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伪经考》
中国龙早期是有翅膀的,这解释了他能飞行的原因,文献也有记录,比如先秦时期的《山海经》,魏晋时期的《广雅》等等。

一些考古发现的“龙纹”,只是专家推断,其实并不能确定,青铜器上的龙纹,饕餮纹,严谨点的说应该是兽纹,先秦古籍以及传说记录的龙有翅膀,而考古发现的龙纹没有翅膀,岂不矛盾?



秦汉到隋唐的龙主流造型是兽型,这是有文献考证的,当然我们发现这一时期也有一小部分蛇型龙,因为佛教从秦汉时期就传入中国,那迦蛇也在哪个时期传入,和中国龙渐渐融合但不是主流。


佛教影响力扩大以后蛇型龙开始成为主流,中国龙和佛经里的那迦蛇有很多相似的神通,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就把那迦翻译成了龙,也就是天龙八部里的龙,之后中国龙和那迦慢慢揉合,从宋代以后就完全蛇型,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龙形象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龙,而是文化交融以后的“那迦龙”。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龙在佛教或者有佛教背景的故事里地位低下,神仙吃龙肝,化龙池什么动物都能变龙,龙性淫看到其他动物就想“合体”,热砂灼身,金翅鸟所食,几百年变什么龙,有角再有翼;那迦蛇有很多王,所以也就衍生出了龙王这个称呼,这些其实都是那迦蛇的特征和故事。
追本溯源,中国龙的原形应该是有翼走兽的样子,什么鳄鱼,蛇,闪电都不足道哉。
从生物角度看同时具备了海陆空的能力,似乎不合理,但是现今动物里也有一种海鸟,具备飞行,潜水,陆行的能力,可能中国龙在陆地上和鸟类一样比较笨拙,龙的爪子像鹰爪,这也解释的通。

我个人的猜测
古老中华大地上有一种小型野兽主要栖息在树干上,头上有羽冠,慢慢进化出了羽翼,先是滑翔,然后飞行,体型也渐渐变大,食谱可能和一些猛禽相似,捕食其他鸟类,水生动物,一些草食动物,蛇,蜥蜴等等。
可能偶尔也下地和其他猛兽争夺猎物,比如龙虎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