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住工“A计划”提速背后隐忧

作者 | 陈盼盼
出品 | 焦点财经
在成为装配式建筑行业香港IPO第一股刚满一年后,远大住工在A股上市的步伐正在加速,意图实现“A+H”双资本平台。
12月22日晚间,远大住工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更新在创业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据披露,远大住工拟发行不超过8605.4万股股份,预计募集资金约17.79亿元,将用于生产总部基地建设、美宅展示中心、生产线技术改造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
加快回A的背后,远大住工有自己的担忧,特别是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所带来的坏账风险。
2016-2019年,远大住工的收入由16.71亿元增加至33.6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3%,对应的其账面应收账款金额也在上升,从2017年底的15.35亿元增至2020年6月末的24.17亿元。但其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却在逐年下滑,从2017年至2019年以及2020年6月末,其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48次/年、1.36次/年、1.62次/年和0.98次/年。应收账款持续增长且周转率下行,一定程度上占用了远大住工的流动资金。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远大住工收入约11.38亿元,同比下降7.1%;利润约0.43亿元,同比下降53.4%;净亏损2175.7万元,同比下115.4%;报告期末,远大住工在手现金为8.3亿元,较2019年初减少2.6亿元,加剧其流动性紧张问题。
对此,远大住工在特殊风险提示中表示,若未来公司下游客户的经营状况出现困难甚至恶化的局面,导致公司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以致产生坏账,将对公司资产质量以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实际上,这样的担忧或许正在发生。
从2006年成立至今,远大住工一步步成长为湖南省装配式建筑产业龙头企业,并于2019年11月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装配式建筑第一股”。目前,远大住工旗下主要有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为PC构件制造业务、PC生产设备制造业务、工程承包业务。
其中,PC构件制造业务板块贡献最大,占据远大住工近九成收入,而这部分收入的96.76%主要来自于住宅业务,这意味着房企是其重要的客户,也是其整体收入的支柱来源。
这意味着,房企的“风吹草动”直接牵扯着远大住工的“神经”。
近年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特别是在2020年8月出台的“三道红线”融资新规,对房地产企业有息负债规模进行了限制,而这极有可能会导致远大住工的部分客户因融资难度增加,减少项目开发数量,或者延缓施工进度,最终使其收入减少、应收账款回款周期延长、发生坏账损失。
远大住工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如这种可能性发生,势必会影响其现金流和本来市场布局。因此,此次回A股上市融资,担负着远大住工未来扩张的期望。
“若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将较大程度提升公司装配式建筑的产能和市场。同时,本次募投的实施将进一步扩展公司区域布局、提升公司产能,但若市场开拓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则公司产能存在消化风险。”在远大住工的规划中,此次回A的募集资金中有3.33亿元、3.02亿元用于河南武陟和山东潍坊PC基地项目的建设,4.19亿用于远大住工 B-BOX 模块化建筑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另有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在远大住工的规划中,此次回A的募集资金中有3.33亿元、3.02亿元用于河南武陟和山东潍坊PC基地项目的建设,4.19亿用于远大住工 B-BOX 模块化建筑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另有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