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女性史

第一集 天足运动 P1 - 02:07

裹小脚的女性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如厕。
依附于男性是因为她们没有除了结婚生育这条路以外的任何路可走,所有的渠道和资源都让男性占满了,哪怕有一条路可以养活自己,都可以不必依附于男性。
第三集 先行者与后继者 P3 - 14:40
不支持不反对,经典


第三集 先行者与后继者 P3 - 22:22
中国共产党赋予了根据地妇女参政权,西方自下而上妇女运动争取了参政权。(仅仅是参政权,而非平等地位)
第四集 家的围城 P4 - 19:34
对《玩偶之家》的误读
反夫权,反对核心家庭→反父权,反封建家庭
第五集 新的女性 P5 - 13:44
妓女最先进入消费市场,并有了经济来源。
杨秀琼、阮玲玉的经历感觉和现在的女性区别不大。职业女性,独立女性拥有强大的专业能力和赚钱技能,仍然无法脱离男性的“玩弄”。
第六集 战争与女性 P6 - 01:48
黄埔军校女生班
妇女出走上军校、参军,都是为了脱离父权和夫权家庭。
第七集 婚姻革命 P7 - 11:25
童养媳,也有男比女大的情况
第九集 半边天 P9 - 20:04
文革后期,“男同志能干的,女同志也能干”的片面强调
第九集 半边天 P9 - 21:07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因生理特点造成的困难
第九集 半边天 P9 - 25:37
“男能干,女也能干”
“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误区:男性中心主义,以男性的标准要求女性,以男性为参照物要求女性做男人做的事,只要做不到,就是她不行。
这里的问题在于:1,什么是男人做的事?男人做的事实普天之下所有男人都能做,都会做的吗?只要有一个男人做不到,女人同样做不到,就绝不是女人的问题。2,为什么不以女性为参照物来要求男性?女性的生育、养育、家庭再生产,承担审美客体和性客体,这些劳动在日常中时刻看见、听见、言说,却何以被隐去?
★★★
第九集 半边天 P9 - 38:30
如今左男通病。or敢说性别就是阶级吗?
新的视角:《红色娘子军》女性形象在肢体上的解放
第九集 半边天 P9 - 40:33
第十集 新时期的妇女生活 P10 - 28:11
80年代的社会性别研究强调性别特质,“不男不女”又加强了性别本质主义
95年世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