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力三剑客我该如何选择?尘埃拉力2,WRCG,RBR(NGP7)
(免责声明)这应该是我的私信里被问的最多的问题。本文并非客观科普文,只是纯个人想法,各方保持冷静和探讨的精神,有其他看法可在评论区写下你不同的观点。那我们正式开始吹水。
目前市面上玩的最多的拉力类PC平台游戏,应该就是如标题的三个,在以国内为例,在普及性方面,以尘埃拉力2.0的受众群体最多,WRCG次之,NGP7物理的RBR为最少。当绝大多数人还在为到底哪个最拟真而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本来玩拉力的人就少,加上拉力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过度争论这个没意思,还不如多点去练车。我只开过买菜车,没开过真的赛车,而且也都是小马力前驱车,后驱也只买菜式的开过两款BWM M3,至于四驱是什么感觉,我也不清楚。现实中我开手动挡的车还处于经常起步熄火的阶段,技术不足以支撑我去评论哪个的物理做的更拟真,而本文是以另外一个角度去探讨哪一个更适合你。
第一,你目前的电脑性能配置
在目前硬件并不算真的便宜的年代,显卡一点都不便宜。为什么我要提这个,这完全决定了你玩一个游戏所投入的总成本的问题,很多朋友还是学生阶段,尚未财务独立,理应做到不乱花钱的原则,当然,确实不缺钱的另说。
WRCG应该是三个里面最吃电脑资源的一个,比上一代WRC10要好很多了,但依然是三款里吃资源的头哥,我见过一些人确实遇到购买了之后发现自己的电脑根本跑不起来,或者不能达到流畅的预想值只能选择退款,这就要求你在选购WRCG之前需要好好考量你的配置到底够不够强了,起码手持甜品卡1060或以上,你才好去考虑(土豪家的游戏)。
至于尘埃拉力2.0就相对优化好不少,一张年久的显卡也能跑的动,带独显的笔记本,只要2016年后推出的,大致上应该是没问题的,当然,内存你也起码得8G。
剩下最省资源也是最吃资源的就是RBR NGP7,本质上4G内存+核显可跑,反正画质调不调都那样,低分辨率的老核显笔记下也能很流畅,在使用键盘下,50FPS也是能做到的,但使用高分辨率,多屏,VR设备,还有增强式FFB时候,就相对异常的吃电脑资源。后面再补一篇专门写RBR各配置下的性能表现。
小结:如果你的配置不错,三个你可以随便选;如果配置一般,那只能优先选择尘埃拉力2.0和RBR;如果你电脑只有核显,那只能选择RBR
第二,游戏价格
WRCG发售价格好像是126(我买完就忘了),Steam上在优惠最大力度的时候也没低过100,而且出一代就需要重新买一代,对价格敏感的朋友确实需要斟酌,我买了,玩了50小时左右。
尘埃拉力2.0的话,我当时候是在有优惠时候买的,36元,总体而言还算亲民,目前还不知道有没有尘埃拉力3.0,更不要说什么时候会出,好像官方也没想要出DLC的意愿,就目前版本还能玩很久,所以费用不算高,省钱,十分建议新手买来玩。
RBR,游戏本身免费是免费,但世界上最贵的东西永远是免费的东西(硬件上会让你想着升级)。
小结:不缺钱的三个都一起玩,缺钱只有RBR
第三,外设选择
设备嘛,来来去去无非就这几样:键盘,手柄,皮带或齿轮式方向盘,直驱方向盘。
WRCG,根据群友的反馈,好像对这几种设备的兼容需要看情况,总体问题不大,也有少部分可能会出点小问题,不过多数厂商都会努力的为这种官方游戏做兼容和优化,不怕不怕。键盘和手柄,检查过都是有对应的线性和死区设置,这还是不错的,方向盘主流品牌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个人的体验而言,可能是我个人设备的缘故,兼容性并不好,要么经常设置不上,要么玩着玩着突然掉线。推荐手柄和方向盘设备,Xbox手柄还能支持扳机震动,手感相当好,键盘也还行,平淡。首选方向盘设备,是否入直驱来玩的问题,看钱吃饭,手感差异肯定有,但又并非十分大。新手老手都适合各类设备来玩。
尘埃拉力2.0,均可,不同设备的操作逻辑虽然不同,但是操控感都是差不多的,选什么设备都不错,设备兼容性是三个里最佳,我很推荐,是新手玩家入门首选的游戏。
RBR,可以说是对设备最包含万象的游戏之一,无论你用键盘,手柄,方向盘,甚至是一些你想得到还是想不到的设备,都能支持玩,硬件不用太揪心,随便选。
键盘建议选择机械键盘,选择范围是茶轴或者红轴为宜,黑轴太硬,青轴太吵,不过只要你喜欢,什么都行。
第四:赛道
拉力游戏里比较关键的点,赛道的数量和质量,在某个程度上决定了这个游戏的可玩度。
WRCG,什么国家的赛道都有,整体制作也是官方认证的,质量都相当不错,无论建模还是贴图,光影等等,效果都相当的棒,整体画风是偏写实一类。有不少赛道都是从前代就延续下来的,万年没变,只能说开发商有点太懒了,DLC又几乎没有补什么拉力一类的赛道,有好一些赛道都有重复的路段,这方面只能是比DR2好一点点,不能给什么好评。年货级别的游戏的缺点就是,有什么赛道补充都是等下一代,作为P社玩家的我,对此很不理解,新赛道以DLC的形式推出来,我们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它就是不做。总结:赛道质量很好,玩是有可玩性,但缺乏延伸性,玩一年又得换。
DR2,跟WRCG的情况基本相同,但是还不如WRCG,DR2更懒,就用一两条长的,切几段就算另一条赛道了,数量真是不多,这方面我认为是缺乏诚意,不接受反驳。但是各方面的质量我是完全认可的,赛道都做了好几层的材质,不过这一举措也让整个游戏包体积压不下来。光影方面见仁见智,我不大喜欢,眩光方面看的人眼睛不是太舒服,我最多只能忍受半小时,就得停下来。赛道带来的动态模糊倒还好,可以接受,但是有点NFS风。不过有个极大的缺点导致我不喜欢DR2的赛道:太多近路可以抄,而且没有做出惩罚,前排的都在研究如何抄捷径,导致游戏的赛事体验极差,自己玩倒是可以。总结:赛道质量上乘,玩是有可玩性,数量少,且缺乏扩展性,游戏商又不出赛道DLC。
RBR,数量是三者中最多,快接近500条了。但,有一说一,质量参差不齐,有质量很好的,也有质量一般的,很多人诟病RBR画质差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来自于赛道的质量,理由是有的,RBR目前的赛道制作都来自于民间,首先就取决于赛道制作者的技术水平,建模水平和使用的贴图质量直接影响赛道质量的最终效果。另外之前还没有可用的原版格式导出器,很多赛道都是BTB格式,导致无法实现TV镜头回放,也不能支持多类型天气系统,只有单一的好天。画风偏写实,不刺眼,总体其实还行。关于RBR画质的问题,我后面再详细说说为什么。还有一个被诟病最多的是路书,报错的很多,这个也还是赛道制作者的水平问题,所以RBR玩到一定程度,需要你自己编译属于你的路书。RSF版本下的RBR,明明所有赛道都安装好了,但是都会经常提示需要升级,其实就是更新切线系统的文件,所有发现可以抄近路的地方都逐步添加了判罚系统,给正式赛事少了赛后判罚的麻烦。总结,赛道多,质量有好有差,有些国家的赛道只有一两条。
第五:赛车
WRCG,赛车都是WRC官方认证的,外内质量都做的很好,材质赋予也很真实。但是除去物理不谈之外,我对引擎声就不太满意,好像所有车都用的同一个引擎声似的。数量不算多,主要是现役的为主,区分的很清晰,跟现实一样。不过最经典的那几台还是有的,其他的就没看到影子了。
DR2,最高级别只有R5,经典的那几台该有也还是有,外内做工还不错,引擎声倒是不错,模拟的不错。整体数量不算多,不过也够玩。
RBR,98台车,除了几台经典的一直都没看到影子,其他可以说基本算齐了。外体总的来说都还过得去,能接受的水平,不能说好,内部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然后我们经常找借口骗自己,但还是觉得应该要面对现实,不行就是不行,要认。数量是取胜,制作质量就只能选择性忽略,如果你很介意这个,那RBR不适合你。
先说这么多,后面还有的,等想什么时候更新就继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