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重点解读!
截至目前,已有30余所院校发布了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与去年相比较,今年的强基计划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有哪些变化呢,快跟小科一起来看看吧!
2023强基政策解读
2023年强基计划政策调整,不论是招录机制的变革,还是单科成绩加权等的调整,整体突出校测考核在强基人才选拔中的作用发挥。尤其是笔试,以及对数学、物理等核心科目的重视。在2023年强基政策最新趋势下,高三考生报考有哪些影响?
(1)2023更多强基院校采用新模式
2023年截至今日,已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5所院校明确跟进“复交南”模式。“复交南”模式即校测提前至高考出分前,报名成功就有资格参加校测,根据初试成绩划定复试入围分数线,入围比例不等。
报名即可参加校测,笔试权重增加,整体利好竞赛生。让成绩处于边缘线但有突出学科优势的考生有更多翻盘可能。不过高考后即校测,备考时间过短,考生要做好整体规划。
“复交南”新阵营对冲清北名校,对于清北边缘考生更加纠结难报,是冲是稳是个难题!这种强基新模式,“华五”已全员在列,已经成为顶尖高校强基的一种趋势。对于想冲击名校的高三高二高一考生,都要重点关注。
(2)初试入围全国竞争
按照招生总计划5倍划定全国统一合格线。这一政策有利于中科大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才,但对于一些高考/竞赛弱省的考生来说有点吃亏,(录取还是按照分省计划进行的)这些省份的考生想录中科大要做好备考。
(3)破格生也要参加笔试、面试两轮考核
学科竞赛金银牌名额的增加,使得高校考核逐渐加码,继清北2022年破格生资格审核后,中科大首先有了动作。
(4)单科成绩加权,利好数学、物理等核心科目特长考生
2023年北航、北理、华南理工入围采用加权高考成绩,国防科大录取采用加权高考成绩。
(5) 设置校测合格线逐渐常规化
2023年人大、北航、北理、民大、山大、川大、中南、湖大、重大、吉大等高校都设置了校测合格的录取前置条件。这样一来,校测不备考准备“躺平”是万万不行了。
(6)入围比例调整直接影响入围分数线。
中国农大、重庆大学由6倍调为5倍,分数线大概率会上涨;西安交通大学有4倍调至5倍、吉林大学由4倍调至6倍,分数线大概率下降。
(6)考试形式有所变化
2023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在校测考核解读取消了笔试环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校测考核中增加了笔试环节。
(7)入围标准有所变化
2023浙江大学入围标准改成以笔试成绩入围,2022年是以高考成绩入围。需要注意的是,校测时间也会提前。
厦门大学明确考生入围标准依据考生初试成绩,按照分省分专业计划的6倍划定合格分数线,达到初试合格线考生方可进入复试。
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入围标准改成以初试成绩入围。
(8)报考专业选科变化
2023年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类专业不再限制化学为必选科目。
中山大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专业必考科目发生变化。化学:3+3省份由2022年的必考物理和化学,改为必考物理。生物科学、生态学:3+3省份由2022年的必考物理或化学或生物,改为必考物理。
吉林大学化学专业3+3省份必考科目由2022年的必考化学改为必考化学和物理。
(8)招生省份有所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招生省份2023年新增3个省份,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
吉林大学有增有减,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招生省份新增陕西、湖北;化学专业不再向山西招生,新增黑龙江;古文字学专业不再安徽、河南两地招生,新增陕西。
(8)2023年仍然限报1所
在高考出分前进行校测确认,加之政策变动较大,择校难度很大。只能报一所的机会,是冲是问还是保,你会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