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好书推荐 | 840

大部分读过的书都会忘掉,那读书的意义何在?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回答:“小时候吃的很多东西,大部分已记不清是什么,但我知道,它们已经成了我现在的骨和肉”。读书,也是如此。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你的思想,你的言行,你的形象。
1
《关于告别的一切》

作者:[中] 路内
内容简介:
豆瓣评分:7.3
一对父子破碎的爱情之旅,一场被时代催迫的人生悲喜剧。本书记载了这对父子自1985至2019年之间的人生悲欢。
李白,吴里人,1975年12月生,笔名李一白。过气作家,不婚主义者,青少年怀旧浪漫男(直至中年)。十岁时其母与人私奔,不知所终。谈过十几场恋爱,写过两三本书,长篇小说《太子巷往事》曾入围陈量材文学奖。父亲李忠诚,农机厂副厂长,救火英模,未来的阿兹海默症患者。
2
《这才是丝绸之路》

作者:[中] 侯杨方
内容简介:
豆瓣评分:8.2
复旦大学侯杨方教授在对《史记》、《汉书》、《大唐西域记》、近代探险家记录等资料解读和研究的基础上,以历时10年、超过20次、累计行程3万公里重走丝绸之路的实地考察,采集精确的地理位置、路线轨迹及影像资料,精准复原历史上多条丝绸之路路线——包括张骞通西域、玄奘取经、高仙芝远征以及斯坦因等探险家的路线,精确定位了多个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标——包括汉唐2座玉门关、剑末谷、大石崖、公主堡以及玄奘曾经过的中亚“铁门”等,写成这本历史考察纪行,让读者通过精准的复原地图、知识性的文字、亲历现场的照片,领略真正的丝绸之路的魅力。
3
《中国艺术史》

作者:[英] 迈克尔·苏立文
内容简介:
豆瓣评分:8.8
牛津大学荣休院士、中国艺术史权威、“艺术界的马可·波罗”迈克尔·苏立文 毕生心血之作。
从远古到21世纪,《中国艺术史(全新修订版)》以时间为线索,厘清中国艺术发展脉络,以通晓流畅的语言剖析器物、绘画、书法、建筑等门类在各个时期的表现形式、特点以及与其他文明的互动。与此同时,苏立文不仅将艺术作品放置于广阔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中讨论,而且强调艺术自主性,倡导回归艺术自身来理解艺术史的演变。
4
《起初·纪年》

作者:[中] 王朔
内容简介:
豆瓣评分:7.3
《起初·纪年》是四卷本系列小说《起初》中的一卷。
本卷取材自汉武帝故事。王朔以我们熟知的历史为出发点,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安放其中,凭借丰富的想象力,讲述了从汉武帝亲政到去世为止近五十年的人生,以及生活在他的时代的众多立体饱满的人物。
李广、李陵、司马迁、张骞、司马相如、陈阿娇、卫子夫、霍去病等各自跌宕起伏又彼此交织的经历,汇成群星璀璨的故事之网。
一场大梦,有嬉笑怒骂,也有荡气回肠。这是一代帝王的故事,但归根结底,是人的故事。
5
《罗马日记》

作者: [美] 裘帕·拉希莉
内容简介:
豆瓣评分:8.3
豆瓣2022年度外国文学(非小说类)No.7
《罗马日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裘帕·拉希莉用意大利语书写的最新随笔集,一共二十三篇文章,记录了她学习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达、寻找一种“新的声音”的漫长过程。
这不是一本枯燥的语言学习笔记,而是一位小说家开拓新领域的心灵启示录—语言的、文化的、自我意识的。创作者在某个时刻感到有必要改变路径:这是一种疯狂的冲动,它可能意味着放弃自己作为表达者原有的特性与标志;这也是大胆的纵身一跃,收获的是创作与人生更丰富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及资料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到您的权 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