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埃及战役之终焉:史诗与遗忘,法军在埃及取得的最后的大捷:赫里奥波里斯战役②

2021-06-07 12:18 作者:近卫掷弹骑兵官  | 我要投稿


                双方的力量对比

                      法军方面

       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能是间接地来估计在这场战斗中双方参加了战斗的部队的部队的人数,而且由于种种的原因,只有法国军队的数据才比较详细的可以考察到:我们可以粗略估算到,赫利奥波利斯战役中,克莱贝尔将军手下的步兵人数在9500-10000人之间,分别是第9(930人)、13(760人)、61(580人)、75(780人)、85(1100人)和88战列步兵半旅(1100人)和第21(不详,约1300人)、22(1000人)、25(不详,1100人)轻步兵半旅。

        而参与到战斗中的法国骑兵人数,通过粗略的计算,大概在1000到1500人之间,包括第22猎骑兵团(300人)、7骠骑兵团(310人)、第3(280人)、14(360人)龙骑兵团、骆驼骑兵队(290人)和向导骑兵队(50人)。

        然而按照曾经在埃及征战过的骑兵炮部队的军官,理查多的回忆录中的记述估计,法军一方骑兵的兵力却是达到了2800人,如果再加上骆驼骑兵团和向导卫队,则可以达到2900多人。

        很明显,他的骑兵部队的人数肯定是高估了的,因为其中有两个十分明显的错误——

        首先,笔者非常不合理地将并没有参加此次战役的第15、18、20龙团列入了作战部队;而且他还夸张的声称每个团都有满员的400人,从常理上推断,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对于一只没有增援,而且还得面对内忧外患的孤军而言,想要让每一支部队都保持满员更是异想天开。

        除了上述中提到的这些部队之外,在赫里奥波里斯战役中法军方面也有一些工兵参加了战斗,不过他们的数字就更加的难以确认了,这些部队的许多士兵通常被抽调到其他部队中。而且在经过了几年的时间的损耗之后,从数量上讲,工兵在军队中只占微不足道的少数。截至1799年9月25日,工兵营中只剩下了670名士兵。

        最后,我们再来谈谈炮兵的数量。在1799年9月份得出来的数据,远征军的炮兵总数量为2768人。但是在1800年3月20日这一天,他们不可能全都在赫利奥波利斯的战场上,因为在亚历山大港、罗塞塔和和开罗的驻军中也拥有着一部分的炮兵部队。

        从5月份的同一份数据中可以看出炮兵部队的地域分布。截至5月24日的时候,骑兵炮部队驻扎在开罗和附近的布拉克,步兵炮则驻扎在吉萨附近,也就是可以证明,法军的主力部队基本上全都集中在开罗周边。至于在阿布基尔海战崩溃后,残存的已经被用于巩固防御工事的海军炮兵,以及炮兵部队的辅助人员,统帅则是选择了将他们安置在了吉萨、亚历山大、贝尔贝和其他的地方。

        除此之外,这份文件也确定了法军部队在成功打垮了大维齐尔所率领的军队和镇压开罗第二次起义之后的位置,似乎有理由能假定当时在开罗周围军事行动地区的所有部队都参加了这一行动。其中包括所有的骑兵炮(278人在名单上,236人在武器下)和大多数步兵炮部队,总计人数约为690人。

        只需将要把上述所有部队的兵力给加起来,我们可以得到,在战役打响的时候克莱贝尔将军手下大概拥有着人数约有12500-13000的官兵。但是关于法军部队到底拥有多少门火炮?所有的资料都没有一个详细的数字,但是根据在埃及服役过的工程兵军官Malus de Mitry(1775-1812)的估计,大概在50门上下。

                      土军方面

        但是,尽管关于土耳其军队的参战人数有着类似的统计数据,但是研究人员由于其不可靠性,从来就没有依此而计算过。这就是为什么英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埃尔金勋爵的私人秘书J.P.莫里尔的回忆录成为了我们估算土耳其方面兵力的唯一资料来源——在他的上峰的指示下,此人陪同着大维齐尔和大军一起前往了埃及,并且也见证了土耳其军队在赫里奥波里斯战役中是如何崩溃的。

        因此,他得以在埃及的战事结束不久之后,就迅速的发表了这本在当时一度十分畅销的回忆录,在这本回忆录里面,作者时不时的就会对他不幸的土耳其盟友大发雷霆,因为多亏了对方,反法联盟才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再一次失去了埃及。

        不过要是按照常理来推断的话,如果莫里尔是作为一位英国的职业军人所写下的这些回忆录的话,那其中是不可能不没有偏见,但恰恰相反,莫里尔是一个从未接触过行伍的平民,因此在他的回忆录中,我们得以在看到相关的军事行动的同时,还可以看到大量的许许多多的,有关于当地的风俗民情的记载,而且他本人也承认,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近距离观察一只军队。

        然而由于土耳其军部对于失败,以及伤亡人数的隐瞒,我们能了解到这次战役中的土耳其方面的参战人数数据的途径也就只剩下了这位英国人的回忆录。

        通过莫里尔的回忆录,我们还可以总结出另外呀个为什么土方参战人数难以测算的缘故:

        “首先,除了战斗人员之外,军队中还包括着大量的类似于负责后勤运输的非战斗人员,在土耳其军队中,这些人不仅仅是多到令人咋舌,更是难以同战斗人员进行区分。而且据说,当我(也就是莫里尔本人)加入这只部队的时候,按参加埃及远征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八万之多,可如果除开各种类型的闲人的话,剩下的士兵恐怕只有四万余人,仅大维齐尔的部下,他的侍从和国务大臣加在一块后就可以达到10000 人。”

        莫里尔在他的回忆录里面引用的数据对于我们去确定土耳其军队到底有多少人提供了一定的资料。而且当他抵达大维齐尔的总部的时候,还正好赶上尤素夫帕夏正在进行人员配置的相关检查,以确定部队的饲料和饲料供应标准。

        非作战人员的数目,他好像是根据自己的目测估计出来,然后关于作战人员的统计他也说的比较笼统,按照他在关于赫里奥波里斯战役的叙述,土耳其军队主力估计有四万人。

        “法军大概是在中午的时候向我们这边发起进攻的,土耳其人的阵型可以说是混乱不堪,面对着迈着整齐的步伐逼近的法国人,虽然说人数有4万人之多,但土耳其人仍然选择了四散而逃,大维齐尔这时候还带领着自己的侍从,不止一次地尝试着召集自己麾下的乌合之众,但是到头来却是徒劳无功。 ”

        虽然说想从这种情绪化的叙述中得到一个精准的数字有着非常小的可能性,但是它仍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粗略的基准。值得注意的是,莫里尔提到的土耳其军队总兵力与克莱贝尔的战后报告中的估计数有很大不同,因此,很可能有至少8万人的部队被大维齐尔的带到了埃及。尽管莫里尔认为,这只部队中至少有一半的人不是真正的战士,但我们在对于人数进行测算的时候,又必须要考虑到尤素夫帕夏军队在进入埃及领土后所得到的增援。

        根据克莱贝尔的说法,当他宣布自己和麾下的部队不会离开开罗的时候,尤素夫帕夏就直接下达了让埃及当地的武装人员前来他的营地报到的口令。法军方面的炮兵部队参谋长多盖罗将军证实了这件事情——

        “在谈判期间,大维齐尔从叙利亚那边又召来了新的炮兵部队,这使得他本来就十分庞大的部队变的是愈加的强大,而且他还号召民众携带着武器或者马匹前来他这里聚集。在费尔曼省,法国人被描绘成了不信教者、YSL主义的敌人和违反条约,背信弃义的人。”

        我们并不知道在前往埃及的路上,土耳其军队又得到了多少的增援,但显然并非徒劳。

        弗朗索瓦是一名法国军官,他陪同着法军所派出的代表前往了大维齐尔处宣布了战斗重新打响,他是这样描述自己在路上见到的画面的:“当我们从贝尔贝斯返回开罗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路又一路的前来加入大维齐尔的军队的“虾兵蟹将”,他们是在查尔基、曼苏拉、加尔比、梅努提赫和盖利乌贝等各个省份集结的民兵,在带上各式各样的武器和后勤物资之后就直接奔向了大维齐尔的部队的所在地。”

        最后,即使我们相信莫里尔的回忆录中那4万人的数据是真实的,但是我们仍需要考虑到部署在马塔里耶村的纳苏夫帕夏指挥的先锋部队和易卜拉欣贝伊率领的马穆鲁克盟军骑兵,己方兵力相加之后,土耳其军队的人数仍然达到了将近 60000 人。最后总结,即使我们无法确定土耳其军队的确切兵力,但是按照最保守根的估计,土耳其军队的兵力也至少是法军的五倍。

                      战役打响

                法军部队布置

        3月20日晚,克莱贝尔将军和他的参谋部离开了开罗,向导骑兵卫队为先导,骑兵和步兵队伍已经到达了赫里奥波里斯北部的库贝平原。他的一部分军队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其他的参战部队也在此后陆陆续续的赶到,并且立刻就在司令的号召下,赶往了自己的出发阵地。

        和过去的时日一样,到了这个时候,埃及在此时的夜晚中,天色晴朗,月光也十分的充足,而且对于想要在这个时候向敌人的营地发动袭击的法军而言,又是恰到好处,因为月光显得太过于朦胧,使得敌人的哨兵根本就没法看清楚远方的动静。

        法军方面的弗朗索瓦上尉写道——

        “每个人的手中都被分配到了六十发铅弹,拥有着强烈请战意愿的我们愿意在之后的战斗中把他们全都打光,所有的行动都是在悄无声息之中进行的,为了避免发出没必要的动静,我们干脆都已经提前插上刺刀,骑兵和骆驼兵也都选择把自己的刀剑用皮带捆在了大腿上。 ”

                     法军部署

        法军的左翼乃是雷尼埃将军指挥的第一师,他的麾下的两个旅以方阵阵型排成了一排,并且紧紧的挨在一起。第1旅位于右翼也就是靠近法军阵线中央的地方,由安托万·约瑟夫·罗宾将军指挥,拥有第22轻步兵半旅和第9个战列步兵半旅。左翼第2旅指挥官为由约瑟夫·拉格朗日将军指挥,包括第13战列步兵半旅和第85战列步兵半旅。方阵四边的深度是三个人,然后方阵的中央还提前安排好了身上背着弹药箱的骆驼。

        在雷尼埃部左翼,也就是拉格朗日将军指挥的部队的稍后方是指挥官用第25半旅中抽调出来的两个营组织起来的预备部队,而且部分的炮兵部队也不属于此还包括着数个连的以掷弹兵和工兵组织起来的卫戍部队。

法军左翼指挥官让-路易-埃伯纳泽·雷尼埃将军,与属下的安托万·约瑟夫·罗宾将军【左】和安托万·约瑟夫·罗宾将军【右】

        右翼为日后在达武元帅手下屡立战功的路易·弗里昂将军率领的第2师,其阵型部署和雷尼埃部一样,同样是紧凑的一排方阵,最边上的右翼是奥古斯丁·丹尼尔·贝利亚尔将军指挥的部队,包括第21轻步兵半旅和第88战列步兵半旅组成,几乎在沙漠边缘占据了组成的右边缘。左翼部队是弗朗索瓦·格札维埃·东泽洛将军指挥,由第61和75战列步兵半旅组成。所有方阵的四个角落里面都被特地的布置好了掷弹兵和卡宾枪射手,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脱离方阵,以组成向敌人发起突袭的突击队。除此之外,方阵前方还提前布置了几个连的散兵与尖兵。

法军左翼指挥官路易 弗利昂将军,与属下的奥古斯丁·丹尼尔·贝利亚尔将军【左】和弗朗索瓦·格札维埃·东泽洛将军【右】

        而关于此处法军炮兵部队的布局,理查多在他的回忆录里面是这样叙述的:

        “第1线的炮兵部队包括12门大炮,包括了8门8磅炮和4门榴弹炮,分别归属于两个炮兵连,一个部署在了雷尼埃将军处,另外一个即是在弗里昂将军处,具体布置如下所示——

        两门布置在各师第一个方阵的右侧,又两门则部署在在各师第二个方阵的右翼,然后还有两门部署在两个方阵之间,以此方式布置,两个师之间得以拥有了四门火炮的火力支援。

        第二线,也就是后备部队包括六门火炮,他们被拴在马屁股上,随时准备在一个骑兵连的护送下,送往最需要火力支援的地方。除此之外,后备部队所组成的方阵的两翼是隶属于一个步兵炮连的六门火炮由一个炮兵连徒步提供的六个火管在预备役广场的两侧。”

        炮兵指挥官乃是日后法国大军团的炮兵司令,尼古拉-马里·松吉斯·德·库尔邦将军,工兵指挥官则是尼古拉-安托万·桑松将军。

炮兵指挥官尼古拉-马里·松吉斯·德·库尔邦将军【左】和工兵指挥官尼古拉-安托万·桑松将军【右】

        而骑兵部队的指挥官则是皮埃尔·让·巴蒂斯特·勒克莱尔·德奥斯坦将军(他在这场战役中不幸受到重伤,不久之后就是开罗去世了):

        第一线是第22猎骑兵团和第7骠骑兵团,第二线是第3和第14龙骑兵团。骑兵的侧翼是骑兵团的两个师。除此之外,两个师的最侧翼也都部署了两个骑兵团以及骑兵炮连。凌晨三点左右的时候,克莱贝尔将军命令全军开始向敌人阵地推进。


埃及战役之终焉:史诗与遗忘,法军在埃及取得的最后的大捷:赫里奥波里斯战役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