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只是遮盖自己软弱和一事无成的遮羞布而已
当代年轻人谈什么佛系?那只是掩盖自己软弱和一事无成的遮羞布而已。 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真是给精神世界贫瘠的人们带来了不少安慰 一身才华进京赶考,一纸文章,名动朝野。 在唤鱼池前结下10年姻缘 被贬密州,爱妻去世但也已留下子嗣 随后又恰逢王安石变法,不知多少次差点掉了脑袋 最后晚年复官之前,才提笔写下这几句话。 我们没有这样的才华,也没有这样精彩的人生。 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甚至连对象都没。 这时候的我们拿什么说自己很“佛系”? 看过一个现代“寓言”: 一个记者在海边唤醒一个渔夫,问他为何这么好的天气不出海打鱼? 渔夫很不解,记者又说,如果你坚持打渔,很快就会有一条渔船,再努力几年,就会有一条渔轮,然后有自己的公司,拥有自己豪华的游艇。 渔夫继续问:然后呢? 记者有些急,脱口道:那样你就可以悠然地在海边晒太阳了啊! 渔夫打了个哈欠:那现在的我又在这里做什么呢? 记者听完惭愧的离开了 曾经的我看这条寓言时也觉得十分讽刺, 但那又何尝不是我对这篇寓言的作者那种怀着一点浅薄阅历就对世间产生偏见,而产生的共鸣呢? 那些说自己“佛系”的人大部分只是想躺平罢了。 我并非说躺平主义不可取,而是觉得作为当代愚民教育受害者,绝对不能把富人们的悠闲和我们躺平的悠闲一概而论。 我也并非给各位施加压力,大张旗鼓的在捧吹奋斗主义。只是觉得既然选择舒服的躺平,就应该知道自己的“佛系”十分的单纯,单纯到好似一片从未经历过风雨的木筏一样,只要一个小小的浪花就能把所有的宁静全都毁掉。 如果各位躺平的人能认识到这一点,那至少绝对不会去嘲笑不选择躺平的其他人。也许社会现状就是你越努力,老板的小三早日开上法拉利。我也非常认可这些躺平的理由。毕竟如果我们能和法国英国一样,几百万人一起摆烂一定是反抗资本游戏的最好办法,毕竟富人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给别的富人端茶倒水。但是喜欢互相背叛和内卷的中国人显然做不到为一个集体的利益出发考虑。大部分人只会考虑自己,只要你摆烂他就上岗了。 你可能觉得我在抹黑大家,事实上只要你出过门就会知道我只是在描述社会现象。毕竟那么多人喜欢在堵车的时候走应急车道。好多案例最后堵住救护车,活生生的将出车祸的人置于死地。对他们来说,伤者的生命固然是比不上他们早一点回家躺在床上刷抖音看美女的。 而这些至少买得起车的人,他们也代表了能适应当前社会节奏的人(不一定有能力,但是一定能适应社会节奏),也展示了现在社会的主流风貌。 试想一下,苏轼如果活在现代,一定会有比我多的多的社会见解,他晚年的“躺平”至少比我们“佛系”的多。当年秀才和状元可和现在不一样。现在的学生大多读书十年只为了一纸文凭。当他们拿到一本二本的文凭时就仿佛拿到了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一样,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张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愚笨寡陋都掩盖起来。我一向是瞧不起那些把文凭看的比真知灼见更重要的面试官的。但这绝对不是自暴自弃选择躺平的理由。一边内心向往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一边学着“渔夫”躺平是不可取的。躺平之前先问问自己是否知道别人躺在游轮上,而自己躺在竹筏上,再来思考其他问题也不迟。 也许我这番话把那些向往着苏轼晚年那般“佛系”而躺平的年轻人给刺到了,我们都可以选择躺,只是躺着嘲讽那些站在木舟上去努力给别人造游轮的人时,也要知道当风浪真正来临,别人的木舟比你更结实。并且当你们的小船破损漏水时,他们比你有更多办法去修。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