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河南春晚凭一支古典舞《唐宫夜宴》彻底“出圈”,夺回舞台应有的尊严(附加幕后花絮)

2021-02-16 08:01 作者:英语卡卡西  | 我要投稿


没想到今年最火的会是河南春晚。

没有流量明星,没有烧钱的制作,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

整个晚会只有500万的制作费。

凭一支古典舞《唐宫夜宴》彻底“出圈”了。

单个视频在微博累计1000万次观看,已经在微博热搜5天了。

河南台确实穷。

请不来一众流量明星,毕竟节目常年也没有什么流量,拉不来赞助。

河南卫视给人的印象都是《梨园春》、《武林风》这种中老年观众的节目。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河南卫视办了春晚。

就是这样的一台晚会,火了。

《唐宫夜宴》堪称春晚舞台近十年来数一数二的佳作。

其带来的震撼程度不次于2005年的《千手观音》。

古典舞《唐宫夜宴》并不是只讲夜宴,而是以夜宴的乐师们为主角,展示了唐朝少女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

为了体现唐代少女的丰腴特点,演员们的衣服里都塞满了海绵,嘴里也含着棉花。

从服饰、妆容到舞台灯光,她们就像是从仕女图中走出来的唐代少女,每一帧都像一幅画。

创意设计也独具匠心。

现代博物馆是时空的一端,她们从这一端走出,或一路嬉闹,或梳妆打扮,或扑蝶戏水。

画卷之中

庄严肃穆的唐宫是时空的另一端,她们要在这里开始今夜最华丽的演出。

唐宫盛宴

更绝的还在后面,为了让大家了解更深层的文化。

整个舞蹈中还穿插了插妇好鸮尊、莲鹤方壶 、贾湖骨笛 、簪花仕女图等国宝。

但这还只是其中一个节目。

太极表演《天地之中》也十分震撼。

节目开始,两位主演身着航天服与一群身穿红色衣服的表演者,在星河陨石中,起手舞太极。

河南登封观星台也在星空中显现。

接下来还有国乐大师方锦龙的独奏,一个人用二胡、葫芦丝等乐器撑住了全场。

方锦龙用古典乐器,加上现代的电音演奏流行歌曲。

没有大场面,没有大制作,但是音乐最能打动人心。


河南卫视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完美大气体现了中国风。



节目运用了5G+AR的技术,让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将歌舞放进了博物馆场景,制造出了一种博物馆奇妙夜的感觉。

 

河南卫视,在这次春晚PK赛中,毫无疑问,一骑绝尘。


《唐宫夜宴》值得这波热搜,是一档应该被更多人看到的节目。


唐韵古风,中国文化底蕴被展示的淋漓尽致。



作为一个地方台的春晚节目,显然她已经超标准超质量,值得被全国更多的人知道和看到,更值得所有文化类工作人员所学习和对标。


关于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已经有过很多,可是《唐宫夜宴》依然能够在众多的节目当中脱颖而出,如果一定要排序的话,毋庸置疑,目前《唐宫夜宴》当属榜首。


同样的主题,同样的内容,只要用心程度不一样,展现出来的效果天差地别。


可能有些人觉得中国古风的文化已经无法创新,无法突破,但是河南卫视这个节目重重的给他们打了脸。


恰恰相反,中国悠长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瑰宝,是一块价值绝世的璞玉,或许不同的人雕琢方法不一样,她呈现出来的效果会不一样,但是这并不影响她本身是一块绝世之宝。


《唐宫夜宴》火出圈的不是如梦似幻的场景,而是面向新的一百年从故土出发寻根与创新之旅。


这档节目,十四名荷花般美丽、陶俑般圆润的宫廷女子,没有一个是迎合当下流量的“以瘦为美”,以舞美取胜,将这中原文化大美的舞台、灿如星的文物国宝,全都演绎活了!


近段时间看了很多晚会,包括一些周年庆晚会,印象特别深刻的有三场:知乎十周年晚会、B站跨年晚会以及央视的网络春晚。这三场从节目的创新度和用心度,都让我眼前一亮。


现在,河南卫视的这个《唐宫夜宴》再算一个。

作为一个经常做活动策划的人,我深刻知道这些优秀的晚会节目,得经过多少次的头脑风暴、智慧碰撞、精细打磨、艰苦筹备,以及坚韧的决心和意志。


知乎十周年晚会主题为奇遇夜,从形式到内容,从深度到多元,从传统文化的创新突破,从高大上到接地气,从大众到特色,兼容并包,面面俱到,做了精妙的创作和衔接转场,真可谓大手笔。


这场“奇遇夜”之后,奠定了知乎不可动摇的问答内容创作平台的江湖龙头地位。


河南卫视今年的这场春晚,也让其在全国地方卫视中立起了标杆,为河南整体形象增色不少。



感谢这些晚会幕后工作人员,以专业的信念,维系着当下喧嚣社会下难得可贵的情怀,也开启了之后各机构单位、企业组织在晚会活动类策划的新形式新高度。


幕后花絮

 

郑州歌舞剧院原创作品《唐宫夜宴》登上今年的河南春晚,最终“美”上热搜。

在今年河南卫视春晚后台,《唐宫夜宴》的舞蹈演员正在化体妆。


今年春节,河南卫视春晚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美”上热搜,并被《人民日报》点赞。14名年轻舞者身着齐胸衫裙,扮成丰腴的唐宫乐伎,神态娇憨诙谐,与众不同。整个舞台还运用了先进技术,串联起多件国宝级文物和古代名画,被网友形容为“唐朝少女的博物馆奇妙夜之旅”。有人甚至根据这些舞蹈演员的舞台形象,创作出了系列漫画。

  2月13日,《唐宫夜宴》主创、郑州歌舞剧院舞蹈编导陈琳接受了南都记者的电话专访。对于节目的“出圈”,她表示怀抱平常心,“我们也特别感谢观众朋友们的喜欢。”

  据陈琳透露,《唐宫夜宴》起初是为参加“荷花奖”古典舞比赛而创作的专业作品,被搬上河南春晚舞台时,又结合5G增强现实(AR)技术重新进行了包装。舞蹈演员须穿特制连体衣,口含医用棉球,才得以还原唐俑文物造型,最终呈现出了雍容飘逸的“盛唐画风”。

  台前

  5G增强现实技术实现“古今穿越”

  14位少女迤逦而行,鲜妍可爱,行过处仿佛散下衣香。她们是盛唐时代的小乐伎(从事歌唱、舞蹈或器乐演奏的艺人),奉诏入宫,即将献艺于百官面前。舞蹈《唐宫夜宴》,就是以她们为主角展开叙述。

  郑州歌舞剧院舞蹈编导陈琳告诉南都记者,这个作品起初是为了参与2020年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比赛而创作的,原名为《唐俑》,首演即是在“荷花奖”的评奖现场。

  “因为古典舞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当时我们去了很多家博物馆参观。其中有一组唐代乐俑,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我就想象它这种形态,如果是在博物馆里面‘活’起来,把我们带到一千多年以前,会是什么场景?”

  今年1月,原班人马获邀参加了河南卫视牛年春晚的录制,应时长要求,原本7分钟的作品稍作压缩,但段落结构不变。

  陈琳向南都记者介绍,《唐宫夜宴》共分5小段,其一是博物馆中的“定格”;其二是乐俑“活化”之后,在花园中穿行嬉戏,“我们选择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进行创作和编排。”第三段是夜幕降临,少女们路遇一弯湖水,纷纷以水为镜敛起了妆容,有的忽然被触动了思乡之情,举起手中的笛子吹奏,有的在舒缓的音乐中恹恹欲睡;但是紧接着,在第四段庄严的号角声响起,所有人立即整装列队步入殿堂,呈现出专业的一面,在夜宴上奉献了一场精妙的演出;最后一段,少女们逐渐背向观众,回到一开始的定格造型,重新化作“远去的历史”。

  当这个充满巧思的舞蹈作品登上电视舞台时,又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完成了一次蜕变。陈琳说,河南春晚正式录制前,晚会栏目组多次与郑州歌舞剧院的主创们沟通,融入了先进的5G增强现实(AR)技术,以呈现视觉效果更加震撼的“古今穿越”。

  舞蹈开头的博物馆展厅中,与乐俑们一同陈放的还有出土于安阳殷墟的“妇好鸮尊”、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贾湖骨笛”;少女们莲步穿行的天幕之间,依次出现了《簪花仕女图》《捣练图》《千里江山图》等中国古代名画,以及出土于山东嘉祥徐敏行夫妇墓中的《备骑出行图》壁画,不啻一场文化盛宴。

  陈琳向南都记者介绍,河南春晚栏目组专门为这个节目,在演播厅内搭了一个蓝幕“方盒子”,用高清摄像机拍下演员在蓝幕前的舞蹈,再由后期制作人员进行抠像、合成,另一部分镜头则在演播大厅的舞台上实景拍摄。最终,观众看到的版本其实是两种布景,也包括俯拍等特殊机位的混剪。

  幕后

  舞者口含医用棉球还原“丰腴美”

  《唐宫夜宴》堪称今年卫视春晚舞台上令人“过目难忘”的作品,原因之一是其独特的“画风”和舞台形象。

  用陈琳的话说,“我们这么多年的古典舞都是很‘唯美’的,演员们都是非常苗条、修长的”,但这个节目刻画的是“以胖为美”的唐代,作为故事原型的唐女俑,也是“圆圆胖胖”,憨态可掬。

  为了更贴近历史,同时也想跟以往的古典舞作品有所区别,如何让自己的演员“胖起来”,一度是郑州歌舞剧院幕后编导们面对的难题。

  在与负责服装设计的同事商议之后,陈琳等创作人员采用了“连体棉服”的方案,即在舞蹈演出服的里面,从肩至腿穿一层贴合身体、不易晃动的特制连体衣,并用轻质填充物为演员改变体态。

  陈琳说:“我们的演员非常辛苦,就算是录制河南春晚的时候(今年1月底),这么寒冷的天气,她们跳完一两遍都已经是大汗淋漓,但也不能随便把这身‘棉服’脱下来。”

  还有更伤脑筋的事:如何让这些“瓜子脸”的姑娘们变成“满月脸”?

  为了这一点,陈琳在自己脸上试了很多种方法,甚至请教了影视特效化妆师,“但是(化特效妆)真的造价太高了,只能放弃。”

  后来有一次,陈琳在化妆师家里吃葡萄,还没来得及咬开咽下,突然灵光一闪:“有了!”

  她先是用纸巾团成一团替代葡萄,而后换用不易软化的棉球含在口中,对它的“易容”效果甚为满意。最终,《唐宫夜宴》的演员上台录制之前,口中含的都是医用棉球,“从上牙框填充到下牙框。”

  2月10日,河南卫视春晚首播之后,《唐宫夜宴》率先在当地引发盛赞。随着节目视频在网络端的二次传播、电视台的重播,其精致诙谐的舞蹈编排、雍容大气的高科技特效,乃至于圆润讨喜的“唐宫少女”形象,均获得了文化学者、文博爱好者以及舞蹈观众们的好评,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河南春晚凭一支古典舞《唐宫夜宴》彻底“出圈”,夺回舞台应有的尊严(附加幕后花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