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消费主义,大众哲学

2023-08-11 23:27 作者:音西君的粉丝  | 我要投稿

对于普通群众来讲,他们肯定熟悉所谓消费主义,很多人还要反消费主义,痛恨短视频,痛恨金钱至上等等。这些人往往存在,比如有些时候反日货,或者对美国仇恨的时候,往往他们是主力军。这些人之所以有反消费主义的想法,是因为消费主义这个名词从被熟知开始,就已经是人们的众矢之的。但他们却不讲现象,就只讲消费主义。他们这样做最终只会是一吐为快,做不到任何作用。消费主义真正的创造者是谁?如果一深究就会发现,那些想要卖货的大厂往往会营造各种各样的说法让你去买,去崇拜。比如钻戒和爱情绑定,金首饰和奢华绑定,然后铺天盖地的宣传,今天xxx戴金子,明天xxx戴银子,让你哪怕很穷,也要买来以炫耀。这些现象就是消费主义,那这种现象的创造者很明显是那些宣传者了。那么宣传者为什么这么做呢?他们很明显是要获取利润。但是到处发小广告的人,亦或者是做广告的人往往不是为了卖更多的商品,他们只是领工资而已。那么谁是最直接的获益者呢?公司职员是领工资的,管理层领工资的,而更高的董事会往往是拿着这些别人买钻戒的钱,一部分发工资,剩下的给了自己。那很明显了,领工资的人每天都在干他们的工作,他们创造的价值,例如做广告的人投放广告让别人想买,这样帮助这个商品卖出去的钱是很大的一笔数目,他们却只能拿到那些工资,而他生出的利润和他的工资的差价就被上层拿走了。那很明显了,把这些全连在一起,制造所谓消费主义的就是资本家们。 但是现在的人往往一边骂着消费主义,缺不追究这背后的逻辑。这种不追究逻辑的行为就是市民自发反抗。但他们根本没想解决,也实现不到解决的办法,原因在于他们根本没有上升为理论性的或政治性的批判。事实上,消费主义只是一种,其他的什么拜金还是什么主义都可以合成一个主义,即资本主义。他们那些出于各种各样的想法对此发动攻击就是对资本主义发动攻击,只是他们还以为自己没有。他们的老板通过社会各个渠道的剩余价值聚集搞来了钱,再用这个钱去做他自己的事,美其名曰老板赚来的,那些被剥削剩余价值的人还拜他们的老板为“x爸爸”,这难道合理吗?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到现在有一段历史了。出现了层出不穷的批判资本主义的文学,电影等等,只是很少触及到政治范围。但只有触及到政治范围,把工人阶级自发的抗争上升到政治斗争,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就像一个人被蛇咬到了腿,毒素顺着腿开始向上蔓延,你是选择治疗毒素蔓延前2秒的地方,然后让毒素接着向上爬,还是直接根除这只腿。如果你不根除,毒素一步步向上蔓延永远不会消灭,最后上升到脑袋你就死了,但你如果根除,虽然损失了一条腿,但你仍然活着。上升到政治就像意识到砍腿一样,意识到主要矛盾才能根除矛盾。而那些文学往往讲述的故事都是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核,却没人上升为政治以供批判。但我们有着政治武器,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把这种批判上升到了政治层面,所以我们用它来进行政治活动,而在马克思后也有各种发展学说,在目前来看,马列毛主义就是最适合进行政治斗争的思想,所以我们要让人们理解马列毛主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政治问题,而不是叫苦不迭天天抱怨却不去解决。思想上的枪就放在你的面前,学不学着使用由你决定。 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互联网带来了一个新时代。在今天的网络平台上,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对各种各样的东西置评,甚至不分对错。每件事实际上对错是辩证的,对资本主义错就是对社会主义对,反过来也一样。网络扩大了人们的思想欲望,人人都是“哲学家”,却没有人能真正把一些现象上升为哲学理论,他们能做的只是张口就来,而丝毫没有辩论的态度。这种人在互联网出现前就有,他们可以肆意发表,但往往和这些人打交道的人都有着自己的原则,所以根本不会听信。但是互联网把他扩大化了,仅仅一个人可能就要受到10个100个甚至1000个人的言论批判,各种各样的人都出自各种各样的出发点,但没人是为了辩论出真理,它们往往只是发泄,目的不是辩论出真理,只是为了驳倒对方。举个例子,如果你说xxx是对的,就会有人说xxx不对,当你举出一系列证据,他们就要针对你的证据找漏洞,只要找到他们就赢了,但他们不会去举证。网络往往就是这样,只在乎驳倒你,不在乎真理,所以当一个人被各种人网暴时,往往这些人就不在乎这个人是什么人,只在乎如何发泄,当这个人举出证据,这些人往往是要去驳倒证据而不是分析情况,所以很多人因为网暴而自杀。这些网络言论说来说去是没用的,就像现在的人刷短视频,昨天刷的今天就会忘记,他们只是把大脑泡在屎坑里,浪费他们的时间罢了。这些短视频往往就会让人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引领,左边说一句,右边说一句,但他们不研究真理与否,而当他们说出自己的话,也没人会记得。就这样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这些世界观往往是扭曲的,而各种世界观冲突就会对骂,但没人能真正说清楚如何看待别人的世界观,也没人会去分析,所以他们互骂完很快就又会忘记。在这样的“哲学”上,各种歪理层出不穷,而真正有用的政治哲学就被弃之不顾。就像前文论述的,你把一个多么正确的观点抛出来,他们也要把你痛骂一顿,而自己却没有什么见解。而我们就是要在这样的社会里普及政治哲学,这就是困难之处。很多书籍还是电影传达出的世界观也都是朴素对抗的,而普通群众就信这些作品的,而我们需要把他们上升为政治哲学,才能让他们理解马列毛主义。网络上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就在于他们都有自己的“哲学观”,都急于表达不愿学习,而在现实他们又都不愿表达,我们必须利用好这一点,现实网络双管齐下,让他们了解,他们自然会明白,就像上文论述,他们朴素的反抗资本主义,却不知在反抗资本主义,只要让他们明白,自然会上升为政治。马列毛主义者要把马列毛主义传播出去,而不要怕别人的讥讽,就像鲁迅曾经也饱受辱骂,毛主席曾经也被叫做右倾,要知道“历史之风终究会吹去我头上的垃圾”这个道理,真理是可以检验的,要同愿意辩论的人辩论,而不是同为了辩论的人辩论,这样节省精力,更好的把马列毛主义传播出去,让无产阶级重新关心政治,脱离盲目而实现政治诉求。 就像很多人愿意拿出《1984》书中的反乌托邦政府,或说自己愿意像《搏击俱乐部》一样炸毁大厦,那是因为他们看到的东西让他们觉得相像,感受到的东西让他们想要反抗,但很多人就要在网上站出来反驳。他们都不讲政治哲学,所以真相扑朔迷离,只要用马列毛主义分析就会发现问题所在,那就是对法西斯行为的仇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仇恨。但很多人又摆高姿态,认为仇恨是错的,实际上仇恨就是对的,就像一些人集中被上刑,一些人下意识就要辱骂行刑官,但另一些人讲着感恩,说上刑是为你好,还要辱骂那些辱骂行刑官的人。很明显,被上刑难道不能辱骂吗?辱骂就是一定会出现的,而且就是对的。至于那些“感恩者”,往往是由于懦弱或者无知,放弃了反抗精神。就像抗日战争,一些人宁可死也要抗日,另一些人认为不抗日还能活,就当了汉奸。那些“感恩者”往往认为自己有家庭有孩子就不能反抗,那么请问你不反抗,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要重走一遍你的路,然后结婚生子,说着不能反抗,也被剥削一辈子?实际上这种剥削根本没有必要,就像这个世界上所有富豪如果都把钱分出来,就没有穷人。当然我们不是平均主义,我们要按劳分配。所以妥协根本就是为自己的懦弱找借口,如果所有无产阶级愿意,就能建成无产阶级专政,只是他们还认为自己应该被限制在框架内。实际上现存框架根本不需要存在,可以打破建立一个更好的,只是还没有上升为政治意识没人注意而已。当革命者开始革命,那些反对声音往往就会闭嘴,因为革命者要建立的社会,连反对者也包括在内。现在的朴素讽刺已经够了,要想解决问题必须上升为政治诉求,是无产阶级的政治诉求。在这过程中富豪的孩子会说“你们就是在幻想压迫,幻想革命”或者“我怎么没感受到压迫”,但无产者的孩子们看着父母挣着3.4千块钱,自己打着暑假工的时候,他们就会渴望这个政治诉求,因为那是无产阶级为主人的社会。

消费主义,大众哲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