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智能化 | 如何设计综合管路系统?
前言
大家好,我是颖欣老师。最近有读者咨询弱电工程综合管路的设计方案,今天整理了一下,可以参考一下。
综合管路系统
1 系统概述
部队某医院所配套的桥架及管道必须具有相应的先进性、科学性和高性价比。下面我们将逐步阐述我们的方案。
本方案中,由于各子系统均是基于网络的平台上运行的,所以主干都是走在光纤上,故设主干桥架一根;由于各接入机房的UPS配电需单独走桥架,故再增设主干UPS桥架,还预留一根运营商桥架,这样整个智能化系统只要配三根桥架就可,尺寸大小按不同区域相应配置。水平桥架则不分子系统,均走在同一条桥架上,广播系统采用网络解决方案,水平喇叭由消防专业负责,故广播系统无需桥架,弱电间内的广播至消防切换开关的线缆可通过软管连接。
2 设计依据
²上级审定的项目批复文件
²某医院建筑、水电暖施工图等
²医院的建设规模与运营管理的实际需求,以及相关的规范要求
²国家相关设计标准,详见总述“0.2 设计依据”
3 设计描述
在本项目涉及管线配套的系统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含视频监控、视频分析、监听录音系统、离线巡更)、医院一卡通系统(含门禁管理、考勤管理、消费管理、停车场管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信息发布显示系统、医院专用类系统等子系统。
考虑到安全、高性价比及便于管理的原则,将有些相近系统的垂直桥架合并,即节省了材料、又便于管理。桥架材料为喷塑桥架,经接地处理后有极强的屏蔽效果。
垂直桥架:安全防范和有线电视、综合布线等设计一根桥架,UPS设一根桥架,运营商设一根桥架。
水平桥架:安全防范和有线电视、综合布线等设计一根桥架。
本项目只预留运营商的垂直桥架,无线天馈合路系统设备由运营商提供。建议3家运营商信号到接入机房,通过一套天馈系统实现移动、联通和电信手机信号的覆盖。
垂直桥架位置暂定在弱电井内,该垂直桥架位置将根据将来的结构调整及出墙预留孔位置的确定来进行调整。
本项目所选用的桥架材料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GB716-1983的冷轧板钢板厚度>1.5mm表面为金属喷塑,喷塑前进行酸洗、磷化及热镀锌处理,热镀锌厚度≥60µm,桥架安装所需的立柱、拖背、支架、弯头和吊杆等附件完全满足安装强度、钢度的要求。
本项目所选用的管道包括三种,PE套管、KBG导管和SC导管。PE套管主要用于室外(室外过马路需套SC管),而普通层面的信息终端则使用KBG管连接。导管及其管材、附件技术要求及敷设施工技术要求完全满足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套接紧定式镀锌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
4 设计要求
4.1 桥架设计原则
弱电系统的桥架中,所有的线缆均走在同一个桥架内。
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的线路应单独使用专用桥架,其桥架的要求应满足设计的规定。
桥架直角时,其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槽内最粗电缆外径10倍。
电缆或电线的总截面(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桥架截面积的40%,截流导线不宜超过30根。控制、信号或非截流导体的电线或电线的总截面不应超过桥架面积的60%。
桥架应接地,接缝处应有连接线或跨接线。
地面暗敷桥架制造长度一般为3m,超过6m宜加装分线盒。桥架出线口和分线盒必须与地面平齐。
4.2 电线管设计原则
弯制保护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保护管的弯成角度不应小于90度;
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和明显的弯扁;
单根保护管的直角弯不宜超过两个。
当保护管在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接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
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
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
管长度每超过15m,有两个弯曲;
管长度每超过8m,有三个弯曲;
金属保护管跨接应符合的规定:
当配管采用镀锌管时,除设计明确规定外,管与管、管与金属盒连接后不必跨接。
当配管采用镀锌管时,除设计明确要跨接时,明配管不应采用熔焊跨接,应采用设计指定的专用接地线卡跨接。
保护管内穿有大于或等于100V截流导体时,则保护管的连接应保证电气连接的连续性。
弱电线路均为暗敷或吊顶内敷设。敷设在潮湿的地方和地下层采用镀锌钢管(SC管)敷设。其余地方采用KBG管敷设,管路超长时加装过路盒,无弯曲时不能超过30米,有一个弯曲时不能超过20米,有两个弯曲时不能超过15米,有三个弯曲时不能超过8米。
4.3 电线电缆的设计原则
敷设电缆应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设时应防止电缆之间及电缆与其他硬物体之间的磨擦;固定时,松紧应适。
多芯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6倍。同轴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其外径的10倍。
线缆敷设截面利用率≤60%,线缆穿管敷设截面利用率≤40%。
信号电缆(线)与电力电缆(线)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当平行敷设时,其相互间的距离应设计规定。
电缆沿支架或在线槽桥架设时应在下列各处固定牢固:
当电缆倾斜坡度超过45度或垂直排列时,在每一个支架上;
当电缆倾斜坡度不超过45度且水平排列时,在每隔1-2个支架上;
在线路拐弯处和补偿余度两侧以及保护管两端的第一、二两个支架上;
在引入仪表盘及分线箱前300-400mm处;

在引入接线盒及分线箱前150-300mm处。
明敷设的信号线路与具有强磁场和强电场的电气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当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金属保护管以及在线槽桥架设时,宜大于0.8m。
电缆在沟道内敷设时,应敷设在支架上或线槽桥架当电缆进入建筑物后,电缆沟道应作密封处理。
弱电电缆与电力线平行或交叉敷设时,其间距不得小于0.3m。
4.4 光缆的敷设
敷设光缆前,应对光纤进行检查,光纤应无断点,其衰耗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核对光缆的长度,并应根据施工图的敷设长度来选配光缆。
当室外光缆进户时,应挑选合适位置安装室内外光纤转接盒,不可将室外光纤直接引入至配线架上。
敷设光缆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光缆的牵引端头应作好技术处理;可采用牵引力自动控制性能的牵引机进行牵引。牵引力应加于强芯上,其牵引力不应超过150kg牵引速度宜为10m/min;一次牵引的直线长度不宜超过1km;光缆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8m。
光缆敷设完毕,应检查光纤有无损伤,并对光缆敷设损耗进行抽测。确认没有损伤时,再进行接续。
管道敷设光缆时,无接头的光缆在直道上敷设应由人工逐个经人孔同步牵引。预先作好接头的光缆,其接头部分不得在管道内穿行;光缆端头应用塑料胶带包扎好,并盘成圈放置在托架高处。
光缆的接续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操作,接续时应采用光功率计或其他仪器进行监视,接续损耗达到最小;接续后应做好接续保护,并安装好光缆接头护套。
光缆敷设后,宜测量通道的总损耗,并用光时域反射计观察光纤通道全程波导衰减特性曲线。
5 桥架及线管材料说明
桥架材料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的冷轧板钢板厚度:>1.5mm表面为金属喷塑,喷塑前必须进行酸洗、磷化及热镀锌处理,镀锌层厚度≥60µm。桥架安装所需的立柱、拖臂、支架、弯头和吊杆等附件应满足安装强度、钢度的要求,为工厂生产。
线管为镀锌钢管,表面热镀锌处理,镀锌厚度≥60µm。
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