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际相处中,为何有些人总想让别人感到自卑

2019-03-18 10:50 作者:阿馨原创美文  | 我要投稿

以现代社会的主流观念来看,

读书如今似乎已经成了考学就业或升职加薪的一种功利化手段,

故如此一来,对于那些不需要这些功利的人,读书就成了一件“没有用”的事。

但如果抛开中国“以证儿看人”的体制不谈,单单从读书的本来意义出发,

人们阅读学习,必定还是为了自己,

不仅是为了获得知识,能够让自己知书达理,

同时也是为了完成人格,提高内心的尊严,

成为一个有品位有档次的人。

至于为何读书可以提升人的尊严,这个依据从何而来,

我们只消看看那些低自尊的人平时有着怎样的典型行为就能一清二楚了。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身边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低自尊者,

这些人的特征通常都有这样几点,即表面傲慢自大,而内心却消极自卑,

这样的人你但凡让他们懂得一点、得到一点炫耀的机会,

他们必定会带着抬杠斗气的态度,以说教的口吻朝人大讲粗浅鄙陋的话。

而他们之所以会跟人长篇大论,也必定是你之前的哪句话,

让他们觉得“你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但每次待他们“说教”完,

你却发觉,是这些家伙根本就没理解你之前所说的话,

只是听到了一些零碎的单词残句,便草草下了定论,

然后兴奋不已地把你划分到“傻子”的行列,急忙对你展开攻势,疯狂挖苦。

故而我们说,这些人很多时候会活得像个自欺欺人的梦游者,

因为他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的话,只想把别人看做自己想让他们成为的人;

这些人内心十分脆弱,没有担当,极怕被人鄙视或责怪,

所以自己出了什么错,他们总是习惯性地推卸责任,

甚至栽赃诬蔑,通过陷害他人来保全自己;

他们不愿付诸努力,却都想贪享只有努力之后才能得到的果实;

他们没有真才实学和过硬的本领,但却总爱装博学,摆架子;

他们总想显示自己的了不起,但却从不试图通过正当的方法提升自己的高度,

而是靠种种手段拉低其他人的高度,来凸显自己的高度。

以上这些特点,如果用一句话简单概括,

就是“低自尊的人最喜欢看别人不如他们的样子,

也最喜欢让别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当年鲁迅先生便着重批判过国人“爱看戏”的毛病,

而且这种毛病全然已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

即哪怕自己身边没有戏,他们也要造出一场戏

来达到娱乐自己或安慰自己的目的。

像祥林嫂的故事就讲了国人这样的心理特点,

如果把那部小说中的相关情节转换到现代,

我想它很可能就是类似这样的生活写照:

一个学生考试,他考完非常不安,怕成绩差挨打,

于是另一个自我感觉考得很好的学生便“闻味”凑过来,

专门找他对答案,替他估计分数和排名,然后再帮他猜测父亲会怎么打他,

用什么样的狠毒方式,让他提前做好怎样的准备。

总之就是怎么能让对方焦虑慌乱他就怎么演,

只要看对方被急得团团乱转,他就觉得舒心松畅。

这点同样也突显了国人喜欢贬人抬己的丑陋恶习。

我们中国社会历来都不乏自尊低落的人,

人自尊弱,内心就缺乏对自己的认同,

在与人交际时,便会惴惴不安,总怕什么地方被对方看不起,

为何我们社会中总有一群人动不动就恐慌性地吹牛,恐慌性地贬低他人,

因为贬低、指责或蔑视,往往都是师长对小辈、

领导对下属、老大对小弟、地位高的人对地位低的人才有的态度,

所以他们总觉得这样可以使自己显得比别人高大。

但事实上这种行为却很难达到他们预想中的效果,

因为它在旁观者眼里实在太过刻意、太过显明了,

这就像我们每个人都能看清认透的,

一个真正有能力的、经常受到他人和自己认可的人,

他是不可能用这等招人恨的低劣手段来伪装自己的;

一个人,哪怕他心中有丁点的稳重坦荡,

他也是不至于对“我比你强”这种意识上的胜利这般如饥似渴的。

作者:阿馨

如喜欢,大伙三连支持一波!(是的,文章也可以点赞、投币、收藏)

记得加上关注噢,阿馨是小众作者,忘加的话,以后可能就找不到我了

阅读阿馨更多文章,请查阅我的B站专栏:

https://space.bilibili.com/8216460/article

人际相处中,为何有些人总想让别人感到自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