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了!一个能打的都没有!9.5分国剧【我的团长我的团】


题外话:我有时候在想,是不是这部剧的剧名影响了传播,让人看到这部剧的名字会立刻联想到手撕鬼子和山寨剧![捂脸][捂脸]

这部电视剧是2009年上映的,当时算的上是最热门的电视剧,按照电视观众的观看定势,本应该出现大热的情况,但是【团长】却反其道行之,在突然的大火之后突然销声匿迹,至此五年,断断续续才慢慢重回世人面前!

像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一样,上映之初不被看好,等到转头身望的时候才知道自己错过的不只是一盘好菜,还是能让自己一辈子都会想念的佳肴!

火了,几年后突然就火了,衍生出一堆类似我这样的团迷,看任何其他电视剧都不顺眼,看到张译和段奕宏演的其他片子都会忍不住的想起烦啦和死啦!

我天真的认为康洪雷和兰晓龙一定会再拍一部这样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但是,导演与整个创作班子,都没有继续拍一部伪激情的主旋律片,而是真正地表达了电视工作者在艺术水准上的追求,这部电视剧的优秀,足以立于国产电视剧的顶峰。

全片关注的是中国远征军的历史,在编剧扎实地刻画下,战争、理想、动荡的价值观、文化的差异与碰撞结合出一幅壮丽的画卷,而它又似乎深邃的不似一部电视剧,其中传达出的意旨、激情与苍凉,竟然不似这个时代的产物!
“不能冷却的热血,不能倒塌的尊严,不能沉睡不醒,不能混沌苟活的一颗赤诚之心。”

这是网络给予这部电视剧的评论,在纷争中,这部电视剧却成为了电视工作者真正的制高点。他跳出了电视剧拍摄中所容易出现的语境,而根本用一种电影样态,一种话剧样态,进行了“布道”。
这是康洪雷与兰晓龙的野心

在战争中,不去塑造英雄,而是解说人性,相比那部《满XX》,《我的团长我的团》做的更为细腻,而这,绝不来源于时长问题。
作为一个电影导演,谋子的投机每一次都很到位,大量的使用公共资源,却弄出那么个王八蛋的电影,他的电影就如同他的长相一样,是水准问题(六十块的电影票完全是浪费,我可以用这六十块做很多事情)

回到电视剧来说,其中频繁被使用来形容龙文章的那个词“妖孽”,其实也是整部电视剧的一种代称,这部电视剧是整个中国电视史上一个妖孽般的存在。
而整部剧的人物,又岂止一个妖孽团长龙文章?
同样妖孽的还有那个背后的讲述者:副官孟烦了,喋喋不休地苛责这个时代,把心中的理想主义藏起来。

我倾向于认为,会有那么一些人,羡慕龙文章,而又认同孟烦了。
只因为一个面对,一个背对
同样是反思,作为文本的小说《我的团长我的团》,比现在很多国产战争电视剧和电影来得要更远,去直指人性最深暗的部分,而不是纠结于破漏的历史

草芥般的生命在战争年代会有什么样的表演,在和平年代也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天天叫嚷要去打仗、洋溢着民族主义情绪的愤青,最后是不会去打仗的,他们只有口水。
我们想成为龙文章和郝兽医还有张立宪迷龙丧门星何书光,但其实我们是电视剧刚开始的那些拿着汉阳造抡坦克的小兵...........或许我们可以努努力,成为豆饼的小跟班..........
和平那么难得,仇恨和报复却依旧不断滋长........

罪人是要为自己开脱的,孟烦了总说:老兵的命金贵
龙文章总说:我只是想让事情变成本来应该的样子
虞啸卿总说:我们都该死
唐基总是说:为了你们老虞家
冷黄脸对迷龙说他老了,想回家
小醉想他哥哥,想有一个家

孟父说这世界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烦了的青梅竹马说你们把战争又带来了
家,是那个事情本来应该的样子
老麦看得最清楚:战争会赢,可你们会输,你们都会输!
龙文章最知道,他告诉烦了,你不知道我一个人扛着有多累

迷龙走了,他定期去喝迷龙老婆的老鼠药。当他发现喝老鼠药也无法赎去他内心的罪时,他告诉虞啸卿:我投降了,我走投无路了,我不知道要到哪里去。
一个短兵相接的天才,一个百战百败的团长,当他的信仰和现实剧烈冲突时,他对命运投降了,用那一颗幸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中国人什么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

我回家做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