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皓100年事件之1945
1945年 原子弹爆炸日本宣布投降
人类第2次世界大战末期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
1945年夏,日本败局已定,但日本在冲绳等地的疯狂抵抗导致了大量盟军官兵伤亡。
当时美军已经制订了在九州和关东地区登陆的"冠冕"行动和"奥林匹克"行动计划,出于对盟军官兵生命的保护,尽快迫使日本投降,并以此抑制苏联,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军方高层人员决定在日本投掷原子弹以加速战争进程。
8月6日和9日,美军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造成大量平民和军人伤亡。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广岛,与其在半个多世纪中拼命向世界表现的“和平之城”形象不同,当时是一座陆军之城。它是日本本土防卫军第二总军的司令部所在地,也是中国军管区所在地。在广岛市南面的宇品港,一代又一代的日本军队,在“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市民夹道欢送下,登上运兵船,前往鸭绿江与清军作战,前往奉天与俄军作战,前去吞并朝鲜,前去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前往卢沟桥,前往哈尔滨平房,前往南京、武汉、平顶山、桂河大桥......
广岛附近还有著名的吴海军基地,拥有日本第一流的海军造船厂。著名的超级主力战舰 大和号 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长崎是日本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小仓则是日本北九州地区的兵器工业城市。其他备选目标:新潟(xi)也是兵器工业城,还是化学工业城。京都在前期的大轰炸中被美军故意遗忘,积累了大量从周边迁移过来的兵工厂和居民。东京则是日本政治、经济中心。
9点14分17秒,一架装载着原子弹的B-29(44-86292)上的视准仪对准了广岛一座桥的正中时,自动投弹装置被启动了。60秒钟后,原子弹从打开的舱门落入空中。这时飞机作了一个155°的转弯,俯冲下来;一瞬间,飞行高度下降了300多米。这样做是为了尽量远离爆炸地点。45秒钟后,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空中爆炸(具体地点为日本广岛相生桥以西100米的岛病院上空600米处),立即发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强烈的白色闪光,广岛市中心上空随即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顷刻之间,城市突然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接着便竖起几百根火柱,广岛市马上沦为焦热的火海。
1945年6月21日,美军攻陷冲绳。美军虽然胜利,但为期82天的战役造成了48000余人的损失(如加上非战斗减员,总伤亡人数超过7万人)。日本出动2550架次“神风”自杀飞机,击沉美国军舰26艘,伤164艘,受到重创的军舰甚至包括美国王牌航空母舰 企业家号。
6月底。东京。
日本军方制定了“在日本决战”的方针。经过塞班岛、硫黄岛、冲绳岛战役之后,日本军阀们底气倒足了。他们手上还掌握着几百万陆军,有所谓“宁为玉碎”的决心,准备打几年,打出个体面的结局。同样是经过塞班、硫黄、冲绳之战后,美国军方心里倒有点发毛。这几次战役虽然全打胜了,但付出的代价之高昂,是他们始料不及的。照这个样子进攻日本本土,很难说会付出多大代价。在他们这时制定的计划中,战争要拖延下去,1946年春季以后才进攻日本主要岛屿本州。当然,他们认为,也有缩短战争的可能,他们还有一张牌没打出去,这就是“509小组”。这段时间以来,“509小组”与提尼安岛基地的其他B-29型轰炸机一样,参加对日本各城市的空袭。所不同的只是,他们还是每次只携带一颗炸弹,每次投弹都要求保持一定高度;与以前的训练课目一样,要求弹着点准确,并在视力范围内爆炸。经过实战,他们的这项技术已大为提高,并且熟悉了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这时,全组只有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要反复演练这个动作,他就是带队的蒂贝斯上校。
美国第一颗作战原子弹被分成四个部分,由三架飞机和一艘巡洋舰分别运到提尼安岛,并在这里被组装起来。它将由一架序号为82号的B-29型轰炸机投掷
根据计划,美军将根据天气情况确定轰炸地点:京都、新潟(xi)、广岛、小仓,长崎是后来才加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