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革命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简介—第一国际
第 一 国 际
第一国际(简称国际),就是国际工人协会。它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世界无产阶级的第一个革命的国际组织。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日益高涨,各国先进工人要求在国际范围内建立有组织的联系,联合起来共同与资产阶级斗争。
1864年9月28日,为声援波兰人民起义,英国工人在伦敦的圣马丁教堂再次召开了大会,法、德、意、波兰等国工人代表都应邀出席了大会。马克思认为这次大会很重要,也接受邀请,亲自出席了大会。大会决定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并选出了它的总委员会。马克思当选为总委员会委员,担任德国的通讯书记。实际上,马克思始终是第一国际的灵魂和领袖。
总委员会组成后,首要的任务是制定纲领和章程。经过激烈的斗争,决定由马克思起草这两个文件。马克思根据当时工人运动的实际情况,在几天之内,用通俗的语言,写出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在这两部光辉文献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指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工人阶级的最终目的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工人阶级的彻底解放。因此,“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1】。再次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2】的战斗口号。这两部纲领性的文献,为第一国际打下了正确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国际建立后,路线斗争并没有结束。国际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同各种机会主义流派进行激烈斗争并战胜它们的历史。
蒲鲁东主义是国际前期的主要敌人。
1865年9月,在国际伦敦代表会议上,蒲鲁东主义者发动了进攻。他们反对政治斗争,反对把工人阶级对波兰起义的态度问题列入即将召开的国际“一大”的议程;他们进行宗派活动,提出不接受脑力劳动者参加国际的谬论,企图把马克思排挤出国际。马克思参加了这次会议。经过斗争,否定了蒲鲁东主义者的提案。会议强调了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斗争的必要性;必须支持波兰的民族独立,并把这个问题列入“一大”的议程。
1866年9月,国际“一大”在日内瓦举行。马克思由于从事《资本论》的写作,没有出席。但是,马克思非常重视这次大会,为大会作了重要的准备工作。在会前,他代表总委员会拟定了一份《给代表的指示》,作为这次大会各项议程决议的基础。在这次会上,蒲鲁东主义者再次发动进攻,他们又提出了脑力劳动者不能参加国际的问题来反对马克思。这个提案再一次被否定了。于是,他们变换花样,提出了把国际变成国际性的交换合作社的提案,企图改变国际的性质,用他们的主张来代替马克思起草的《共同章程》。大会否决了他们的提案,批准了《共同章程》。他们还挑起争论说,资本家和工人在生产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并不存在矛盾;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通过和平改良,不应该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参加大会的多数代表无情地驳斥了这些机会主义观点。大会按照马克思的指示作出的决议指出,不夺取政权,合作制不能建立,合作运动决不能改造资本主义社会。这次大会对蒲鲁东主义者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1867年9月,国际“二大”在洛桑举行。马克思忙于《资本论》出版工作没有参加大会。蒲鲁东主义者依仗代表人数多,更猖狂地发动进攻。他们提出把总委员会的驻地从马克思所在的伦敦迁到蒲鲁东主义者占优势的瑞士,企图篡夺国际的领导权。结果这个提案被否决。他们的阴谋没有得逞。随后,他们又挑起了关于所有制问题的争论。蒲鲁东主义者极力主张建立私有制,说什么“土地归农民,贷款给产业工人”。经过激烈的争论,没有结果。这次大会完全击败了蒲鲁东主义者反对政治斗争的谬论。大会在决议中指出,工人阶级首先要参加政治斗争,争得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不然就不能彻底解放。并决定以后每年都要重申这个决议。
这时,马克思的光辉著作《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深刻地阐明了剩余价值学说,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为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武器。
1868年9月,国际“三大”在布鲁塞尔举行。蒲鲁东主义者在遭到了多次失败后仍不死心,继续发动进攻。他们提出继续讨论所有制问题,顽固地坚持土地个人所有制是“幸福和进步的主要前提”。大会批判了他们的谬论,并作出了决议,指出工业和农业生产资料、交通运输手段、森林、矿藏和土地应当成为全社会所有的公有财产,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个决议粉碎了蒲鲁东主义者妄图永远保存小私有制的反动思想。大会还通过了一项专门的决议,号召各国工人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
蒲鲁东主义者在“三大”遭到了彻底的失败,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会后,蒲鲁东主义内部发生了分裂,以瓦尔兰为首的左派蒲鲁东主义者逐渐抛弃了旧观点,向革命方面靠拢。所以,到“三大”闭幕时,马克思主义反对蒲鲁东主义的斗争暂时告一段落。
在反对蒲鲁东主义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批判了工联主义和拉萨尔主义,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国际“三大”以后,巴枯宁主义逐渐滋长起来,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最危险的敌人。
反革命两面派和阴谋家巴枯宁在国际刚刚成立时就混入了国际。他钻进国际后,一直阴谋篡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导权。巴枯宁曾向马克思请求去意大利宣传国际的思想。但他到意大利后却组织了秘密团体,1868年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巴枯宁要国际吸收这个派别组织,阴谋篡夺领导权。马克思揭穿了他的阴谋,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民主同盟”解散和废除它的纲领以后,才能分别接纳它的成员加入国际。巴枯宁大耍两面派,表面上解散了组织,背地里仍然保存下来,在巴枯宁的秘密指挥下,继续进行反对国际的活动。
1869年9月,国际“四大”在巴塞尔举行。巴枯宁分子竟然伪造代表资格证件,企图得到大会代表的多数。在会上他们提出了继承权问题向马克思主义进攻,他们胡说废除继承权是“社会革命的出发点”。埃卡留斯代表总委员会宣读了马克思起草的《关于继承权》的报告,批判了巴枯宁主义的观点。报告指出,消灭了资本主义制度,继承权也就自然被消灭。巴枯宁主义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反动的”。【3】

这次大会还通过了一项扩大总委员会权限的重要决议,加强了总委员会反对巴枯宁分子阴谋活动的权力。
大会以后,巴枯宁纠集蒲鲁东主义右派、拉萨尔主义者和工联主义者,攻击马克思、恩格斯和国际总委员会。马克思写了《机密通知》,对他们进行揭露和批判,给予沉重的打击。经过斗争,巴枯宁的影响日益削弱,马克思说他们“很快就要完蛋了”【4】。
1872年9月,国际“五大”在海牙举行,在这次会上清算了巴枯宁主义,把巴枯宁及其死党吉约姆开除出国际。
由于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欧洲反动统治的加强,第一国际海牙代表大会决定把总委员会迁往美国。此后,总委员会实际上没有进行活动。1876年,根据马克思的建议,在美国费城代表会议上正式宣布第一国际解散。
第一国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伟大导师列宁指出:“第一国际奠定了国际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斗争的基础。”【5】“第一国际的活动对所有国家的工人运动立下了伟大的功绩,留下了深远的影响”【6】。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3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3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41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479页
【5】《列宁选集》第3卷,第809页
【6】《列宁选集》第1卷,第7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