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孙子兵法 心得笔记一

2023-02-17 22:33 作者:泡椒芝士plus  | 我要投稿

始计篇

用兵不可轻率,战争不可轻易。

孙子时期

战争探讨首要条件:五事、七计

战略决策:不战而屈人之兵

兵者,国之大事也

原典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军事是国家大事,是关系国家和人民生死的领域,是国家的根本利益,更是关系国家存亡的根本之道,因此不可以不深入(必须深入)考察思虑。

曹操《蒿里行》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存亡之道:国家(公司)的存亡往往因一场战争而定。

逐鹿之战,黄帝兴,蚩尤亡;

鸣条之战,商朝兴,夏朝亡;

牧野之战,周朝兴,殷朝亡;

巨鹿之战,秦亡,楚汉兴;

赤壁之战,三足鼎立。

参考经验

“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能为。”

“大丈夫须慎斗,方能成就大业。”


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

经之以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能使人民与君心同德的方针和政策,它能使人民甘愿与君主同生共死而不害怕任何为难。

:用兵时所处时节和气候,是晴天还是雨天,是炎热还是寒冷,处于春夏秋冬哪个季节。

:距离敌人远还是近,地形如何(决战领域是否平坦,对谁有利,怎么行动)

:是否足智多谋、赏罚有信、仁爱部下、勇敢果断、治军严明

:军队的编制、法令、法规和对各级指挥官职责的管理和划分,以及后勤军需的管理制度


“将不善,兵则败,强将手下出强兵,强将—智、信、仁、勇、严。“

:处事之宝,智欲圆而行欲方。(思考要周密慎重,一旦下定决心要勇敢果断,有勇气)

:立足之本,无信不立,对内对外、任何行业都适用,尤其是长远考虑长远战略,互为依存

:仁治天下,“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仁者安于仁道,但是智者知道怎么利用时机什么时候行仁才是有利的,不能一味行仁怀柔)

:果断坚毅,将不勇,则三军不锐。(哪怕境况再不如人意,为将者,必须勇猛,迎住困难,将勇,则三军坚勇,无物可挡!无坚不摧!)

:禁令刑罚,“将兵还令,赏罚必信”。(禁令、刑法必须执行,不论是谁,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赏与罚,都要有,且言必信,行必果。

【参考经验】

智能机关算尽,仁能捕获人心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百将一心,三军同力,人人欲战,所向无敌。

人服不如心服,只有心服的下属才会站在整个大局上考虑利害,也只有“仁”的将领,才能让属下对自己心悦诚服。


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原典】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熟练?赏罚熟明

【翻译】

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有道?将领哪一方更有才能?哪一方更占天时与地利?哪一方军队编制合理,法令法规通畅无阻?哪一方军队体质强健?哪一方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军队管理的好,赏罚分明?


“五事”是战争的五项基本因素,探索战争发展形势,预判战争胜负,着眼于这七个方面:

五事:      

七计:

主孰有道?

将孰有能?

天地孰得?

法令孰行?

兵众孰强?

士卒熟练?

赏罚孰明?


因利而制权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翻译】

经过权衡利弊,使用计谋,将会形成有利的客观形势,是有助于目标实现的外部条件。

有利的客观形势是从对人有利的原则出发,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机动灵活的措施造成的。


“权不可预设,变不可先图,与时迁移,随物变化。”—《荀子·议兵》

翻译:没有称东西,不要预先把秤砣放在秤杆的准星上,计谋对策也不能事先决定,它们是随着时间推移、客观情况而变化的。

战场瞬息万变,虽无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正所谓“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随机应变,是一条重要的作战原则:

“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反面例子:1.《马谡失街亭》—照搬兵书,不懂变通,照搬“凭高视下,势如劈竹”和“置之死地而后生”,却忽视敌我力量对比,地势、水源等因素。

随机应变,巧生心智

随机应变正面例子:如果能够在战场中随机应变,也许改变的就不是某个人的命运,而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

1.《青梅煮酒》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三言两语被曹操道破刘备的“英雄”面目,恰逢雷鸣几声,刘备巧生心智,谎称雷声吓落筷子,于是搪塞过关。

2.南北朝时,西魏大将宇文泰和东魏诸将作战,宇文泰的坐骑被箭射中,摔落在地,左右随从在战乱中逃跑,身边只有都督李穆一人。敌兵追击,李穆急中生智,下马鞭打宇文泰并骂道:“你这无用之人,你主将身在何处,留你在此。”追兵便将宇文泰误以为是小兵,忽略他匆忙追赶。

3.北宋,曹翰被贬至汝州,生计窘迫,他本为有功之臣。


兵者,诡道也

【原典】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孙子兵法 心得笔记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