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芦苇荡

2023-03-03 15:05 作者:饲养员的小屋  | 我要投稿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睛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就在这天的夜里老头子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们,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


她们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


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她随手就淘了一把泼在脸上,突然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


“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照不见我们。”


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当小船和那黑乎乎的小火轮站到一条横线上的时候,探照灯突然照向她们。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紧接着就扫射过一梭机枪。


“趴下”,大菱负了伤,顿时胳膊没有了力量,小的觉得有一股热热的东西流到自己脸上来,连忙爬起来,把大的抱在自己怀里,带着哭声向老头子喊:


“她挂花了!”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


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可他终究用篙拨开了一层苇叶,钻进苇塘的深处,


第二天,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就在这时鬼子们发现了他,冲着那小船吆喝,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船却走不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着就扒上了船。突然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芦花荡,那是革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所在,铿锵芦花不可欺,鬼子若来叫你亡

芦苇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