之后或者一系列利好消息之前推出股权激励草案,最好股价在草案公告日前后能呈V形。
“中证股权激励主题指数”选取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沪深 A 股作为样本,反映该类事件在二级市场的整体表现。该指数已纳入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IOSCO金融基准原则鉴证报告范围。

图:“中证股权激励主题指数”历史走势
从“中证股权激励主题指数”的走势结合各月的激励公告数量来看,与实践中,具有先天信息优势的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比较能判断股价的走势,但要能做到“精准踩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总的来说,市场终究需要循序渐进的,长期来看,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公司业绩也会反应在股价上。
总结
最后附上我们总结出的股权激励的“黄历”一张:

艾德权程是艾德控股集团成员艾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ESOP(员工持股计划)服务平台。通过自主研发艾德股权激励管理系统,艾德权程将彻底改变企业手工管理股权激励的粗犷现象,打造真正的“一站式”股权激励管理平台,提供To B企业级SaaS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