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安慰 PK 有效安慰

你有没有这种感受:
情绪不好的时候,
听完亲友的安慰,却更难受了!
他们都是为你好,
可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
这可能是因为
他们采用了以下哪种安慰方式:
1、卖惨
分享自己不幸的经历,
希望你能平衡,
但却让人感觉到:
难道对我们施以伤害的人
就该如此吗?!
难道我们注定就都要接受
这样的伤痛吗?!
示例:
女儿:妈,他今天一回来就怪我家里乱七八糟的,饭也没做好,可我一个人带着孩子,她又到处爬、拆、乱扔东西,家务活也多得……
妈妈:我年轻时带你更忙,衣服都是手洗,你爸一辈子从来没干过家务,有洗衣机也不会洗,都是我一个人在忙乎,他还时不时冲我吼……
2、讲道理
人不能玻璃心,
要不断成长等等,
开导的内容没问题,
但让人听着总感觉这是:
责怪自己缺少承受力,
心胸还不够宽广!
示例:
老公:老板竟然在会上大骂我,上个月才卖了这么几套房,还干什么营销总监,怎么不跳楼去死……我一个大男人被骂成这样真的是……
老婆:被老板骂很正常,别太玻璃心了,自己能赚到钱就好,你生气,说明你内心还不够强大,老板就是让你成长的人生功课!
3、评判
通过旁观者的分析,
指出谁对谁错,
结果是让人:
在反思中更加伤心,
或者在不平中更加气愤!
示例:
女孩:她竟然在会上给老板投诉,说是我不同意这件事,后来老板就开始针对我,她有意见为什么不能私下里和我沟通?……
男友:来,你把过程说下,我给你分析分析……你看,你在面对这件事的时候,也是没有处理好,你应该……
4、转移注意力
聊别的话题,或者
要陪你去做其它事情,
虽然是好心,但却让你:
把不愉快憋在了心里,
越发郁闷!
示例:
女孩:我今天看到他竟然和另一个女孩子拍的婚纱照了,他还骗我说他们只是闹着玩而已,这种事情还能玩?!
闺蜜:咱不聊这些不开心的事了!走,我带你去看场电影吧,最近刚上映的大片据说可好看了。
这些都是容易带来
二次伤害的安慰方式,
那怎样才能得到有效的安慰?

从心理学上来讲,安慰的本质,是支持对方的情感流露,提供情感支持、建立情感连接,也就是说要具有同理心,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尽可能“感同身受”。
好的安慰是——
1、用心倾听,让对方释放情绪
允许对方说出自己的感受,其间,以听为主,无论对错,不评论,不急于建议(后续根据对方情绪状况及心理需求而定)。
2、真诚地共情,理解对方的感受
就像亚瑟·乔拉米卡利在《共情的力量》中所说的“情感上的被理解绝对更能给人安慰,比任何语言都有用。”
3、接纳过程,允许时空慢慢淡化
希望对方尽快好起来,是美好心愿,但心理上的伤和身体上的伤一样,都需要时间、空间来疗愈,默默陪伴,如阳光般,照耀对方。
4、行为表达,润心无声胜有声
“与痛苦的人建立联系”,还可通过行为表达,比如,在他流泪时,递上纸巾,握握他的手或送上一个温暖的拥抱。
人一生起起落落,
难免都有不开心,
愿我们皆会安慰他人,
也能被他人有效安慰,
撑过痛苦的黑夜,
迎来快乐的曙光!
张译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CBT高级咨询师,在深圳各大心理机构个案时间达上万小时,擅长认知行为疗法等,助你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遇见更好的自己!
面向全国,线上咨询
首次体验,享钜惠公益价
附:哪些人需要心理咨询?
1)想宣泄情绪,需要倾听
2)心理困扰,影响到生活和工作
3)想进一步成长,生活更幸福
4)遇到问题,想寻求启发、引导、支持、鼓励
5)神经症和精神病康复期间,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式
(图片摘自网络,原创文案,转载请注明出处:易境文化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