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了怎么办?大学能转专业吗?转专业条件如何?
本文就为大家汇总整理了转专业的利弊、门槛、形式,及部分高校转专业具体政策,供各位考生家长参考!也欢迎已经升学的小伙伴在评论区分享经验!
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可以转专业吗
基本上,绝大多数高校都会给学生提供转专业的机会。但是由于每所高校的转专业政策不同,因此,难度也会有所不同。而且部分院校还会对文理类专业有所限制,比如高考文科招生学生不得申请转入只招收理科考生的专业。具体可以查看各高校的转专业政策规定。
转专业对学生个人的利弊
转专业的门槛+形式
除非你特别有才华,可被特殊对待外。一般人转专业在资格上需要跨过两个门槛。
④不能转
当然,也有些学校,或者是部分专业的学生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
如果大家有转专业的需求,一进校的时候,就要找自己的辅导员打听相关政策,做好准备。
特别要注意的是,艺术类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是无法互转的,很多学校还规定文科类专业也不能转到理工类、医学类专业。每个学校都会有一些具体的政策,同学们一定要了解清楚。
目前,已经有不少高校公布了2022年转专业政策。本文为大家汇总了部分院校的转专业政策,我们一起来看看。
注:以下内容整理自高校官网及官微,部分高校转专业政策是2021年的情况,今年可能会有所更新。如有错漏,请以官方公布为准。由于文章较长,可以使用页面搜索功能直接查找院校名称。
部分重点高校转专业政策汇总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除特别说明限制转专业外,本年度录取的新生可在进校后第一年或者第二年根据相关规定申请转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转专业的条件 :
(一)在校全日制学习的本科一、二年级学生。提前录取专业学生、国防生等属特殊类型招生的学生不得转专业。
(二)确有专长,更适合在其它专业学习,或者因身体及其它原因(隐瞒既往病史入学者除外)不能适应现专业学习。因身体原因需要转专业者,需要提交校医院或者学校指定医院的诊断证明。
(三)已修公共课的成绩应在“B”以上,专业课成绩在“C”以上。
(四)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
学生转专业应当符合上述各项条件,同时符合拟转入学院(系)当年公布的接收条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航学生未来转专业的机会多。除部分特殊政策要求限制的学生外,其余学生在一年半以后可以申请转专业;不限次数,每个学期都可申请。
南京大学
学校公布专业准入通知(一般在大一下学期),专业准入计划和跨专业准入计划与标准公布,转专业学生在教服平台提交申请,转专业学生打印纸质版申请表交院系领导签字,转专业纸质申请表与其他申请材料提交教务处,教务处初审,院系面试或笔试,转专业结果公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明确提出 “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的转专业原则,全面拓宽转专业条件。即所有学生都可以在学校规定时段提出专业调整申请,不再做任何限制。转专业工作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具体以当年转专业政策为准)。各个专业依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对学生的要求可以分别制定自己的测试方案。根据往年情况,转专业成功率超过一半。
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提供宽松且人性化的转专业政策,实行“转出零门槛,转入有考核”制度,一般于大一、大二学年末进行。
转专业无转出人数比例限制,符合教育部与学校关于转专业的要求的学生均可申请。根据每年情况不同,转专业成功人数约在160-240人左右。
西安交通大学
山东大学
东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关于转专业政策,华中科技大学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了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自主选择专业的个性化育人体系,施行“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的转专业政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业情况和专业志趣申请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共享有四次转专业的机会:
第一学期开始,学生可自由申请参加选拔进入各种实验班学习,今年我校的实验班保留了“两条赛道”,既可以直通车加入,也可以通过校内选拔加入计算机、机械、光电、人工智能等各类实验班。
第一学期末,学生可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
第四学期末,学生可申请在学科大类内转专业。
三年级,学生可自主选择专业方向。
我校是全国高校转专业人数最多的之一,每年都有约1000人成功转专业,
武汉大学
最多4次“转专业”机会,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
第一学期开始,学生可通过校内选拔进入到包括弘毅学堂、计算机、法学、信息管理等学院的各类特色培养试验班。
第二学期开始和第四学期开始,学生分别有一次机会可申请在全校范围内转专业。
第二学期末,学生可在专业大类中申请选择专业方向。
北京理工大学
除了国家规定不能转出的专业外,其他专业学生转专业不受限制,实行“转出不受限,转入有考核”。转专业时间一般是以学期为单位,最早可在第一学期结束后申请。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厦门大学
(一)全面放开转专业。放开选课、选教师,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跨学科、跨专业、跨层次修读课程,自主编制个性化课表。一、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可根据学校转专业招生计划,结合自身情况,申请转专业。全面放开转专业,除另有规定外(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章程明确不予转专业),各学院均接受转专业学生,符合转入学院的要求即可申请转专业。
(二)主辅修并轨。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在主修一个本科专业之外,跨学科门类辅修另外一个本科专业。学生完成辅修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毕业论文和其他教学环节,修满规定的学分,考核成绩合格,在获得主修专业的学位和毕业证书的前提下,可获得辅修专业的学位或辅修专业证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转专业对象与范围:
1.转专业对象有兴趣和专长的在籍本科2021级学生。
2.转专业范围根据专业招生情况,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可以从现在就读的专业,转到我校其它本科专业。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按特殊招生形式(艺体类)录取的学生,仅限在特殊招生形式对应的专业范围内转专业;就读于中外合作专业的一年级学生,仅限在中外合作专业范围内转专业。有定向、委托培养或相关协议的学生不能转专业。
申请条件:
(一)基础条件
1.原则上完成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体育、军事等课程)2门及以上,获得相应学分。
2.凡有考试违纪或作弊行为的,不能申请转专业。
暨南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云南大学
贵州大学
第一条 本校在读的第一学年学习成绩优秀的二年级本科学生,对某一专业确有专长和兴趣,转专业后更能发挥其特长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可以申请转专业。
南方医科大学
相关限定要求:
(1)高考文科招生学生不得申请转入只招收理科考生的专业。
(2)国家政策明确规定本科学习期间不允许转专业的学生不得申请。
(3)入学体检结果需符合申请转入专业招生时对体检结果的要求。
(4)临床医学八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卓越创新班)、生物医学工程(本硕连读培养)、基础医学(院士创新班)、中医学(名老中医传承班)暂不纳入接收专业范畴。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一、转专业对象
我校2021级普通本专科有学籍在校学生(高水平运动员、专升本学生、预科生、定向生除外)。
二、转专业条件
(一)申请转专业条件
思想品德优良、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且身心条件符合转入专业要求的,可以申请转专业。
(二)不得申请转专业的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转专业:
1.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者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不能转专业的;
2.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类申请转入普通专业的;
3.通过普通“专升本”考试升入本科的;
4.受到纪律处分未解除的;
5.申请二次转专业的;
6.低录取批次转入高录取批次学习的;
7.专业分流后,申请转入同一大类其他专业的;
8.无其他正当理由的。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申请条件:
学生对某专业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并具备相应潜质,已修读必修课程全部合格,无违纪处分,原则上均可提出转专业申请。二年级学生转专业原则上须降级学习。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校本科生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亦可申请转专业:
1.经医学确认学生有某种疾病且不宜在原专业继续学习(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者;
2.因学校专业调整或所在专业停止招生,导致参军入伍、延迟毕业、保留入学资格等情况的学生无法继续在原专业学习者。
深圳大学
一、申请转专业学生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思想品德操行合格,遵纪守法,身体条件符合拟转入专业要求;
(二)对所申请转入的院系或专业有兴趣和志向;
(三)本学期未办理休学、保留学籍和保留入学资格手续的;
(四)无转专业记录的。
二、 按大类招生录取,当学期已进行本科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学生,原则上该学期不得申请转入本院(部)内同一大类的其他专业。
三、 学生只能申请与本人同一年级的相应专业。为避免与国家现行的招生政策冲突,上一年未招生的专业暂不接受学生转入。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申请转专业的学生必须为我校在籍普通全日制本科生,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入学已满一学期;
(二)政治思想表现优良,品行端正,身体状况符合转入专业的要求;
(三)在校期间未受过警告及以上处分;
(四)在校期间未转过专业(因大类招生分流不计入转专业次数)。
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允许转专业:
(一)招生时已有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的学生,含定向生、国防生、艺术类、体育类等专业学生;
(二)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国家有相关规定或录取前与学校有明确约定的(艺术类专业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
(三)招生时有特殊要求的提前批次录取学生;
(四)特殊录取类型学生申请转到统招专业的,如第二学士学位等;
(五)实行学年制的毕业班学生,以及实行学分制且其学分已修满教学计划规定总学分的三分之二及以上的学生;
(六)处于休学和保留学籍期间的学生;
(七)在校期间已完成一次转专业的学生;
(八)国家或学校有关文件明确规定不可转专业的学生;
(九)其他有失公平、公正、公开等与上级文件规定有冲突的情形。
西南大学
学生入学2年内(含保留学籍时间,下同)可按程序申请转专业,且每次申请转专业只能填报一个志愿,获准转专业的学生不得放弃转专业资格。
学校对申请转出原专业或专业大类的学生不设成绩、学分、绩点和转出人数比例限制。
西南政法大学
学生在学习期间对校内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转专业:
(一)入学后发现因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确认其无法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的;
(二)入伍期满退役复学的学生;
(三)创新创业成绩突出申请转入与创新创业项目相关专业的;
(四)第一或第二学期所修必修课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在本专业前20%以内的(含按大类招生的专业);
(五)按大类招生的专业的学生第三或第四学期平均学分绩点排名在本专业前10%以内的,可申请转入同一大类其他专业;
(六)法学专业学生申请转入法学以外的专业,且拟转入专业现有学生数少于招生计划数,可不受成绩排名的限制;
(七)经学校组织考核,确定学生对现有专业确有学习障碍或对其他专业确有某方面专长,且拟转入专业现有学生数少于招生计划数的;
(八)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学生所学专业的;
(九)其他确需转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