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起路来像“跳舞”?医生:这是病,全球仅百余例!

走起路来像跳舞,这是林女士的噩梦。多年来,她求医无数,病因一直都没找到。后来,病情加重的她求诊于福州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外科,终于让病因“真相大白”。
女子手舞足蹈
原是患上罕见怪病
林女士10年前忽然间患病,手脚看似没有明显的问题,却会不自主地阔步行走。病情发展到后面,连舌头都开始变得不灵活,出现了口齿不清的情况。辗转多家医院求医,都无法明确病因。

基底节这个地方有比较复杂的神经环路出现了问题,出现失去稳定性的情况,表现出一些不自主的行动。
舞蹈症—棘红细胞增多症
全球仅百余例
入院后,医生经过问诊,初步怀疑是神经功能的病变,但随着检查的深入,医生们又有了新的发现。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袁邦清她做了基因测序,明确是一个隐形的遗传疾病谱,还有就是棘红细胞,普通人的棘红细胞只有0或者1%,最高她是将近百分之八到十。
“棘红细胞比正常人高八到十倍!”通过这一关键线索,医生最终诊断认为,林女士患上的应该是“舞蹈症-棘红细胞增多症”。
属于非常少见的疑难杂症,可以说这发病机制,遗传图谱都还不是特别清楚,只是发现这一类人在棘红细胞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就会表现出舞蹈症的一些动作。
舞蹈症—棘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运动障碍,认知及行为的改变。这种疾病,在1960年第一次被报道,目前全世界的病例仅百余例。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遗传图谱等,医学界还在探索中。对于患者来说,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用“电击”
患者症状终缓解
由于该病目前并无特效药物,使用镇静剂,只能缓解症状,并且副作用较大。经过会诊,医生们最终决定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外科手术来进行干预。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袁邦清
颅骨上钻一个一公分左右的孔,然后把这个针套管植入大脑核团,然后一个电极在这个套管里面就植入这个核团,这个是刺激电极,刺激电极就是要植入体内的,随着这个针套管就到了这个核团,然后电极固定在体内。
医生表示,刺激电极植入后,可以调控异常的神经电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术后当天,林女士就已经能够平稳行走,四肢不自主运动也大大减少,症状得到了更明显的改善。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袁邦清
像舞蹈症发病的原因有很多,像包括外伤、脑出血、药物感染引起的颅内感染、创伤、脑萎缩等,也可能会继发类似的舞蹈症的症状,像这类病人一定要到大的专科医院做明确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