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吗啡中毒动物模型(依赖性)(animal model of morphinism)

2023-07-19 11:20 作者:吉田bio  | 我要投稿

【造模机制】 吗啡属于外源性阿片类化合物,长期大剂量吗啡注入动物体内后,使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合成受到抑制。纳洛酮属阿片受体的完全拮抗剂,对外源性阿片类化合物有极强的拮抗作用,但对内源性阿片物质无拮抗作用,因而体内注入纳洛酮也不会引起症状。但当给予纳洛酮戒断后,使外源性阿片类物质在阿片受体部位被阻断,而此时的动物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匮缺,从而导致动物出现戒断症状即运动神经功能异常、腹泻增加和体重下降等。


【造模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190±10)g。随机分成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采用剂量递增法腹腔注射吗啡,具体注射每天两次,分为早8:00和晚8:00两个时间点进行,连续5天,注射剂量为第1天(10mg/kg和15mg/kg)、第2天(20mg/kg和25mg/kg)、第3天(30mg/kg和40mg/kg)、第4天(50mg/kg 和50mg/kg)、第5天(60mg/kg和80mg/kg);正常对照组采用与模型组剂量递增法的方法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5天。大鼠末次注射吗啡2小时后,腹腔注射2mg/kg的纳洛酮进行催促戒断,吗啡中毒动物模型制备完成,记录1小时内动物出现的戒断症状,按改进的柳田知司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分值,每15分钟观察一次。观察指标:异常姿势(2分);高度激惹:触碰(1分)、靠近(2分);意向性震颤:间断性(1分)、连续性(2分);咬牙:间断性(0.5分)、连续性(1分);烦躁不安:轻度(0.5分)、明显(1分);流泪(4分);腹泻:软便(4分)、不成形(8分);流口水:轻度(1分)、明显(2分);体重减轻:2%(0分)、2%~4%(5分)、4%~6%(10分)、6%~8%(15分)。将催促实验后1小时内的数据相加。统计学处理方法求出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戒断症状分值,将两组结果进行t检验。


【模型特点】 模型组大鼠经纳洛酮催促戒断后的主要表现为触碰或靠近时,出现高度激惹,腹泻严重(不成形),出现激惹的大鼠为100%,腹泻率为100%;出现明显的舔毛、洗脸耸毛、舔阴、站立、竖尾等异常姿势;大多数出现连续性咬牙症状,异常暴躁,不断撞击铁笼,出笼欲望强烈;还出现明显的流泪、流涎等自主神经症状;体重从造模前(193.7±14.6)g下降到造模后(184.4±25.2)g,戒断症状分值为48.5±7.1。与模型组相比,正常对照(生理盐水)组经纳洛酮催促戒断后,未表现出明显的戒断症状,在腹腔注射纳洛酮后的1小时内较为安静,戒断症状分值为3.9±1.25,两组间相差非常显著,表明成功地建立了大鼠吗啡依赖促戒断模型。


【应用范围】 主要用于吗啡依赖产生机制与防治研究


【注意事项】 实验动物可以选择小鼠、大鼠或猴,建立猴吗啡依赖模型时吗啡用量多、时间长、费用较大,但模型更近似人类;目前使用较多的实验动物是大鼠。给药原则上应注意吗啡成瘾与给药的剂量成倒“U”字型,剂量太少不能产生成瘾,剂量太大亦不成瘾,反而降低大鼠的生存率。同样剂量的吗啡,一次给药不易产生成瘾,而分次给药易成瘾。加之动物对吗啡易产生耐受,须加大用量才能产生与以前相同的效应。采用一日两次注射,按逐日递增原则给药,易成功建立吗啡依赖动物模型。


文章转载于北京吉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可承接动物实验外包


吗啡中毒动物模型(依赖性)(animal model of morphinism)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