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前的武侠片,让我们无地自容
很难相信,鞍灭会对同一部电影,刷到三次以上。昨天晚上机缘巧合,因为想要看一下现在的观众们,是如何评论这部号称“中国武侠第一片”的电影,于是,鞍灭第三次刷完了这部长达三个小时的老电影。
看完之后,极为感慨,于是写下这篇影评。

这部老电影拍摄于1970年,今年是2021年,51年的时间,也就是半世纪过去了,看看咱们现在拍的古装片,历史片,还有武侠片,烂成了什么样子。

从1970年到2021年,51年时间中,所有的中国武侠电影,没有一部能超越这部老电影。胡金铨,华语世界武侠之王,永远的祖师爷,全球武侠电影的开山鼻祖,中国人的骄傲。
鞍灭第一次看这部电影非常早了,第二次刷这部电影是在2016年,当时是为了豆瓣打分看的,第三次是昨天晚上看的。
为了写这篇影评,鞍灭还特意去了IMDB,查到了这部电影,非常有意思,这部老电影在IMDB上居然用的汉语拼音,这个太赞了。
一直有网友在呼吁英文的一些专用汉语应该使用汉语拼音的方式来翻译成英语,可惜无人理会,也无人在意,鞍灭也深感痛心和无力。看看半个世纪前的老电影,就用的这种翻译方式,这才是最正确的翻译方式。

这部中国电影在IMDB上的评分为7.6分,这个评分吊打所有的现在国产武侠片。
女主角徐枫在这部电影中的造型,成为了中国武侠电影历史上永远不可超越的巅峰和典范,先不论其他,光从侠女气质这一点上,就碾压了现在所有的古装片和武侠片的女主。

这部老电影非常长,时长差不多三个小时,如此的长度,鞍灭的第一反应就是,现在的90后和00后们,还坐得住吗,怕不得跑个精光?
然而事实证明,鞍灭错了,至少从弹幕上的情况来看,没有一个人快进和离开,大家居然看得比现在最火的电影还要高兴和有兴趣。
最让鞍灭感到意外的一点,就是整个电影竟然看不到两条负面的弹幕评论。

鞍灭也同时查看了这部电影的最新影评,看看最新的网友评论。
影评区,说实话,鞍灭感到震惊。全部影评区几乎被清一色的四星和五星淹没了,就没有一个打低分的。

最热影评区更是让人震撼,这些影评给出的评论,怎么说呢,大家还是看看下面鞍灭的截图吧。
“胡金铨始终高出同时代华语武侠很大一块,无论剧情、运镜、还是动作、深意,甚至对白都极考究。在生活气上,只有李翰祥能与之匹敌。”
这条最高赞的影评,说得还是比较好的。

这部长度为三小时的电影,是一部中国武侠电影的美学典范,如果鞍灭要把这部电影的优点全部写出来,可以出一本书了。今天随便挑几个镜头简单点评一下吧。
先说一下这部电影的运镜,这两年拍的电影和电视剧,动不动网友就说运镜如何美,可惜你们是没看到五十一年前的这部电影,这个电影的运镜吊打现在的所有古装影视的运镜。跟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所谓的运镜不同,这部电影的运镜方式舒缓,层次分明,转场自然流畅。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些运镜,根本不能与这部五十一年前的电影相媲美。

第二个鞍灭想要说的,是这部电影的道具,还是放宽了说吧,这部电影的服化道,是中国武侠电影的巅峰。
正如弹幕上所说,胡金铨是一个布景狂魔,但鞍灭想说的是,他还是一个道具狂魔,极度追求复古和古色古香。

相信看过胡金铨电影的小伙伴,都会有一个错觉,就是觉得胡金铨的电影,是穿越回古代去拍的,真实感和复古感,没有一部现在的中国古装片能有资格提鞋子。
从徐克到陈凯歌,再到张艺谋和李安,都远远达不到胡金铨的高度。
胡金铨电影的另一个特点,是极为接地气的古代生活化气息,这一点在中国武侠电影里已经死了,唯一拍出了生活气息的,就只有胡金铨。

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会被网友们反复讨论。你很难相信,一部五十一年前的老片子,居然能让2021年的网友们,看得如些兴致勃勃。
放眼整个中国2000年后拍的古装片和武侠片,没有一部电影中的古人,画画的时候使用了树枝。这种叫碳条的东西,鞍灭小时候画画就使用的这个,记忆犹新,还记得自己跑到河边上去找柳树条的情景。

另外,这部剧的台词也让看电影的网友激动不已。因为这些90后和00后观众们,居然从电影的台词里,看出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折射和印证。
有好多网友说,这部电影应该是2021年拍的吧,怎么那个时候就有这种境界了。

台词拉近了观众与年代的距离,是因为胡金铨超越了时代?
这部电影为什么会被网友赞誉为中国武侠第一片,似乎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印证网友的赞誉完全没有错。

这部1970年的老胶片电影,现在已经基本上看不清画面和人形了 ,所以大家看到的画面其实是用电脑高清修复版本,这也是鞍灭第一次看这个高清修复版本,画面非常震撼,尤其是可以看清楚桌子上的道具。
下面这张鞍灭的截图中,没有一部现在的影视道具,能复古到这种程度,半部都找不到,光是一根蜡烛,就没有一部能达标。

第二个让鞍灭无比震惊的,是这部电影中一个只出场了几秒钟,毫无存在感,极其微小的道具,灯笼。
还是得感谢这个高清修复版,才能让大家看清这个微弱的小灯笼。
不仅仅是网友们注意到了,鞍灭也注意到了,胡金铨啊胡金铨,你怎么可以做到如此逼真和复古的,你是去过古代考察了回来的吗。
有网友说这是真的用纸糊的,用的油皮纸,而且男主角点灯笼时用的是灶里的柴火,全是极其生活化的细节,细节到了极致。

然而,又有网友说了,不可能用油皮纸,如果是油皮纸,一碰到火就燃了,果然网友们都是大神。
另一个网友补充说,这不是油皮纸,这是桑皮纸。
网友们还注意到一个细节,这部电影的夜景,竟然真的是在夜间拍摄的。

越写越多,鞍灭一口气下来,有点收不住了哈。
最后再谈一下这部电影的动作吧。鞍灭并不是口出狂言,在文章前面说这部电影是世界武侠电影的鼻祖,相信持这种观点的网友应该也不在少数。
从弹幕上看,黑泽明,张艺谋,李安,侯孝贤,王家卫和徐克,都是这部神级作品的好学生。

说这部电影开创了武侠电影的历史,一点不过。
这部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和细节,都成为了后世疯狂抄袭和模仿的典范和教科书。
比如下面这张鞍灭的截图,这个轻功的表现,胡金铨是所有的武侠电影中,把轻功表现得最为真实的一个导演了。跟现在流水线一样在天上乱飞的武侠片不同,胡金铨是使用的蹦床,没有用威亚。
这个超级经典的兔子跳式轻功,被徐克移植和搬运到了自己的武侠片之中,真是胡金铨的好学生啊,当年鞍灭看徐克的电影,就被这种轻功惊艳了很久。

还有这个,人物靠踩在剑上往上冲的镜头,也被无数后来者加以模仿和学习。
胡金铨,真的开山鼻祖。

胡金铨的这部武侠电影,没有任何不在物理范围内的镜头,就连轻功,都是靠的小跳和借助它物起跳,没有那种在天空飘逸违反地心引力的科幻镜头。
打破物理定律的,应该是徐克,徐克开创的在天上乱飞。
胡金铨的武侠电影,还有一个最为致命的地方,极致的美学。
在这部武侠片中,你甚至可以看到很多经典电影的影子,比如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应该都是在向这部电影致敬,小伙伴们看出来了吗。
这是哪个片段,不用鞍灭再多说了吧。
最后再补充一点,不能再写了。
这部电影的配乐,也是后世疯狂模仿和学习的典范。胡金铨的武侠电影,总是在最为关键的地方,突然就起了音乐,为电影画面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不过这个精髓,后世们没有学到位,只有徐克的电影,还算是有点老师的影子,配乐上继承了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