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教资笔记11(教育目的&课程的概念)

2021-09-13 19:59 作者:弃疗的中二病拱卒者  | 我要投稿

概念


1.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2.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3.广义的概念:人们对于受教育者的期望


  狭义的概念: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的具体要求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a.国家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




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通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来的,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c.教师教学目标


1.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2.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微观层次的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是具体化的培养目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


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理论


a.社会本位论


荀子,赫尔巴特,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孔德


(口诀:纳社会孔赫涂图)


b.个人本位论


孟子,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马斯诺,康德


教育无目的论和生活本位论了解即可




我国的教育目的


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


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口诀:全面发展社会人才素质)


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3.制定者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4.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口诀:三人一社会)




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育:灵魂和统帅的作用


智育:基础和前提作用


体育,美育(物质基础)


劳动技术教育:实践教育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有印象即可)


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




课程的概念


第一个将课程作为专业术语提出的人物:斯宾塞


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课程》博比特


广义的课程:指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制定的学习科目极其进程的总和


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




教资笔记11(教育目的&课程的概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