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差点被疯马秀骗到了。

2023-10-04 01:40 作者: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 我要投稿


◼️ 1951年,Alain Bernardin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创造了疯马秀(Crazy Horse)。据其官网中相关信息介绍,创始人Alain对艺术与女性的身体有着狂热的崇拜,并试图通过赤裸的形式结合新浪潮、新现实主义、波普艺术等相关元素,使其成为与红磨坊的性表演相区别的,更具有想象力与社会相关性的文化表现风格,甚至是一种法国独有的艺术行为——以欲望、都市、现代性构成的存在。在过去的几十年间,Christian Louboutin、Philippe Decouflé等设计师、舞者,以及Pamela Anderson、Noémie Lenoir等明星都曾为疯马秀带来过灵感,尤其是世界脱衣舞者Dita Von Teese的参与,更是让疯马秀名声大噪。看起来,它不是单纯的脱衣舞演出,更像是纯粹的对于女性身体的爱慕、渴望,甚至在60年代世界女权主义浪潮快速兴起时,疯马秀也参与其中,制作了一系列关于“性解放”“性革命”的节目。


◼️ 几乎要被骗到了。这样一个用尽了各种方式为自己的表演正名的对象,将多元文化、解构主义、女性运动,以及那些“灵感”“音乐”“艺术”“裸体”“解放”“自由”“身体崇拜”“审美”等极具诱惑性的话语结合在一起,几乎使大部分人都开始迷失于疯马秀制造出的美好的幻象,以至于从根本上忽略了1.68米到1.72米、腿部长度相当于身体的2/3、乳头峰点相距21厘米、脐部距离耻骨13厘米、红色唇膏、高跟鞋、极其纤瘦的腰身与丰腴的身体——这些都是写在疯马秀官网介绍中的内容——它把女人精准到了乳头和肚脐,像是一件件被精心制造出的产品:漂亮、性感、妩媚、婀娜,既可以有不谙世事的懵懂,又能够火辣、魅惑,如同长久以来对女人的期待。


◼️ 很奇怪吧。但只要把这间坐落在法国巴黎繁华街区中的屋子看做是精美的包装盒,将所有“主义”“运动”“解放”“自由”看作是盒子上令人无法回避的标语、是一次又一次借用着文化浪潮与社会热点话题为其寻找合法性的结果即可。如果没记错的话,两个半月前,我们还在厌恶一个漂亮、精致、完美的芭比,并批判着可恶的资本正在通过巧妙地收编女性主义诉求打造更多符合当前独立女性浪潮的芭比来谋取更多的利润。怎么到了两个月后,疯马秀上“精致的芭比”就成了女性解放的先锋,就变成拥有欣赏自己身体权力的解放者,反过来让人为之追捧并大肆称赞呢?她们的不同,难道是因为芭比没有脱下衣服吗?如果是这样,美泰很快就会出一款名为「Crazy Horse」的玩具。接下来,女孩们会接受新的芭比的。


◼️ 在这场被精心谋划的骗局里,女性运动与解放思潮成为被利用的对象,自由的口号变成荒唐的话语游戏,文化碰撞与隔阂扮演着为一次男性凝视与女性客体化、商品化辩白的借口。


◼️ 太完美了,差点就被骗到了。


10/03/Tue.


艺术是女性的鸦片。

@TuTouSuo™️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3年发表)中写的当然不是这一句,但确有使人惊诧的相似性。


自公元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大帝将基督教立为唯一合法国教后,欧洲便开始逐渐进入由宗教所创造出的「此世与彼世」的信仰观念中。尤其是在此后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纪封建时代,贵族更是通过支持基督教教义的普及,由此使农民的思想重心放置于对天堂与来世的向往,同时不加质疑地认可自身的罪孽,忘记阶级压迫才是带来苦难的原因。所以,马克思写道:“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当然,除了从宗教信仰上转移农民阶级的关注焦点外,马克思同样强调,占社会主导地位的阶级能够从文化、舆论、教育等多个角度对下层阶级的的认知、观念与行为产生影响,例如成为拥有话语权力的知识分子、创立学校、资助研究者项目等。换句话说,对于人民、无产阶级与工人阶级来说,在整个社会建构的权力资源聚集与垄断的状态下,其根本无法彻底地发掘自我意识——一如吸食了使人昏睡的鸦片。


如此多关于马克思观点的论述实际上只为了说明,180年过去,宗教早已在理性主义浪潮中被天文望远镜等技术发明、科学进步所祛魅,却又出现了自由与独立的口号——二者恰恰就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产物,是当前新的“宗教体系”——用以蒙蔽女性对于一场裸体表演、脱衣秀的认识,转移公众对其中存在的根本的父权制度、男性凝视的关注与批判,使其认为在艺术、自由、独立的虚假表征下,女性已经拥有了解放的可能,拥有了选择脱下或者不脱下自己衣服的权力。


包装、欺骗。在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的今日,原先占据着庞大社会资源的群体终于发现,教育在变革、文化在创新,女性正在用群体的力量呼吁对现存权力社会的颠覆、改革。于是他们也在迅速地做出调整,通过对自身行动、实践行为,乃至生产的商品、企业的观念等进行全方位的“虚假的修订”——消费主义、父权制、男性凝视、社会管理者的性别占比等从未被动摇,只是将其通过无数漂亮的话术掩盖起来——“女性的自由”“解放性别”“展示身体”“欣赏自己”“寻找自我”。


疯马秀就是一次虚假的表演。把艺术、自由、解放变成了使众人承认其合法性的“鸦片”,用当前社会中兴起、狂热的女性主义当成是商品化女性躯体的正当性话语。同时,希望借助社会知名人士的影响力,为这些所谓的「艺术与解放」背书,像是曾经资助传教士的贵族——从上至下地改变社会对于一场情色表演的看法。


结果就是,疯马秀用180年前马克思就已经指出的「老方法」,骗过了180年后,经历过至少三次女性主义浪潮的「现代人」。

多么严丝合缝的骗局,又让多少人为之辩护。而且,这一骗局的代价极低,因为无论是支持与反对的人,都会陷入狂热的观点对立与反复的争吵,乃至仇恨中去。舆论能够指责的对象往往要是可见的、具体的、明确的。而疯马秀唯一的显见性就是一间位于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门店,以及它目前的主理人——一位女性(Andrée Deissenberg)。其他的股东、董事会,根本无法找到蛛丝马迹。


所以最后会发现,这不是一场霍布斯说的所有人对抗所有人的战争,而是所有女性对抗所有女性的战争。


如此精妙,如此环环相扣。如此完美的骗局。


👠


👁️ 自由是一场出格的挑衅

🕳️ / TuTouSuo / 不是顺应框架的结果


过往发生的女性主义运动分别对当时女性尚未被承认的选举权等公民政治权利、家庭劳动与同工同酬等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诉求表达,并试图扩大了对于女性工作范围的限制,包括部分岗位的男女平等化、从话语符号上对女性身份的去污名化。这些能够称得上是解放与为了争取自由而抗争的行动并非是对现存秩序的顺应,而是打破框架,打破传统的偏见、破坏一系列对于女性身份的刻板成见,要求在既有的法律、社会规则中,纳入对女性及其劳动、社会价值的关注。


反观疯马秀。无论如何强调它对于女性自由的塑造、允许女性展示自己身体的美丽、欣赏和肯定肉体的艺术性,都无法改变其正在将女性作为被欣赏的客体,是按照大众审美的要求塑造腰身、穿上或脱下衣服、为了服务于花上一百一十五欧元去观看她们的观众而存在的事实。



疯马秀充分地知道女性拥有什么,哪方面的资源最好被出售。在英国社会学家凯瑟琳·哈基姆所使用的“情色资本(Sexual Capital)”概念中,女性所拥有的美貌、身材被认为是在经济、文化、社会之外的第四大资本,能够在阶级之间流动,同时转化为其他的资本对象。女人的容貌、姣好的身材使其被当作是漂亮美丽的陈列品,她是被欣赏、观看、凝视的对象。


在福柯关于权力的凝视理论中明确说明,被凝视的一方将受到凝视者的权力压迫,改变自身行为,使其符合凝视者的要求与标准。此时,被凝视者的主体性将完全让渡于凝视者。也就是女性成为了被观看的角色。不仅成为了通过贩卖自身情色资本由此获得男性承认的对象,还成为了没有主体意义的客体。


胸部、臀部、腰围、下颌线,乃至脚踝、指甲盖,都被要求精雕细琢,符合男性审美。


所以现在是要在这样的疯马秀里谈自由吗?要在一个完全、彻底地符合、顺应了现存父权制社会标准的表演里谈自由吗?让自由退回到框架中,把一场挑衅变作温柔的接受与爱抚吗?


即使把描述它的话语转变为「对美的欣赏」「对肉体的审美」「完全没有低俗的欲望」,也无法更改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男凝(male gaze)之下的产物。


试问,从根本上错误的问题,如何靠修饰表达、玩弄符号表征,强行地将其变成值得推崇的,甚至是吹响自由号角的骑兵?


原来,这场骗局不仅是疯马秀在扮演欺骗者的角色,而是让所有人都帮着它一同自欺欺人。
怎么能不说声:“实在是妙啊!”


👠


👁️ 传统与社会文化碰撞

🕳️ / TuTouSuo / 为疯马秀辩护的理由


“从来如此,便是对吗?”


在为疯马秀辩解时,许多人用到了文化震惊(culture shock)的概念,用以说明这是法国人的文化,并试图用疯马秀长达七十余年的存在时间证明它的正当性。


暂且不谈法国人七十几年的夜总会文化是不是对的,就像是日本的牛郎文化一样,总有相应的社会合理性、历史环境与生活惯习这些超个人的因素产生影响。也有人用「存在即合理」来解释疯马秀的意义。但这些说辞只不过是试图从话语层面上为疯马秀赋权而已。无论是从历史合法性还是文化合法性的角度来说,都无法改变它本质的矛盾:对女性的客体化想象。


当然,想要反对这一观点的人会立刻举出其他地方的「男性脱衣舞俱乐部」试图展示一下「female gaze」女性凝视的意义,认为无论男女都有可能成为被凝视、丧失主体性的对象。


但请别忘记,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结构将直接影响他们/她们站在舞台上时的角色身份。男性可以被凝视,但是此时,凝视的意义并不是否定他们,而是承认他们。女性观众被限制在男凝的框架里,仍然会陷入悲观看的那个对象才是这场表演的主体的谬误中。如果只是观看者位置的调换,却没有真正改变社会文化与价值体系,那就只会像日本的牛郎体系一样,顾客成为了客体,被观看的成为了主体,乃至为其下海,彻底让渡自我价值。


疯马秀的骗局是一场与这个社会文化、秩序、消费主义和资本生产完全嵌合的完美产物。看起来严丝合缝,却拥有着无法弥合的空隙,那就是当众人意识到,我们永远无法在自己身处于被观看、被审美、被建构、被认识、被描述、被命名的状态下创造主体价值。


由此,就能识破它制造出的这场由无数辞藻拼凑起来的骗局里,根本没有解放,更遑论自由。


🦋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ʕ•ﻌ•ʔ

「秃头所王牌课程:秋日答题班」


WONDERLAND/以题带学

在实用与应试中保持思考



•̀ᴗ• •̀ᴗ•́

「TTS超级创意策划班」


新闻编辑部主编与百万年薪产品经理

成为学术研究大佬



ᑋᵉᑊᑊᵒ ᵕ̈ ᑋᵉᑊᑊᵒ

つ♡⊂

「名词解释小册子更新版」


不止于一场功利应

不只是一本新传考研工具书



🐼🐡


差点被疯马秀骗到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