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哲学的原理篮子和篮子原理
事物的定义与人们定义事物的方式有关,事物的价值和判断与人们认识和断定事物的方式有关,定义方式不同决定了事物定义的多样性,认识方式和断定方式不同决定了事物价值和判断的多态性,比如:从旅游生态学方面分析,桂林和昆明、厦门和三亚、威海和大连、西双版纳和腾冲等是最宜居的城市,从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方面衡量,北上广深、成都和重庆、武汉和长沙、杭州和南京等是最宜居的城市。居住的烟火气和便利性是一种宜居性的参考,居住的生态性和山水性是另一种宜居性的指标。理想的和向往的生活兼顾了生态性和经济性的双重指标。在北京和上海工作,到三亚和湛江旅游,成都经济略强于杭州,杭州山水资源稍好于成都,人们在判断杭州和成都的宜居性时显得犹豫不决。
新哲学有几个主要的特点,一是用等效性解释了规律性,二是用反等效性解释了矛盾性,用悖论性解释了矛盾论或辨证法,三是用转换性解释了运动性,运动不过是物体发生了时空位置的转化,转换原理既指明了事物的运动,又指明了事物的变化。互补原理即是乘效原理或除效原理,互补原理是倍增的等效原理,互损原理是倍减的等效原型,互补原理是等效原理的扩展形式。等效原理的悖论形式是反等效原理,反之,反等效原理的悖论形式是等效原理,互补原理和互损原理、倍增效用原理和倍减效用原理或乘效原理和除效原理构成了悖论原理。
广义等效原理词条中的“广义性”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是指原理的多种表现形式,等效原理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表述,包括:等质原理或等性原理,等效原理或等用原理,等应原理或等效应原理,等价原理或等值原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等价原理或等值原理的学科,在数学、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的等量原理或等数原理,在地形地貌图中应用的等高线原理,在气象图和气压图中应用的等压原理,在物理引力场、磁场、气压场中应用的等势原理等。
反等效原理即效用悖论原理,反等效原理有静态和动态的两种形式,静态的反等效原理即是悖论原理,动态的反等效原理即是辨证法原理。等效原理有静态和动态的两种形式,动态的等效原理是转换原理,静态的转换原理是等效原理。反等效原理即是静态的辨证法,辨证法即是动态的反等效原理,悖论原理即是静态的辨证法,辨证法即是动态的悖论原理。康德哲学创造了形而上学原理,实际上创造了静态的辩证法;黑格尔哲学创造了辩证法原理,实际上创造了动态的悖论法。
悖论原理的集大成者是哲学家康德,辩证法的集大成者是哲学家黑格尔,悖论法和辨证法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已有丰富的论述,康德集中概述了古希腊罗马时期以来西方哲学的悖论法,黑格尔集中概述了古希腊罗马时期以来西方哲学的辩证法。康德哲学的悖论是西方哲学史上悖论的高级形态,古希腊罗马哲学是悖论的初级形态。黑格尔哲学的辨证法是西方哲学史上辨证法的高级形态,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辨证法的初级形态。不能把康德的悖论和黑格尔的辨证法简单地理解为初级形态和高级形态的差别,两种原理体系适从哲学动静论的等效原理。

黑格尔从康德哲学的悖论体系中发展了一套在西方哲学史上最完备、最严密、最深刻的辨证法体系,马克思站在康德和黑格尔哲学巨人的肩膀上,好似爱因斯坦站在了牛顿和洛伦茨科学巨人的肩膀上,马克思哲学几乎完全继承了黑格尔的辨证法学说,但把黑格尔的辩证唯心论和历史唯心主义改造成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态。黑格尔美学是辩证和历史唯心论在美学和艺术学领域的应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辨证和历史唯物论在经济学和政治学领域的应用。黑格尔的学说论述了国民经济学和法学、历史哲学和美学等,马克思的学说论述了美学和艺术学、道德学和法学等。
旧哲学与新哲学、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哲学样式和表述,21世纪哲学对旧哲学与新哲学、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的划分不同于19世纪哲学和20世纪哲学,19世纪的现代哲学变成了20世纪的传统哲学,20世纪的新哲学变成了21世纪的旧哲学,21世纪的新哲学将成为22世纪的旧哲学。每个世纪和每个时代的旧哲学和新哲学、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的划分适从新哲学相对性的等效原理或等效性的相对性原理。
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在逻辑学的论述中概括了100多个哲学范畴,在辨证法的思维中概括了三大规律,每个规律实际上包含了一对范畴,三大规律包含了三对范畴,六个辨证法的范畴分别是对立性和统一性、肯定性与否定性、质变性和量变性。马克思的唯物辨证法继承和创新或扬弃了黑格尔的学说体系,辨证唯物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辨证法,辨证唯心主义或黑格尔主义哲学是旧辨证法。现有的哲学教科书将辨证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概括为“三大规律,五对范畴”,五对基本的哲学范畴是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辨证唯物论的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统一为八对范畴或十六个范畴。
21世纪的新哲学不设定概念和定义、范畴和原理的限度,有多少个概念和范畴,就有多少个定义和原理,反之,有多少个定义和原理,就有多少个概念和范畴。新哲学设定或引入的范畴包括了等效性和反等效性、一致性和差异性、互补性和互拆性、测准性和测不准性、复合性和分解性、整合性和还原性、分割性和不可分割性、递增性和递减性、对称性和守恒性、对称性和循环性、守恒性和循环性、不变性和可变性、对应性和对应性破缺、传递性和非传递性、近似性和差远性、平权性和权重性等。
有多少对或多少个范畴,就有多少对或多少个原理,唯物辨证法有对立性原理和统一性原理、肯定性原理和否定性原理、质变原理和量变原理等,新哲学有等效原理和反等效原理、互补原理和互拆原理、顺论原理和悖论原理、测准原理和测不准原理等。新哲学的“原理篮子”或“篮子原理”既包括了唯物辨证法范畴体系的主要和次要原理,也包括了新哲学范畴体系的主要和次要原理,唯物辨证法范畴体系的次要原理包括了有限原理和无限原理、必然性原理和偶然性原理等,新哲学范畴体系的次要原理包括了递增原理和递减原理、对称性、守恒性和循环性原理等。新哲学构建了自成体系的研究对象、定义、概念和范畴,丰富和延拓了现代辨证法的学说体系。

https://weibo.com/6320497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