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脾虚万病生,脾虚生湿生热、生寒生痰,肝郁脾虚如何参考中成药?

2023-03-15 09:45 作者:中医崔占举  | 我要投稿

为什么说脾虚百病生?脾胃被称为后天之本,脾胃虚气血就会虚,脾阳虚就会生寒,脾胃运化失常就会生湿,湿在体内时间长了以后就会化生湿热,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那崔医生今天就教你如何自测脾胃健康,告诉你脾虚生湿、生寒、生热的舌象都有什么特点,并教你如何调理。

首先来看脾虚生湿的舌象,首先脾虚湿盛的人呢,一般舌体都比较胖大,胖大的舌体受到牙齿的压迫以后就会产生齿痕,这个舌苔我们可以看到,也是淡白的,上面看着很多水,这就是一个脾虚湿盛的舌象。那这种人呢,多还伴有神疲乏力,全身沉重,食欲不振,肚子胀满,大便黏等情况,那这时候呢,你就可以参考一个中成药叫参苓白术散




那我们再来看脾阳虚的舌象,以依然是舌体稍胖大,舌边有轻微的齿痕,那阳的作用是温暖,是热,脾阳虚了以后就会呈现一派寒象,所以这个舌质呢,就会偏白,属于一个淡白舌。那脾胃虚寒的人,平时会比较怕冷,手脚凉,食欲也差,肚子经常隐隐作痛,吃温热食物以后会舒服点,吃点凉的就拉肚子。像这种人,可以参考个附子理中丸



湿在脾胃的时间长了以后呢,就容易化生郁热,那这种人的舌象呢,就像下面这种,一个是舌体还是比较胖大,舌边有齿痕,但是舌质是红的,舌苔呢,是黄腻的。那这种人平时多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热和湿纠缠在一起,经常也会觉得腹胀满、恶心想吐,肢体沉重,小便黄,大便粘滞不爽。那这种情况如何调理呢,可以参考一个藿香清胃丸



好了,这就是崔医生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要注意的是,中成药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我的情况好像有点像但是不完全一样,这是临床症状都更加的复杂,相比于中成药,汤剂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加减用药。如果你不能确定自己的情况,可以让专业医生帮你辨证。

那我们下期再见了!


脾虚万病生,脾虚生湿生热、生寒生痰,肝郁脾虚如何参考中成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