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熊海军中型舰艇介绍——57型驱逐舰
57型(北约代号克鲁普尼级)是前苏联海军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56型基础上设计发展而来的一款导弹驱逐舰,该级舰计划建造9艘,实际完成8艘,后期全部接受大规模改造升级为了57A型(北约代号卡宁级)反潜舰。

57型的设计工作在1956年12月30日全部完成并于1957年2月26日由新任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亲自批准通过。

相较于同样以狗鱼导弹作为核心武备的56M型,57型将原先艏部的一座ZIF-75防空炮移至二号烟囱后面,取而代之的则是与艉部遥相呼应的第二座狗鱼导弹发射架及其导弹舱,最艉部还增设了直升机起降平台,配备一架Ka-15M轻型直升机。


为了同时容纳两座巨大的反舰导弹发射架及其弹药舱,设计人员将57型的舰身尺寸进行了加长加宽并适当增加新舰的艉部干舷倾斜度,舰身两侧双向弧形曲度也更为圆滑,同时为防止由此可能出现的甲板上浪情况,还略微提高了艏艉舷弧的上翘面。此外该级舰还是苏联海军较早具备防核生化设计的舰艇之一,在机舱控制室、火控台等处都设置了密闭室。

1958年2月25号,57工程首舰轰鸣号在日丹诺夫船厂开工正式建造,1960年1月10日,愤怒号首先完工于同年8月22日正式编入黑海舰队,之后的六艘同级舰,黑海舰队与波罗的海舰队各得一艘,北方舰队独得四艘,1961年2月初最后一艘57型自豪号被编入太平洋舰队。

基本性能
舰员编制:290人
标准排水量:3500吨
满载排水量:4200吨
舰艇尺寸:138.7m×14.8m×4.47m
动力系统:两座TV-8型蒸汽轮机加四台KV-76-1型高压锅炉,主机最大输出功率72000马力,另有一座辅助应急锅炉,两台800千瓦涡轮发电机及两台600千瓦柴油发电机,双轴推进
续航力:3080海里/18节
航速:34.5节

武备
两座SM-59-1狗鱼反舰导弹发射架(备弹16枚)
四座四联装57毫米ZIF-75防空炮
两座三联装联装PTA-53-57型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六座RBU-2500型反潜火箭发射器
一架Ka-15M直升机
安加拉河对空搜索雷达、齐射制导雷达、海王星M导航雷达、俄尺火控雷达、武仙座2M攻击声呐、后桅电子对抗系统

8艘57型在20世纪60年代前期是苏联海军一支活跃的战斗值勤力量,然而其装备的狗鱼反舰导弹性能却难以满足海军的需要,57型的升级改造成为了必要的选择。由于同时期来自美帝核潜艇的威胁让苏联海军寝食难安,1965年3月,经过海军部和造船工业部的联合决议,苏联人决定对57型加以重新改进使其成为一型综合具备反潜和防空能力的大型反潜舰以缓解苏联海军水面反潜军舰匮乏的窘境,改进设计工作依旧交由第53中央设计局负责,经验丰富的53设计局很快就于当年底完成了全部改进设计。

设计人员在改进中适当地借鉴了原来56PLO型的设计思路对新舰的艏艉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同时艏艉舷弧的上翘面也适当放缓并使用钛合金材料为舰艏底部增加了过渡圆滑的球鼻艏结构。

艏部的导弹发射架及弹药舱被取消,新增了一座四联装ZIF-75防空炮和一座RBU-6000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艉部的另一座狗鱼导弹发射架也换成了发射波浪-M防空导弹的ZIF-102双臂导弹发射架,原本的直升机起降平台也进一步改进以搭载新的反潜型ka-25直升机,另外舰身舯部的火力换成了四座双联装AK-230近防炮和两座五联装鱼雷发射管,主桅两侧增加了两座RBU-6000。

1966年10月第一艘接受改进工作的轰鸣号返回列宁格勒并在日丹诺夫船厂开始了改进工程,1968年12月29号改造工作结束,次年1月20日被重新划分为大型反潜舰并延承了二战中取得近卫舰艇称号的同名驱逐舰的荣誉舰旗。另外七艘同型舰也在1967年至1977年间陆续接受了改进工作。

基本性能
舰员编制:320人
标准排水量:3700吨
满载排水量:4500吨
舰艇尺寸:140.6m×14.8m×4.48m
动力系统:两座TV-8型蒸汽轮机加四台KV-76-1型高压锅炉,主机最大输出功率72000马力,另有一座辅助应急锅炉,两台800千瓦涡轮发电机及两台1000千瓦柴油发电机,双轴推进
续航力:4500海里/18节
航速:34.5节

武备
一座ZIF-102波浪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备弹32枚)
两座ZIF-75四联装57毫米防空炮
四座双联装30毫米AK-230近防炮
两座五联装PTA-53-1134型鱼雷发射管
三座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装置
一架Ka25反潜直升机
安加拉河A对空搜索雷达、伏尔加河导航雷达、猞猁火控雷达、曲剑制导雷达、巨人2攻击声呐和海湾电子侦查对抗系统等


57A型可以算是苏联在冷战期间改进最为成功的一型反潜驱逐舰,尽管舍弃了表面强大、华而不实的导弹反舰能力,但其反潜和防空性能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在之后苏联海军的各种军事行动中屡屡扮演重要角色。


上期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