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的火

一则不怎么严谨,没价值的读书笔记
有一个故事,我是从一本书中读到的。我没有验证过事件的真实性,但我觉得说这故事的人都比较可信,就顺着思考下来了。
那是1988年6月,美国黄石公园的南部边界上,闪电引发了一场森林火灾。
这其实不是新鲜事,黄石公园每年夏季都会因为闪电引发上百次规模不等的森林火灾。要是这每次火灾都是大火,那黄石公园乃至美国早就被烧成焦土了,好在大多数的火灾蔓延最多不超过一公顷,很快就会自然熄灭。故事里的这场大火一开始看上去也是这样,过了一周甚至还下了一场小雨,好似耶稣保佑,大家都觉得这场火要灭了。但是不知道是因为天气非常干燥,还是一直刮着大风,7月中旬这火忽地一下就烧起来了。之后就仿佛是接力赛跑一样越少越密,越烧越烈。大家应该很能理解这种场景:一片火焰引发另一片火焰,然后火线就连成了一片。当年7月14日,一处火灾烧掉了4700公顷森林,另一处火灾烧掉了2900公顷森林,乍看起来这把火已经很厉害了。但还有更厉害的,上文说到火线会连成一片,1988年8月20日,就在一天内6.1公顷的园区被烧毁,高达10英里的滚滚黑烟直窜空中,疯狂的野火在大地上横行,仿佛地狱将领。
现在流行贬低特定国家的领导与官员。实际上当时动员能力还算不错,在两个月内有超过10000名消防队员和军人投身到灭火公园里,我没有相关资料,所以也不知道他们采用了什么措施,总之这火就是不停烧,一口气烧掉了32.13万公顷森林。拯救这一切的还是大自然,秋季的第一场雪逐渐扑灭了火势。根据书中的对比,在那之前最大一次的森林火灾是在1887年,但那一次受灾面积只有2.5万公顷。
你可能会说这是当地官员渎职懈怠,但从宏观政策上来看却是恰恰相反。从1980年起,美国森林管理局就对火灾采取了"零容忍"态度。黄石公园管理局有业务精良的消防员,还会从空中派飞机监控火情。据说很长一段事件,只要出现火灾,就会"空降"消防队员灭火。而且由于他们的努力,火灾的发生率已经大大减少,难道这些政策一点用都没有。
换我的话,应该会说一点垃圾话批评一下森林管理局,或者感叹一下人类对于自然应该有敬畏。但是科学家显然不会止步于此,1998年,康奈尔大学的三位地理学家: Bruce Malamud, Gleb Morein, Donald Turcotte 试图找出这场森林火灾的原因。他们设计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在电脑上做模拟。
我没有看到这个模型的图示,但是书中还是写明了这个模型的运作逻辑: 看上去挺像游戏。他们先假设树木都会随意生长,然后在模型的地图中随机撒下一些树木,一个树木占一个各自。然后假设树木增长的数量也有一个固定的速率,让树长一段时间,然后他们在模型内随机得撒下火柴---就像某些有意无意的游客一样。如果这火柴恰好落在有树木得小方格里,这棵树就着火了,而如果这着火的树周围的格子也有树,那那些树也会连锁反应一样被点燃。这三位地理学家做了大量的模拟实验。得出的结论很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小的火灾爆发概率远远大于大的火灾,这个结论既符合人的常识,也符合历史记录,1988年那场大火就是百年难遇的。
这三位学者又做了另一个实验: 如果火灾掉到树上的速度不一样,火灾的严重程度会不会改变? 得出的结论是: 如果火柴掉落的速度慢到一定程度,爆发火灾的次数也会明显减少,但一旦爆发火灾,这火灾就很有可能变成势不可挡,百年难遇的大火。这三位地理学家把这个实验结论称为"黄石公园效应"。
由这个实验与其实验,我们会得出一个很让人难以接受的结论:正是黄石公园管理局对火灾的"零容忍"政策,促使这种百年大火的形成。因为保护树木不被小火灾烧毁,所以数目增长加快,森林老化的速度也加快。整个黄石公园布满了各种枯树,枯叶和树枝,在那么多易燃物的存在下,黄石公园仿佛一个不稳定的炸药包: 一旦有小火灾,就很有可能蔓延到整个区域。
在这场火灾与相关结论公布后。黄石公园就改变了做法,据说现在的防火政策是禁止一切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但对于自然引发的火灾,只要没有威胁到人类和建筑,消防员们就听之任之。有时候工作人员甚至会故意烧掉一些枯树,认为烧出一些隔离带。至于结果,就我所认知的历史里,再也没有那么大的火灾上过国际新闻。
这个故事来自于 Mark Buchnan的《Ubiquity: Why Catastrophes happen》,作者是个物理学家,也是《nature》杂志的编辑,当然不是讲一个段子。他提出一个"历史物理学"的概念,他认为诸如地震,火灾乃至战争,金融危机,战争这些灾难性的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小的风险和大的风险和大的风险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但随着风险因素的积累,当一个系统越过了某个关键点,就会进入不稳定状态,随时可能会爆发灾难性事件。 从书的名字就能看出来,我一辈子都不会读这种树,这个故事我是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读书笔记中看来了,他的结论是"防范森林火灾的最好办法,就是主动地放一把火"。这是他的笔记。
我首先想到的是前一段时间的凉山森林大火或者是最近的西昌大火,很多志愿者和专业的消防员都丧生在其中,网路上也有很多哀叹,也有指责。听说最近那场大火,相关的领导层就受到惩罚,我不知道同样的结论能不能套用在地球另一端的森林中。但是我没有在公共平台看到类似的科学分析或者项目,如果缺少这些,恐怕这些哀叹,牺牲,指责,惩罚就得不停持续下去,成为一个徒有形式的死循环。
这场疫情什么时候会逐渐消失,我真的不知道。但我觉得以"历史物理学"的逻辑,它应该算是一场大的风险,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许多行业,许多旧的体系都处于那种不稳定的状态。比如想我这样的学生就担忧自己的未来,很多行业只是苦苦支撑,最近也看到某些大国不断暴露的笑料,某咖啡空手套白狼对于中资的集体影响,还有某中行期货的暴雷,都让我们看到原先那种不稳定状态的彻底破坏。正如故事中那个实验的逻辑:现今的人类发展策略和意识心态,加速了疫情这种"大火"的发生和扩大,我们整个系统已经越过了那个关键点,这种不稳定的状态还会持续很久,而我们必须把自己代入黄石公园大火中的那些死树枯木,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生活形态上。
我想到一个漏洞,或许有些人也会质疑: 我们干脆就不要去管那些树,恢复那种"自然"的状态,不是对整个系统的"无为而治"吗?我觉得不怎么可信,正如黄石公园本身就是人设定的一个保护公园,即使这公园一个游客都没有,周围的城市难道不会影响到其中的树木吗?人类系统也是,我们当然可以舍弃一切跑到森林里面当原始人,但是作为现代文化的原住民,我们心中的那些政治幻想乃至对于技术的向往,怎么能保证我们不会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施加第二次伤害? 读了这个小故事,我第一想到的是: 想要靠大组织干预来避免风险,只会适得其反;但是如果因此对现实失去追求,想着当甩手掌柜,恐怕也只会重蹈覆辙。
参考书籍:《先放一把火》何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