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小册子》2023.5

写作素材#生活
文字|乡村网络基础建设
封面|Annie Spratt
1.手毛湿成了波浪。
2.路易拉菲,红酒,葡萄酒,三个称呼指的是同一样东西,但指出的也是三种社会间关系,就像企业家,资本家,老板。
3.文风潮流的历史,并不像拉链,在繁丽与质朴间的横跳,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丰富的社会现实变化。
4.能尽快收获网络关注的现代诗,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身份的证明或反差(初中生诗歌、知名诗人诗歌);佳句展示(标题与封面展示诗歌的一两句);适应屏幕大小与能快速接收的小诗。
5.现代诗视频配音,反对在不展露句间关系、节间关系的情况下,男女声分句朗读或分节朗读。这会使得观众无法感知诗歌各节的结构关系,把握诗歌整体。
6.被称为“古诗”的旧诗,也存在杂言诗、旧体诗等等不讲平仄格律的体裁,从平仄格律上攻击现代诗,没道理。
7.受益于盗版电影的电影工作者,反对盗版电影。他们说,以前是没有办法,现在我富起来了,要支持正版打击盗版,弥补过去的错误。如果真要弥补,应该说:以前是没办法,现在我富起来了,要开放自己的版权,欢迎大家来白嫖我。反对盗版电影的言论,是自己上了公交车,又嫌后上车的人太挤。(已经困了)
8.很多U盘的容量被伪造,通过工具修改U盘在电脑上的读数,能把几十G扩为一两T。目前正版1T容量的U盘,价格在600以上。
9.条漫(长条形漫画,与页漫相对),在大跨页特写上,分镜方向的流畅性上,大景别描画上比不上页漫。
10.言词并非中性的,中性不是指既不褒义也不贬义,而是指言词本身总处在充满紧张关系、斗争、冲突的特定环境中。就像小番茄和圣女果、妇女节和女神节、十一黄金周和十一国庆周,指代看似相同,实际创造了不同的文化符号,都蕴含了紧张的矛盾。
11.香水广告词:古代名门少爷身上的味道,腌到骨子里的清冷。
这句广告词充满内部矛盾。“名门少爷”四个字,一方面作为文化想象,赋予产品“高贵”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成为广告要素,以奴仆、雇员的身份,做为广告效命、垫脚的“低贱”活计。“腌”和“清冷”的搭配,“腌渍”与“性格”更在二分肉体与精神的同时,激化了二者的矛盾。
12.不是“艺术”要求反映现实,而是现实不得不溢出,成为艺术;而是不反映现实的“艺术”不成其为艺术。
13.对B站up祺白石,视频《来看我的展》的反对。
祺白石称:我就是想把我的诗写在世界的任何地方,诗歌不仅仅只能出现在书本上,它还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像人的身上、嘴上、衣服上、车上、墙上、甚至窗户上、甚至口罩上,又或者是我们走路的砖上。在上海,祺白石把诗歌写满了1000平米的一层楼,这是“诗歌在游玩”的楼层计划,这次展览不但是诗歌,还有很多装置和行为,这是一个疯狂大胆有趣的展。(展会收门票)
这场展,可以说是增强个人影响力的传播手段,筑牢文艺青年遗世独立的虚浮幻梦,但绝不是属于现代诗的展。祺白石写的口语短诗,适应竖屏传播,更切入了观众现实生活,受到大家的支持。可为何又要到空楼涂写,要到收费展览上?这是没有现实影响力,自高又自傲的传播手段或虚浮幻梦。
祺白石的诗写了大家现实的苦痛,那就传到苦痛之人手中,而非缩在空楼,写在空楼,收门票。如果是工人的诗,哪怕印在卤肉包装袋上,印在打火机上,印在打折券上,也比写在空楼好。关键不在诗歌出现的地方,而在诗歌要链接到具体的现实的人。把诗涂画在空楼里,称其为“展览”,能链接到哪些人?家住上海附近,愿花钱买门票的人么?
下附祺白石B站播放量最高的三首诗
《特别的第二天》
他听的小众音乐,
第二天上了抖音热榜。
他爱吃的苍蝇小馆,
第二天全国连锁了一万家。
他爱的县城女孩,
第二天出国留学再没回来。
他觉得那些特别,
都已烟消云散。
可那些特别一直都在,
错就错在他认为特别
只属于他。
《垃圾》
垃圾桶是我最好的老师,
那天我不小心掉进垃圾桶,
它大叫我不是一个垃圾。
我才恍然大悟。
《没血了》
蚊子
在悄悄吸我的血,
可吸了半天才发现,
我早就被那些人
吸干了。
“躯壳罢了。”
文字默默骂道,
便飞走了。

随身携带的小册子。
册子里一些关于人物描写的,单独成了另一篇,一月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