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懒人系列】Baselight的独门绝技?不了[1/3]

2022-08-25 20:43 作者:张来吃  | 我要投稿

首先声明的是,Baselight,尤其是指 Filmlight 团队的大佬们非常流弊,也非常敬佩他们在调色领域为大家贡献哦不,提供的工具

那么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当然就可以不用从头去走弯路。大佬已经在前面带了路,我们要做的就是跟上大佬们的步伐


契机

得益于 Baselight Look 的发布,从此大家就有了条件能尽情地在 Mac 上展开各种测试,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各种把玩;另一方面也是遇上了项目有明确需求,得用到某些工具,比如「Texture 系列」


我们无法只去看画面的颜色

因为完整的图像是由颜色在空间中分布而构成
这些排布和颜色本身的相互作用便产生了图像的纹理


所以这里不得不从 MTF 这一基本概念说起,为了节省篇幅大家可以直接去原视频(HDR) 处细细品味


在此之前个人感觉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都像色彩那般关心画面的「纹理」层面,通常也都从锐度、肤质这些角度来开始注意纹理带来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它们(锐化、磨皮)。当然不是说别家就没有类似工具了,只是我看大家之前关注问题的角度似乎和上面视频里的角度不太一样总之了解官方开发这些工具的思路之后,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这些工具的用途了;也更好理解这些工具的原理这其中首先可以看到的就是:


Texture Equaliser

按字面意思理解,「纹理均衡」几乎就是画面的 EQ 均衡器,和声音领域一样,也是在调整画面中不同频率的细节增益的量(Gain)


类似的应用在图摄领域倒挺常见的,比如 Affinity Photo 自带的频率分离工具,能任意分离高低频两层分别进行处理。影视领域毕竟需求不同,使用方法并不一样,但原理基本是相同的


所以在 Texture Equaliser 里,就和 EQ 均衡器一样直接提供了从小到大,从高频到低频的不同细节等级来进行调整,下图是不同等级频率分别正向拉满后的示意


最小的一级放大看看 左侧为原始


所以可实现的效果就比较复杂,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锐化或「打柔」,综合看来基本上可以对「镜头光学素质」进行一些后期调整,来满足一些特定的镜头匹配需求等等等等


你是不是跑题了

当然没,毕竟还有一些小伙伴可能不太了解这些工具不就得先简单介绍一下

这类工具的思路既然不算什么独门秘方,原理也相对好理解,那么移植到达芬奇里来实现相同的效果也是可行的了,所以上面两排 Isabella 的对比就是达芬奇里和 Baselight 原生的效果对比了

我当然无从得知原汁原味的计算方式,就算有幸知道了也不能使用(知识产权警告)所以效果必然会有所差异,但呈现的味道是基本一致的,从最终效果而言单独看上去也基本上一样了

要分别处理6组不同的频率,所以节点看上去会有点令人头大,更何况起码有6个参数要调,即便是打包成为一个复合节点,怕是每次进去找节点都得找几秒

所以费老大劲终于搞定了在复合节点外面用一个节点 6 in 1 一站式调6个参数的方式,要是有了大台子,连鼠标也用不上了就。这一思路甚至可以再扩展一下把一些常用的复杂节点变成一个简单的控制器来操纵,后面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再展开一轮

那这样就算是搬运完一个工具了

点击原文链接🔗扩展阅读背后的原理 - 感谢直男Andy🥹当年现场的顺嘴一问


接下来可以预告的是「Texture Blend」「Texture Highlight」,如果你是这两个工具的粉丝的话,欢迎你期待一下了


【懒人系列】Baselight的独门绝技?不了[1/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