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有些人容易生病?(一)中医对疾病发病原因的认识,早在《内经》时代,从客观实

2023-07-03 11:44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为什么有些人容易生病?(一)中医对疾病发病原因的认识,早在《内经》时代,从客观实践中,就提出了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异常变化,与人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等情志改变,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原因; 把疾病的概念,视为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相互关系失调的结果,用“阴阳平衡”的整体观点论述病因和发病机理。 汉代张仲景创三因说: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南北朝陶弘景继承张氏学说,把病因概括为内疾、外发、他犯三因。 宋代陈无择在张氏学说出基础上,又进一步作了发挥,以六淫所感为外因,七情所伤为内因,房室、金刃、虫兽、饮食、劳倦所伤为不内外因。 这是我国医学上的一大发展,为后世病因学奠定下了基础。 至清代徐大椿才大胆提出新的见解,他总结了前人学术经验,把病因归纳为内因、外因两大类。内因为七情所病,谓之内伤;外因为六淫所侵,谓之外感。 近世陆士谔更简要地指出内伤、外感是病之纲领。 以上病因学说的创立、发展和变革,正是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 感受六淫发病系外因所致,这是古今医家所公认的。 至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仍然是属于外因发病范围。因为七情的产生,都必须有外在的异常事物刺激才会产生。 例如:意外的幸运遭遇,以致喜乐过分;遭受无理的打击、侮辱,以致愤怒;突受外来暴力威胁或打击,以致惊恐过度,以及诸如失恋、丧偶、折子,以致忧愁悲思等等。 所谓七情,只能说是机体在接受外来异常刺激因素后,所产生的种种内在精神情绪的反应,不能说是病因。 此外,还有人认为饮食、劳倦、房室是属内因之一(也有说是不内外因)。 其实,饮食、劳动、性生活都是属于人类正常的生活本能; 但如果饮食不节,致使脾胃受伤,不善于劳逸结合,而致损伤心脾,色欲过度,而致耗伤精气,那么,这时这些饮食、劳倦、房室都是属于外在的异常刺激,只能说是外因之一,不能说是内因。 总之,疾病的产生,是机体生理功能完整统一性被破坏的结果,而这个生理功能完整统一性之所以被破坏,一是外因的侵袭,一是内因的作用。 外因,是指上述六淫以及外在异常事物的刺激而言,也可以用“邪气”两字作为概括。 所谓“邪”是指不正常的、对人有害的,“气”应该是一种物质(或事物)。 凡是对人体心身健康有害的东西,都可称之为邪气。 至于内因是什么? 有人认为是机体反应性,或说是机体生理防御反应;有人认为是内在矛盾的总和,或说是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的总和,我同意这些说法。 但我认为种种内因,均可以用“正气”两字作为概括。 正气即“真气”或“元真”,为人体能够适应生活环境,和足以抵抗病邪侵袭,维护机体健康的正常生理功能。 疾病内因即正气,外因即邪气,但二者在发病规律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关的。 外因致病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内因也必须有外因存在作为条件。 《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金匮要略》说“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都表明内因在发病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六淫外因与内因的关系 祖国医学的“天人相应”观念,不仅注意到环境、四时气候对人体的影响,认识到外在致病因子——风、寒、暑、湿、燥、火等不正之气能侵害人体,还在另一方面也认识到,人体的适应机能对是否接受外因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 邪气之所以使人致病,与人体适应机能的强弱有莫大关系。 《灵枢·百病始生篇》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指出了身体强壮的人,正气充足(无虚),纵使受到外邪侵袭,也是不会致病,疾病的形成,是由于体虚的人遇到虚邪的侵害。 所以说“两虚相得”。 也就是说,虽然有外在致病因素的存在,但病与不病是决定于正气是否虚衰。 《素问·生气通天论》更明确指出:“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清静是指精神内守,正气旺盛。说明了正气充足的人,肌肉结实,腠理致密,足以抵御外邪。 从伤寒发病来说,伤寒是偶感时令之寒,入于肌表,郁而发热。但寒邪之所以侵入肌表,是由于其人营卫虚弱,腠理空疏,即正气不足,致邪有可乘之机。 因此同一地区,同值时令之寒,有的人发病,有的不发病,其原理就在于此。 从温病发病来说,春令阳气开泄,毛孔骤疏,腠理不固,肺气娇弱,感触温邪,便发为风温;当夏之时,元气亏乏,不足以御天令亢热,便发为暑热。 长夏脾气先亏,不能运湿,以致湿邪内蕴,便发为湿温;秋令津液先亏,复伤于燥气,便发为秋燥;冬令烦劳多欲之人,阴精先损,适感冬日非时之暖而发病,便为冬温。 无论是伤寒、温病,中医推论原因,都把自然界环境异常变化和人体内在因素结合起来观察和分析。 它们虽然都由于外邪侵袭,但必须在正气虚衰的内因决定下才能发病。

为什么有些人容易生病?(一)中医对疾病发病原因的认识,早在《内经》时代,从客观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