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矿物岩石学试题及答案

2023-04-01 11:25 作者:答案资料  | 我要投稿

矿物岩石学上网试题及答案B(红字体为答案)

一 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1 对称型:全部对称要素的组合。

2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着某一固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3 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结晶程度、粒度大小、形态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呈现的形貌特征。

4 正变质岩和副变质岩:

正变质岩:由岩浆岩变质形成的岩石;

副变质岩:由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岩石;

5 重结晶作用:在一定温度下的固态条件下,原岩中的细小颗粒重新结晶长成较大晶体同种矿物的过程,叫重结晶作用。

二 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什么是晶体?晶体与非晶体有何本质区别?

晶体又被称为结晶质,指具有空间格子构造的固体。或者说,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

与非晶的区别:晶体具有空间格子构造,非晶不具备。

2为什么变质岩中的斜长石很少出现环带结构?

斜长石的环带构造一般是岩浆岩在结晶过程中,斜长石结晶时岩浆不断存在成分的变化,或者说晶体周围有持续的岩浆补给,使得斜长石出现由中心到边缘成分成不同的变化的环带。

变质岩的变质过程一般是在固态条件下进行,所以,斜长石变质没有外来组分的参与,一般不能形成还带结构。

3用以下几组数据确定侵入火成岩的名称:

(1)暗色矿物 40%(单斜辉石 25%、紫苏辉石 10%、黑云母 5%),斜长石 60%。苏长辉长岩

(2)暗色矿物 98%(橄榄石 65%、透辉石 20%、顽火辉石 13%),尖晶石 2%。

二辉橄榄岩

4、简述岩浆岩的块状构造和斑杂状构造成因?

块状构造岩石一般为全晶质结构,矿物结晶粒度、颜色、成分无明显的差异性变化,反映的是岩浆在相对稳定、缓慢降温条件下结晶的特点。



斑杂状构造的岩石,矿物成分、粒度、颜色等在岩石内部分布不均匀,呈现大小各异的斑块状。主要体现出岩浆对围岩或者捕虏体不均匀的同化混染作用。

5 下列对称型属于何种晶族与晶系?

(1)L2PC;(2)L4 4L2 5PC;(3)L6 6L2 7PC;(4)3L2 4L33PC;

(1)单斜晶系,低级晶族;(2)四方晶系,中级晶族;(3)六方晶系,中级晶族;(4)等轴晶系,高级晶族;

三 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岩浆是形成于地壳深部和 上地幔 的以 硅酸盐 为主要组分的炽热、粘稠状富含挥发性组分的熔融体。其粘度与 SiO2 含量最为密切。

2 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的必要条件是: 温度 升高, 压力

降低和 挥发性组分 的加入。

3普通角闪石与普通辉石的解理都平行『110』,两者解理交角却不同,其原因是晶体结构不同,即前者 双链结构硅酸盐 ,后者 单链状结构硅酸盐 。

4某晶体中的一个晶面在X,Y,U(负端),Z轴的截距系数分别为2、2、1、0,该晶面符号为 (1 1 -2 0) ,该晶面与Z轴的位置关系为 平行 。

5 接触变质作用依据变质作用过程中是否发生交代作用可以分为 热接触变质 和 接触交代变质 两种类型。其中,变质热源来自 岩浆作用(岩浆岩体) 。

6 等大球体最紧密堆积存在 四面体空间 和 八面体空间 两种空间类型,通常阴离子常作等大球体最紧密堆积而阳离子位于空隙中。

7 原始地幔岩石组分被认为相当于 二辉石橄榄岩 。

8 金刚石和石墨之间的转变叫做 重建 式 同质多像 转变。

9 日本双变质带靠近海沟的外侧为 高压低温 变质带,靠近弧后盆地的内侧为 高温低压 变质带。

四 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答案可能多于1个)

1变质岩中的特征变质矿物是 C E 。

A、稳定的贯通矿物;B、蚀变矿物;C、稳定范围很窄的矿物;D、原生矿物;E、新生矿物;

2 类质同象替代按照不同组分在替代中的范围分为: A B 。

A、完全类质同象替代;B、不完全类质同象;C、等价类质同象替代;D 异价类质同象替代;

3 钙碱性系列岩石是依据s 指数划分: A 。

A s< 3.3; B、s=3.3-9;C、s>9;

4 斜长石是最常见矿物之一,关于斜长石正确的表述有: A B D 。

A、均有[010]及[001]二组完全至中等解理;B、常发育钠长石双晶及卡-钠复合双晶;C、属岛状硅酸亚类,硬度一般≥7;D、广布于多种岩浆岩、变质岩及沉积岩中。

5 变质岩矿物成分主要受到那些因素影响: A B C 。

A 原岩化学成分;B 变质作用的条件;C 外来介质的加入;D 矿物生成顺序;

6 四方双锥可以出现的对称型是 C D 。

A L2PC; B L3 3L2 3PC; C L4 4L2 5PC; D L4 4L2;

7 蛇绿岩套包括: A 。

A、枕状基性熔岩+结晶辉长岩+地幔橄榄岩三位一体;B、深海沉积物+枕状基性熔岩+结晶辉长岩三位一体;C、枕状熔岩+席状岩墙群+地幔橄榄岩三位一体;

8 高铝玄武岩通常出现在哪些构造环境: B C D 。

A 、洋中脊;B、岛弧;C、活动大陆边缘;D、陆-陆碰撞带;E、大陆裂谷;

9 岩浆岩中的似斑状结构: B D 。

A、斑晶和基质为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B、斑晶与基质成分相同;C、基质为隐晶质结构;D、基质为显晶质结构;

10 红柱石是常的变质矿物,有如下重要特征: A C D 。

A、属岛状结构硅酸盐亚族矿物; B、单斜晶系,常呈柱状晶习,发育[110]二组解理,解理夹角近于90度; C、与蓝晶石及硅线石为同质多象变体; D、是典型变质矿物,主要产于变质岩中,在沉积岩中不可能出现。


五 论述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1 简述超基性岩石常见的产出方式及其可能成因?(15分)

采分点:

超基性岩石常见的产出方式:

(1)层状基性-超基性侵入体:主要为岩浆成因,通常超基性岩在杂岩体的底部或者下部,岩体边部存在冷凝边,围岩部分存在烘烤边。被认为是地幔部分熔融的基性岩浆结晶分异形成。

(2)环状超镁铁-镁铁质杂岩体:超基性岩体通常分布在环状杂岩体中心,其外围是基性程度较低的辉石岩、辉长岩等,岩体的外围存在接触变质晕,如阿拉斯加环状杂岩体,被认为是原生岩浆分异派生岩浆结晶形成。

(3)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主要指在造山带出露的以橄榄岩为主的独立的超镁铁岩体。阿尔卑斯型超镁铁质岩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为方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其次是纯橄榄岩、辉石岩,岩体与围岩之间通常以构造破碎带接触。被认为是地幔部分熔融残留体。

(4)蛇绿岩岩中的超镁铁质-镁铁质岩组合:蛇绿岩被认为代表了洋中脊处的洋壳+地幔剖面,是古老洋壳和下伏地幔岩的代表,通常出现在造山带位置,是洋壳仰冲到陆壳上的残留体。

(5)碱性玄武岩或金伯利岩中的超基性岩包裹体:岩性主要为二辉橄榄岩及方辉橄榄岩,因其岩性特点和其中常有寄主岩石熔浆冷凝体被认为是残留地幔岩。


2论述各类岩浆岩中矿物成分的变化特点(15分)?

采分点:

不同类型岩石中矿物组合有规律变化,从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超基性岩,镁铁质矿物逐渐增多,硅铝质矿物逐渐减少。

(1)超基性岩:主要岩石类型为橄榄岩和辉石岩。橄榄岩主要矿物为橄榄石+辉石,其中橄榄石含量大于40%。辉石岩主要矿物为辉石+橄榄石,橄榄石含量少于40%,还可以含有少量的基性斜长石和角闪石。

(2)基性岩:主要岩石类型为辉长岩和玄武岩。主要矿物组合为辉石+斜长石+少量角闪石,可以含少量橄榄石和黑云母。

(3)中性岩:主要岩石类型为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石英含量少于20%为标志。

闪长岩亚类主要矿物组合为角闪石+中性斜长石,少量辉石和云母,碱性长石含量少于长石总量的1/3;正长岩亚类主要矿物组合为正长石,少量黑云母、斜长石和角闪石。

除此之外,中性岩类还包括二长岩亚类,是指碱性长石与斜长石含量近于相等的中性岩部分。

(2)酸性盐类:主要岩石类型为花岗岩。其中,矿物以出现大量的石英为标志,含量一般大于20%。主要矿物组合为:石英+长石(碱性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可以含有少量的角闪石。






矿物岩石学试题及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